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它们是拖累肾脏,导致蛋白尿、肌酐升高的元凶!肾友们要小心!

文摘   2025-01-16 18:48   河北  
在临床上,这些因素被广泛认为是影响肾脏健康的重要因素,它们可导致蛋白尿、肌酐升高以及严重的肾脏损伤。

今天就结合具体的临床数据来分析下对肾脏有严重影响的因素:它们就是肥胖、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高血压。

一、肥胖对肾脏的影响



肥胖是慢性肾脏病重要且独立的风险因素,可引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而导致或加剧肾脏损伤。

肥胖相关性肾病(ORG)的发病率随着肥胖率的上升而增加。

它可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使其通透性增加,从而引发蛋白尿。




代谢性疾病的并发会导致肾小球微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从而增加蛋白尿的发生风险。

肥胖者的肾脏需要处理更多的代谢废物和毒素,这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进而引发蛋白尿增多。

临床数据:据2020年慢性病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肥胖相关性肾病的患病率已增加10倍。ORG起病隐匿,病情发展较其他肾病缓慢,但仍会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

二、高血脂的影响




高血脂患者体内脂肪代谢或运转发生异常,导致血浆中脂质含量升高,这会损伤肾脏。高血脂不仅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还可直接促进肾损害。

临床数据:

高脂血症患者中慢性肾病患病率为26.8%。高血脂会导致患者肾脏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致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持续性高脂血症可促进和加重肾脏纤维化进程。

三、高血糖与肾病的关系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糖基化终产物堆积,损伤肾小球基底膜,使其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尿。

高血糖还会促进炎性因子的释放,加剧肾脏损伤。

临床数据:糖代谢异常者中慢性肾病患病率为50.5%。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够将HbA1c控制在7%以下,其肾病进展风险可降低约40%。

四、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




长期高血压会增加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力,引起肾血管病变,导致肾缺血性损伤、肾小球硬化,进而导致肾功能受损。

高血压肾病已成为我国肾脏病的第二大病因。

我国高血压患者众多,达2.45亿。高血压者中慢性肾病患病率为27.1%。血压每增加10mmHg,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恶化风险增加20%至30%。

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130/80mmHg)可以显著减少肾脏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肥胖、高血脂、高血糖以及高血压这些因素都可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蛋白尿、肌酐升高等肾脏损伤表现。

因此,对于存在这些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肾脏疾病,以预防或延缓肾衰竭的发生。

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加我微信,留言病情优先指导:

索芬



主治医师

全国高级中医研讨会成员



临床实践

擅长:中医疗法治疗各类肾脏疾病;

诊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有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对中医中药有着深入研究。                         


扫码添加 优先指导

微信/18733166210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全文”

60秒谈健康
专业提供有关慢性肾衰竭、尿毒症、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肌酐高等肾病的免费咨询指导,解答患者在肾病方面的疑虑和困扰。专属咨询+V:187331662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