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主任,我是膜性肾病,24小时尿蛋白定量3.61g,现在浮肿的症状下去了,请问尿蛋白要怎么治?如何避免病情进展?
临床上持续性蛋白尿对肾功能的影响是显著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肾脏滤过膜受损
持续性蛋白尿意味着肾脏的滤过膜(特别是肾小球滤过膜)受到损伤,导致蛋白质无法正常地被肾脏重吸收,而大量地出现在尿液中。
这种损伤不仅会使蛋白质流失,还会进一步影响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二、肾功能逐渐下降
蛋白尿中的蛋白质会直接损害肾脏的滤过屏障,如肾小球基底膜等,从而进一步加剧蛋白尿并可导致肾脏结构的进一步破坏。
这种损害是双向的,即蛋白尿既是肾脏损害的结果,也可反过来加重肾脏损害。
1. 促进肾脏纤维化:蛋白尿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促进肾脏细胞的凋亡和纤维化过程。纤维化是肾脏功能逐渐丧失并最终导致肾衰竭的重要病理过程。
蛋白尿的持续存在还可引起肾间质纤维化,这是肾脏慢性损伤的一种表现。肾间质纤维化会导致肾脏的血流减少,进一步影响肾脏的功能。
2. 肾小球硬化:长期蛋白尿会导致肾小球硬化,这是肾脏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标志。肾小球硬化后,其滤过功能会大大降低,从而影响肾脏的排泄和调节功能。
3. 影响肾脏的代谢功能:肾脏不仅是排泄器官,还具有多种代谢和内分泌功能。
持续性蛋白尿可干扰这些功能的正常发挥,如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等,进而对全身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形成恶性循环
蛋白尿不仅直接损害肾脏,还可能通过一系列生理机制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肾脏的损害。
例如,尿蛋白会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引发水钠潴留和血压上升。持续的高血压会加重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状态,促进尿蛋白进一步增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其他并发症
水肿:由于蛋白尿导致身体中的蛋白质流失,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壁渗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水肿可出现在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时可影响全身。
营养不良:长期蛋白尿会导致机体内的必需氨基酸流失,影响蛋白质合成,从而造成血清白蛋白丢失。
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乏力、皮肤苍白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生长发育。
免疫系统受损: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长期蛋白尿会导致体内的蛋白质过多流失,从而削弱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加患病的概率。
五、增加肾衰竭的风险
如果蛋白尿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最终会影响肾功能,严重的情况会发展为肾衰竭。
所以,持续性蛋白尿对肾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肾脏滤过膜受损、肾功能逐渐下降、严重的情况下会增加病情发展为肾衰竭的风险。
因此,对于出现蛋白尿的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索芬
主治医师
全国高级中医研讨会成员
临床实践
擅长:中医疗法治疗各类肾脏疾病;
诊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有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对中医中药有着深入研究。
扫码添加 优先指导
微信/18733166210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