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需谨慎

财富   2024-05-12 21:31   新加坡  



本周先讲美股吧,因为美股现在情况比较简单



美股这个季度热门科技股仅有亚马逊和微软财报后不是低开,别的几乎所有热门科技股都是大幅低开,即使业绩是超预期的依然都是低开,反而是之前低于预期的一些科技股,比如snap,pins,anet之类的反而是超预期大涨。说明美股之前大家都扎堆在那不到10个股里,尤其是M6。这波调整之前很明显标普500的涨幅主要由前6大市值公司贡献,剩下494家公司总和几乎没涨,甚至略有下跌,但是这轮调整之后,最近几天都是M6下跌,剩下493上涨。



最近涨得最猛的就是铜,航运和电力。你会发现,甚至这些和AH股都有共振。原因很简单,铜和航运本来就是全球的,同周期很正常,而电力是因为有一堆A股公司给美股公司供货,周五涨的都是这些。而美股电力的逻辑是因为制造业回流叠加数据中心建设热潮,预期美国电力需求大增,于是位于数据中心多的州的电厂,以及电力设备企业都是大涨,且看财报,电力设备企业也纷纷开始扩产,海外这样的事情其实挺少的,说明真的需求起来很猛。



然后宏观上,非农低于预期,失业率高于预期,但是一次数据左右不了美联储,而且我们可以发现,非农之前超预期主要是政府部门高增以及旅游部门高增,这次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这两块下来了。但是是否能持续存疑,政府部门我不清楚什么情况,但是旅游主要是因为淡季,等到7月暑假又进入旺季了,可能又会好转,NICK对失业率的评价就是美联储不会在意一次数据,毕竟下次开会前还有一次数据。



然后通胀,现在市场预期4月数据好于3月数据,也就是说市场预期下周的CPI数据会比上个月低,然后本周可能因为就业数据的缘故,美债拍卖比预期好,所以本周美债收益率下降,于是黄金开始反弹。但是这里我们要注意下航运的事情,2021年通胀起来就是因为运费高涨导致,现在运费又开始飙升,虽然还没回到21年春节的时候,但是得关注到底能回到多少,个人觉得大概率问题不大,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是因为疫情,导致港口卸货慢,卸了货运不出去等等,而现在这个问题不存在,而且运力还是过剩的,这波主要还是船东利用垄断地位协同涨价。虽然也有红海,中美企业担心大选后再次贸易战导致需求增加等原因。但是大概率不太会涨到2021年那么离谱,今年春节运费下不去,当时我的预感就是可能会大涨,因为2021年就是这样。



所以现在美股又变成2023年Q3阶段的玩法了,M6拥挤,宏观数据好,炒点其他的,宏观数据差,或者美联储放鹰,那就一起跌。现在其实类似于2023年6月以后,个股补涨阶段,但是不完全一样,那一波M6没这么拥挤,所以市场没现在这么分歧,虽然当时也很明显494跑赢前6家,然后上次最后大跌主要是因为美联储放鹰,之后又涨则是因为数据好转。这次如果数据之后好转,那么可能就没有大跌,M6就是时间换空间,相当于轮动了一波,等493涨完还会轮到大科技,如果之后数据继续恶化,那么可能就又会一起跌了,尤其是如果航运很离谱把通胀又拉起来导致美联储改口还要加息的话。



美股最近走强的3大板块主要是电力,银行和军工,所以美股现在的策略就很简单,如果这3个板块你有深入研究就买这3个板块,否则就当震荡市做,耐心等新的变化。



然后回到A股,本周社融很差,M1负增,有各种解释,但是我觉得无所谓,因为模式变了。市场上有2种声音,一种争论,就是中国到底会不会走日本走过的失去的20年的路?认为会的人觉得房地产挂了,地方债务如此庞大,之后很容易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实际上部分地方政府很明显已经资产负债表衰退了),而认为不会的人则认为,中国制造业优势巨大,房地产只要稳住,制造业依然可以拉动经济。我之前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直觉上第二种说法有问题。现在想明白了,这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无非04年以后中国靠外贸拉动经济(经济周期和美国关系很大),到10年以后,靠房地产拉动经济(跟美国关系不大,跟地产政策关系大),现在所谓的房地产稳住,制造业优势巨大,本质上就是模式回到2010年前,靠外贸拉动经济,如果认为未来政府投资,地产投资的波动都不大,那么波动最大的就是外贸了。



那么就有几个问题,第一,经济周期又会跟着海外了,09年4万亿之前,国内的经济周期也不是和美国完全同步的,实际上是晚一个季度左右,比如美国07年底挂了,国内经济是08年Q2才挂,这次美国是去年11月开始补库,国内今年春节后可以感受到外贸开始回升。所以以前我们炒股看失业率,看地产政策,未来不用看这些,看美国经济周期就可以了,回到2009年之前的模式了
第二,现在的体量比2009年之前大太多了,于是导致外贸对经济的拉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短期而言,投资我们还会主动有所作为,毕竟还希望能把经济拉起来,但是实际上房地产如果未来只是横着,那么成交量就起不来,土地财政这条路就走不通了,继续靠大搞政府投资的这条路明显是行不通的,这条路很快就会碰壁。所以如果真的这样,那么到那时候,增速肯定还会进一步下降



第三,因为房地产的收入没有了,所以各种公用事业都需要涨价,于是进一步压缩消费能力,消费只会更差,某种意义上来说,通缩压力反而变大了,在外贸好的日子我们会感受经济似乎在复苏,但是一旦外需回落,估计经济压力更大。





往难听了说叫大号越南,往好听了说叫更有竞争力的日本,实际上现在这个模式并不是什么新事物。要走出和日本不一样的路线,那就必须要科技往上突破,大家都说汽车取代房地产,但是实际上汽车对每个工业国家而言都是支柱产业,所以发达国家一定会限制你的出口,日本地产挂了以后,汽车够牛逼吧,丰田现在还是世界第一车企,但是即使这样,日本还是不可避免地衰落,因为很简单,在海外创建的丰田虽然是丰田的利润,但是跟日本GDP没关系,未来中国电动车如果要出口欧洲,最现实的条件就是在欧洲生产,全产业链都在欧洲,别想着就零件运过来组装,即使这样,你的电动车是很牛,但是其实和国内GDP就没多大关系了。



然后回顾今年的行情,年初说急跌之后肯定有急涨,2月以后说轻指数重个股,指数空间有限,个股会好,重点还是出海,红利和新消费,红利要跌了买,回头看,短期红利就是受损的,原因很简单,现在的股息率其实很低了,而短期经济略有复苏,实际利率在走高,所以对红利不利,但是股息率高的不拥挤的比如雅戈尔之类还在默默走高。然后出海几乎完胜,从最早的大巴出海(宇通)到之后工程机械出海,然后全地形车,摩托车出海,到最近的变压器出海,出海几乎完胜。而新消费如果按日本经验,主要指2类,一类廉价国产替代,一类新事物。比如daiso,优衣库就是那个时代脱颖而出的,A股没这样的企业,但是有些和这个趋势相关的品种可以关注。比如今年表现一塌糊涂的预制菜其实也符合这个趋势,今年表现差是因为去年Q1财报太好了,今年Q1普遍不行,但是如果看长,我觉得这依然是趋势,耐心跟财报,等财报开始改善再入就好,还有一些别的之前提过,现在就不展开了。



然后当下怎么看,我觉得要谨慎,原因很简单,这次不是强复苏,是一个弱复苏,且股指没涨到让场外资金纷至沓来的地步,那么基本上还是个存量博弈,在存量博弈的环境下,现在估值不算便宜了,那么要谨慎,要谨慎的意思不是看空,而是不要太乐观地预期估值扩张。现在肯定不急着看空,刚才已经说了,现在和外贸关系大,美国现在还在补库,经济还不能证伪,风险偏好也起来了,那么大跌自然不会,只不过分歧大概率会加大了,现在这个估值,跌不怕,跌20%就又便宜了,毕竟基本面现在还没变化。但是现在继续涨20-30%,预期就会打得很满,而这些趋势上的个股,真的加速的话,涨20-30%可能也就一周的事情,所以要谨慎,别到这个位置看估值扩张,盲目追高。



所以我之前才说H股可能会有明显超额收益,因为A股和海外其实隔得比以前远了,但是H股和中概的联动非常明显,且H股更便宜,在海外市场整体没有大的趋势的情况下,本身H股就有short cover的动力,打出趋势以后低估值也会形成吸引力,还会收到中概股的牵引。现在我依然维持港股还会继续有超额收益的观点。



然后最后讲一下日本,日本之前我说了,股市我看不清楚,现在依然看不清楚,但是日经不至于熊了,毕竟这些股主要是出口美国为主,基本面不会一下恶化,但是日本国内不复苏的话,弹性有限,后面跑赢的概率很小,然后日元我之前说了,BOJ只能偷袭一下,除非美国经济走弱。这次就是,BOJ先偷袭,然后美联储放鸽,我不知道BOJ是不是提前和FED沟通过,所以知道会放鸽所以挑这个时间点来偷袭,但是本质上你只能偷袭,除非美国经济走弱,或者日本证明自己是趋势性复苏,否则没法趋势性升值。顺便提一下黄金也是一样,这波黄金反弹主要是因为宏观数据比预期好,降息预期回升导致国债收益率下降,于是真实利率下降(CPI-利率),但是这未必是趋势性的,除非能证明之后CPI温和回落,大家持续调低利率预期,甚至因为利率已经跑在CPI前面了,之后CPI开始回落,利率都未必回落更快,那样的话真实利率又会上升。所以黄金很可能这段时间还是震荡,需要更多数据验证。

利文斯顿
雪球ID: 我是表好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