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先聊A股,本周A股走得不错,财报好的个股虽然周初有sell the news的迹象,但是明显超预期和估值还有空间的基本上随后都收回来了。伴随指数连续走高,市场情绪又开始变得乐观。但是我觉得今年就是不要因为跌了就觉得23年又回来了,涨了就觉得牛市了,A股历史上牛熊波动大有2个原因,一是经济政策波动大,不是强烈打压房地产,就是强力刺激房地产,导致经济波动很大,而上证因为和房地产相关度极大,所以伴随楼市波动大,上证波动于是也大,09年以后上证波动变小是因为虽然楼市波动依然大,但是资本市场认为这种楼市长牛不可持续,于是楼市相关的个股,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地产都持续跌估值导致,但是这些板块包括白酒,建材,工程机械,化工的盈利还是跟随地产大幅波动,也就是业绩一直大幅波动,但是估值持续向下所以导致09年以后上证波幅比09年之前小得多。但是现在很明显房地产好了就打压,但是房地产差了不会刺激只会托底,房地产行业的波幅明显变小,于是导致上证的盈利波动也明显变小
二是因为A股做空门槛很高,基本上约等于不能做空,于是涨的时候大家只能被迫追涨,即使知道乐视是泡沫你也只能追,跌的时候基民赎回,被迫杀跌。但是这几年虽然做空门槛依然不低,但是调控政策是涨多了停发基金,打击抱团,跌多了X队维稳,禁止卖出,所以以前如果基本面一直是10,那么股价波动可能在3和30之间波动,而现在很可能基本面在10左右,但是股价可能波动就在7和13之间了,所以波动会进一步受限。
对于中国经济我觉得要有2个清醒认识,就是第一,在地产时代结束以后,经济不可能重回高速增长,甚至地产没有完全着陆之前不敢说一定会趋势性复苏,第二,在土地供给受限的情况下,也不用指望地产瞬间崩盘,而且制造业实力还是很强的,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非常强,所以也不用指望瞬间崩盘。所以我之前说,现在可能类似日本92年以后的状态,下不去,下去制造业非常强大,也上不去,上去房地产去泡沫打掉的这块是实实在在的,未来的变数是,如果产业有重大突破,比如日本如果在97年以后踩准了互联网这个时代的东风,那日本就不会现在这样,如果和日本一样又遭遇阪神大地震又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等黑天鹅,那资产负债表衰退就是大概率了。
不用想那么多,未来是无法预测的,只能跟踪,现在的情况就是外需在补库,国内还有一定刺激政策,房地产经过3年大幅下跌以后,即使涨不起来,短期也不会继续暴跌了,所以经济呈现一个弱复苏的状态,今年大概率可以看到的是上半年外贸和制造业投资复苏,然后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走弱,但是估计今年Q2房地产投资就会见底,下半年可能复苏.。但是今年依然有2个风险,第一个就是外贸,海外补库到底能持续多久,到目前为止海外补库已经持续一个多季度了,理论上一般补库2-3个季度,这个后面讲美国的时候再讲,第二个就是国内的消费,过去一年因为reopen,因为中国人多少都有储蓄,所以去年至今国内消费增长一直是高于收入增长的,如果这要持续,那必须随后经济强复苏,否则消费增速一定会下来,叠加去年下半年高基数,今年下半年经济弱于上半年的顾虑很大。
然后回到股票,拉长看,中国经济增速回不去,所以以往成长股的交易模式可能会变成越来越重视股东回报的模式,在高速增长期,二级市场愿意奖励大股东去积极扩产,卷市场,所以历史上A股增发扩产都解读成利好,但是在低速增长的环境下,增发扩产往往可能是价值毁灭,所以这几年市场对增发扩产的解读也越来越负面,这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市场不好,而可能是个长期趋势。(市场空间特别大的新行业除外)。
但是短期看,由于经济弱复苏,长债收益率大概率不会进一步下行,反而可能有季度性的回升,这对红利股票是不利的,虽然我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并不觉得经济会强复苏,但是红利股票可能会阶段性横盘,我依然认为跌了还是机会,毕竟离了地产,经济不可能强复苏。
然后还有个风险是外需情况,过会说。另外一个风险就是估值环境,A股今年初的估值是历史低位,非常低,我一般不看整体估值,因为整体估值太失真了,比如银行估值一直突破历史最低点,这未必是因为低估,可能就是市场担心银行资产质量,这也很好理解,那么多法拍房流拍,你告诉我银行没问题,这不就是96年以前的日本银行么?所以我一般看强势绩优白马股,因为只有强势的,机构多的绩优白马的估值才是稳定的,历史估值体系没有破坏的,那么才能去比较当下估值和历史估值。年初说实话白马股的估值在非常低位,现在也不高,但是现在已经基本上回到历史中位。
那么现在就有2个考虑,第一,和历史一样,一定会回到高位,那不少股票还能有30-50%甚至更高空间。第二,因为现在经济不太会趋势性强复苏了,且今年下半年有很大不确定性,所以估值暂时回不到历史高位,会在中位线附近徘徊,等着之后的情况明确了再决定方向,这个折价是对不确定性的补偿。
我其实倾向于第二种,但是我也不确定,所以我的倾向是现在除非明确大幅超预期的,否则上也上不去多少,但是如果能下来,不少东西依然是机会,尤其是一些逻辑很确定,和宏观关系不大,机构没有明显扎堆的东西。
我对今年的市场一直抱着的态度是不悲观,今年肯定能涨,无非涨多少,但是也不是很乐观,因为基本面不是强趋势性复苏,导致所有人都要想着什么时候跑合适,而不是涨着涨着有可能估值更低了。所以总结下来我对A股依然是看alpha行情,可能最好的一段已经在身后,但是好好找alpha还是有机会的。
最近港股涨得比较多,我看不少人有兴趣也顺便谈一下。港股有很多说法,说外资投行调高中国评级,调高港股评级,说日本印度的资金回流等等。这得分几个方面看,第一个,港股之前为什么跌那么多?一方面,打击资本无序扩张,这点从腾讯和阿里上最看得出来,尤其腾讯,虽然有基本面因素,业务放缓等问题,但是之前财报大笔股权激励,明显尽量做高费用,做低股价,为什么?因为谁都知道那个档口低调是最好的,小马哥的家庭背景导致他比马爸爸更懂中国。但是今年不一样,腾讯开始大手笔回购,开始放业绩,这或许暗示着赚钱不再是原罪,资本扩张不再是共同富裕的敌人,腾讯上涨反而是中国维持改革开放,维护资本市场的标杆?
第二个,从基本面看,腾讯之前给40x,一堆人觉得便宜,那是因为A股的人没见过好东西,但是如果放在美股里,腾讯之前手游市占率高到几乎无法维持高增长的情况下给了一个极高估值,这本身就不合理,但是跌到今年初,大概10x估值,即使现在也就是15x左右,这和当年茅台跌到10x有异曲同工之妙了,这个时候最大风险就是政策继续打压,毕竟炒股要听党的话。但是腾讯开始大手笔回购且开始放业绩了,那就不太一样了,回购+分红的回报率现在已经超过长江电力了吧?好歹腾讯未来还能预期10%左右增长,凭啥苹果可以给25x,腾讯就不能呢?不就是因为它是港股么?我也不觉得腾讯能回到25x,因为很明显国内的政策就是不可预测的,所以中概股注定有折价,只不过这个折价是否一定需要是6折呢?(15x对25x)可不可以是8折呢?另外就是国内险资资产荒的逻辑在这里依然适用,这两年红利股特别好的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险资资产荒,现在连神华,长江电力,海油都买到不到5%股息率了,腾讯还能有5%,自然会有资金买。
第三,投机因素也很大。我们不能因为涨了就都说好的,忽视一些投机因素。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MSCI china从21年11900点跌到22年不到6000点,一年跌50%,然后现在依然没到6000点,2年从最低点弹上来不到2%,这样的环境下,你告诉我海外大量long only从日本和印度切换来中国,我也不信,不符合人性,对吧?但是从去年底开始,我也确实听到一些HK的基金经理以及新加坡的基金经理表示愿意抄底中国,原因很简单,华人更懂华人,有一批人认为政府会维稳,中国经济也不会直接崩盘,然后中国也确实不少优秀企业。然后伴随最近股市回升,海外下跌,自然回流资金进一步增加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般这些主要是对冲基金,操作周期更短。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对冲基金的多空组合,过去2年在海外很流行的一个交易就是多纳指,空中概,22年有巨大超额收益,去年更大,今年初依然如此,到去年底全球最拥挤的交易策略就是long QQQ,short china。当然还会有一堆亚洲基金long nikkei(日经),short china(或者HSI)。最近伴随日经下跌,QQQ risk off,对冲基金自然需要削减敞口,于是就要平掉中国这边的空头,也形成一种买入。
所以总的而言,港股也是一样,不悲观,找alpha,有些就是纯交易行为,不用太多YY,比如腾讯涨,你可以说是alpha,但是bili涨得比PDD还多,这就明显是缩减敞口,而不是alpha了。
然后日本,因为看不清,所以简单点说,日元跌破153的时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杯柄,但是当时日本还说要维稳汇率,结果现在几乎无作为,而且BOJ再次发表鸽派讲话,我感觉就是BOJ对复苏的信心还不够,接下去还是看大企业加薪到底能不能对国内小企业进行传导。这么贬值对经济是好是坏真的不好判断,一方面日本出口占GDP70%,贬值不是坏事,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么贬值对日本内需影响挺大的,对通胀也不是好事,再这么贬下去,不用多久日本小地方的劳动力成本比中国沿海城市都要低了……不知道最后会不会引发什么连锁反应。
最后回到美国。本周美股大幅反弹,我也关心是不是见底反转了,说实话我不确定。首先一方面现在的走势上看不确认反转,我们设立交易体系的目标不是为了买得更低而是希望能有一个明确的买卖标准,让回撤可控,现在走势上至少还没出这个买点。其次,从财报看,我并不认为meta大幅低于预期,也不觉得google非常亮眼,我觉得还是市场对meta预期太高,要求太高,而对google预期太低,太悲观导致,现在有点反应过度了,我还是坚持认为meta估值应该比google略高才合理,现在两者估值差不多。然后看大厂的CAPEX,依然非常强劲,所以GPU的需求没啥问题。我发现国人很多人在意AI能不能盈利,这个问题最终需要解决,但是短期就不是什么问题。因为AI对这些公司而言是一个关乎生死的风险投资,比如国内现在投入最大的就是腾讯,为什么?因为腾讯不怕每年烧几百个亿GPU,啥也烧不出来不也就是类似腾讯视频,微视而已么,但是如果不烧钱,最后出来个类似微信,或者抖音这样的APP,或者类似PDD之于淘宝那样,那就完蛋了。
现在最典型的就是谷歌,AI未来能不能出别的非常实用的功能我不确定,能不能AGI也只有天知道,但是AI现在最现实的应用就是搜索和翻译,我现在几乎已经不用谷歌搜索了,gemini,newbing都比传统搜索便捷太多,直接太多。而无论gemini,newbing,又或者chatgpt,meta.ai,甚至perplexity,本质上都是同质化竞争,除了chatgpt不能联网搜索以外,别的几乎完全同质化,你非要比谁更聪明,其实各有优劣,让用户感受最深的反而是响应速度。而且这些平台界面几乎完全一致,我在这些平台之间切换,几乎0成本,所以这时候决定我用哪个AI引擎搜索的核心不是习惯,而是谁的响应速度更快。这时候算力就是核心了。现在很明显CHATGPT的速度是最慢的,gemini非常快,但是如果我们试想一下,现在最快的是newbing,而gemini和chatgpt一样慢,那会发生什么情况?所以现在买GPU对于谷歌而言是必须的,这是军备竞赛,你不进则退,AI颠覆不了别人,还颠覆不了你?
所以未来关于AI的需求情况,我觉得就主要看MSFT和谷歌就可以了,前者是真的能有钱赚,后者是真的被迫不得不买,如果这两个买不动了,那需求才是真的有问题了。至于短期盈利与否,你觉得对谷歌而言,一年烧几十亿美金是问题么,烧哪儿不是烧,“硅谷养老院”裁点人就有了不是么?
另外NFLX我觉得下跌也是市场反应过大,NFLX改变披露规则你可以说是它用户增速开始放缓,但是也可以理解成行业进入成熟期,它从用户增速导向开始转向盈利导向,毕竟摆在股东面前有2个选择,一是类似爱奇艺,bili那样一直烧钱获客,二是和NFLX,DIS那样放弃一部分用户增长来换取利润持续增长,你是股东你选哪个?只不过NFLX也选在一个不太好的时间发财报罢了。
所以从公司基本面看,我觉得美股大公司的基本面还是比较扎实的,不觉得会大跌,现在最大风险在美联储。下周美联储FOMC会议,放鹰基本上是在预期之内,无非鹰到什么程度了。本周彭博宏观和NICK同时发文称美联储去年12月放鸽的言论拉高了今年CPI里的金融服务价格,我不知道两者不约而同发这种文章是不是美联储授意,现在市场预期降息1.3次,所以即使美联储说推迟降息,今年只降息一次,也算price in了,市场已经免疫,只不过这两者一起发这种文章是否意味着美联储现在希望看到资产价格回调?如果出现类似言论从powell嘴巴里讲出来,那杀伤力就大了。
另外美国的GDP数据低于预期,但是仔细拆一下不是什么大问题,主要是因为进口增速太高,导致净出口下降,还是说明美国需求旺盛,另外就是PCE太高导致价格因素太大了,于是名义GDP没多大变化的情况下真实GDP就显得不及预期了,这点和中国正好相反(名义GDP不行,但是因为通缩,所以真实GDP显得很高)
现在美国最大的问题还是价格问题,在现在这个GDP增速下,这个通胀数据以及这个失业率,美联储肯定不会松口,那么在接下去降息遥遥无期的情况下,美股现在这个估值,上涨的空间在哪儿?而且短期跌这么一点,我并没有看到十分恐慌,可能因为大跌10%的那天市场是恐慌的,但是之后几天明显情绪迅速好转,VIX都跌回去了,所以拥挤交易真的解决了吗?我有点怀疑……
那么在这个背景下,要么出点什么黑天鹅导致进一步下跌,又或者横着换一批股票涨,时间换空间,否则我实在想不出短期大科技凭啥继续扩估值?就算光看图,也不觉得这个图形已经调整结束,好歹也是个周线级别的调整吧?
所以对美股,我觉得还是多观察下M7以外的股票,M7很大概率还是反弹,如果有进一步下跌我愿意买入,但是目前的价格我觉得除非有明显超预期的,否则还是看看再说
总结一下,A股和美股一样,如果跌了有不少机会,如果继续涨,除非有明显低估的,否则不着急追,没有看到明显估值扩张的理由。日经继续看不清,继续不理,港股超额收益应该能持续一阵子(不是以几天看,以几天看连续涨之后可能会有回调),既然去年底全球最流行的交易就是long QQQ,short China,那么现在QQQ如果上不去,kweb这边的空头可能会持续回补,现在kweb的上涨或许不是高潮而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