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主任,“这检查结果你看一下,肌酐402有一段时间了,还有很多指标异常,是不是离透析不远了?还有没有办法控制一下?”
尿毒症风险高的人群中,除了病理损伤的直接影响外,还与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指标控制不当有关。
肾病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它有三种可能的走向:
1、早期易控型:早期病因简单,容易控制住,离尿毒症比较远;
2、缓慢进展型:病情不轻不重,但就像温水煮青蛙。
如果进展性指标不注意控制,肾病会缓慢但持续地恶化,最终进展至尿毒症的风险较大。这部分患者占肾病人群的比例较多。
3、中后期难控型:基础病比较多,预后差,往往不可避免地发展到尿毒症阶段。
在这三种结局中,第二种是最让人惋惜的一种情况!
到底是哪些进展指标被忽视了,容易在背后“推波助澜”,加速肾病的恶化进程呢?
当血钾>5.0mmol/L,即可诊断为高钾血症。
危害:钾离子,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电解质。
当肾脏排泄能力下降,血液中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
慢性高钾血症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被肾病本身的症状掩盖。
据临床数据统计,不得不进行透析的肾病患者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血钾症。
在肾病分期中,CKD3a期、3b期、4期、5期的患者,高钾血症的患病率分别高达9.2%、21.0%、51.7%、66.2%。
除了发病率高外,高钾血症还容易复发,复发率可达35.7%。
高钾血症还影响了一些对肾病治疗有益的药物的使用,如RAS阻断剂,从而增加肾病进展的风险。
控制措施:常用降钾药物,包括葡萄糖酸钙、葡萄糖-胰岛素溶液、碳酸氢钠注射液、排钾利尿剂、钾离子结合剂等。
血红蛋白低了,就是我们常说的“贫血”。
多数患者都知道这个指标,但重视程度远不如肌酐和尿蛋白;误以为血红蛋白降低,就是容易疲惫,头晕,脸色差。
危害:对于肌酐高的患者来说,严重的贫血不仅会加快肾病恶化,缩短到尿毒症时间,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随着肾功能减退,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程度逐步加重。
研究统计,非透析慢性肾病患者贫血患病率,在CKD3期就已达到51.1%,CKD5期可高达90.2%。
肾脏是个“能耗大户”,特别依赖氧气和养分来维持工作。
如果血红蛋白减少,肾脏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的环境,肾脏细胞代谢就会异常,加速纤维化和硬化的进程。
随着过滤和排泄功能逐渐下降,肌酐等代谢废物在体内堆积,从而导致肌酐水平持续升高。
此外,长期贫血会使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心脏为了弥补红细胞不足导致的缺氧,会更卖力工作,导致心脏肌肉肥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改善措施:对于轻微贫血,可以通过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来改善。
当持续存在较为严重的贫血时,需进一步查明是否存在缺铁、缺叶酸、EPO减少,以及其他原因(营养不良/吸收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透析不充分、失血等)。
索芬
主治医师
全国高级中医研讨会成员
临床实践
擅长:中医疗法治疗各类肾脏疾病;
诊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有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对中医中药有着深入研究。
扫码添加 优先指导
手机/1760328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