说到肩背的训练,一个老生常谈的词语是:沉肩。
老夫年轻时,深受“沉肩”所害,在各种撸铁训练中保持沉肩。
一直没整明白:为什么严格沉肩、夹肩胛骨,还是经常肩部不舒服,甚至肩峰撞击。
直到有一天,发现我的肩膀先天和别人不太一样。
整个肩膀,处于低位,感觉是耷拉下来的,类似于刘亦菲和林允,根本就不应该再往下“沉肩”。越沉,肩膀越像果粒橙。
带着这些困扰,我参加了各种运动康复培训,找有名的康复师调整。
后来自己加入了体态调整行业。前几年,原创了一系列肩颈功能训练策略。
比如:内斜沉肩。
目的是调动一块非常关键的肌肉:斜方肌下束。
它可以将处于下回旋的肩胛骨,后倾 且 上回旋,让“耷拉”的肩膀,提溜上去。
在实践指导中,我发现对于有一些 翼状肩胛 + 肩胛骨下回旋,有很好的调整效果。
比如这两种类型,肩胛骨是下回旋的,但肩部整体位置没有过度下垂。
但另外一种类型,调整效果很差。
肩胛骨既下回旋,同时整个肩膀又下垂低位。
这说明,整个肩部的肌肉或关节结构,都缺乏足够的力量或弹性维持肩部位置。
这种类型,似乎所有的“沉肩”思路都不合适。
因为只要有向下沉肩的意识,手臂一放下,手臂的重量就足以将肩部整体继续拉到:下回旋且下垂的位置。
所以,应该完全忘掉“沉肩”这两个字,只让肩部后倾+上回旋。
只让肩部往斜上方旋转和展开,这种方式就不算是沉肩了,应该叫:
展肩。
最后,咱们再聊聊:为什么运动都强调“沉肩”?
我们其实被“沉肩”牵着鼻子思考了,而忽视真正的目的:建立肩部良好的运动地基。
6月29-30日,深圳的姐妹们期待的集训班,终于来啦~~
PS:名额已经只剩个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