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主任,“哪种情况引起的肌酐升高可以降下来?”
在肾病发展过程中,影响肾功能进展的诱因是不同的。
有的人肌酐可以降下来,有的人肾功能可以长期稳定,还有的患者甚至会快速发展到尿毒症阶段。
因此,在降肌酐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病因,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在肌酐升高的诱因中,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情况:3种需长期用药,3种肌酐可以降,3种不用治!
以下3种诱因引起的肌酐升高,肾功能难以恢复,往往需要长期用药!
原发性肾病类型包括有很多种,主要有两大类。
肾小球肾炎类型(以尿潜血,尿蛋白症状为主),肾病综合征类型(以大量尿蛋白尿、水肿症状为主)。
对于这类肌酐升高,治疗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肾脏内的免疫炎症反应,保护肾脏细胞,消除尿蛋白、水肿等症状。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脏血管内壁增厚,肾脏的血流减少,导致肾脏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从而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伤,除了加速肾小球硬化的发展,还会造成肾小管间质性损伤,血液浓缩后引起肌酐进一步的升高。
对于这种情况的肌酐升高,关键在于控制血压水平,维持肾内压平衡,改善肾脏细胞的血氧供应。
如果存在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会加快到尿毒症的速度;同时长期的高血压会损伤肾小管间质,导致肾脏萎缩。
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导致的肌酐高,主要是会引起肾小球硬化症,起始以微量蛋白尿为主,白蛋白流失提示肾脏损伤。
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处于高滤过、高灌注的状态,滤过压力较大的,一旦肾脏细胞受损,会引起肌酐升高。
当肾脏内血流灌注不足时,会导致肾细胞缺血、缺氧,进而引发急性肾损伤。
这种诱因通常比较明确,包括发烧、脱水、出血、水肿、过度利尿等。
通过及时的补液治疗,改善肾脏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多数人的肌酐水平可以在3-6个月内恢复正常。
此外,还需注意电解质的平衡和酸碱平衡,以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加重肾损伤。
大量摄入肾毒性药物,容易导致肾小管急性坏死,影响肾脏滤过功能。
对于这类肌酐升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及时调整用药,以减轻肾脏负担;
二是纠正肾小管、肾小球的血液流通异常情况,并通过补液治疗等方法恢复部分肾细胞功能,肌酐水平有望逐渐恢复正常。
肾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这主要与他们的免疫力较低有关。
感染会导致肾脏内的炎症反应加重,进一步损伤肾小球,使整体病情恶化。
这种情况急性肾损伤,通常是来得快、去得快。
为了有效控制感染引起的肾损伤,关键是找到感染的根源。
及时针对感染症状及相关感染疾病治疗,加强免疫力提升,通常可以在1-2周内得到控制。
当感染得到缓解后,肌酐会相应地回落到原来的水平。
吃太多高蛋白食物,会转化为较多的氮质化合物,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导致肌酐,尿酸,尿素等指标的一过性升高。
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肌酐水平就会在2-3周内恢复正常。
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肌肉代谢肌酐增多,身体的消耗代谢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种情况,对于一些有运动习惯的年轻人比较多见,则以观察为主。
如果肌酐高没有下降的迹象,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发生实质性肾损伤。
索芬
主治医师
全国高级中医研讨会成员
临床实践
擅长:中医疗法治疗各类肾脏疾病;
诊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有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对中医中药有着深入研究。
扫码添加 优先指导
手机/1760328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