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肌酐高,还可以透多久?改善这3点很关键!

文摘   2025-01-14 12:00   河北  

当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排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水分时,血液透析成为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存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尿毒症患者透析10年的生存率约为75%,20年约为68%。



中国血液透析患者数量巨大,截止2023年底,血液透析患者数量已经约91.6万人。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的平均透析龄在逐年提升。


截止2022年底,尿毒症患者平均透析龄达53.8个月,相比2011年增加了22个月,透析龄>5年的患者占比33.7%, >10年的患者占比9.8%。





但与日本相比,截止2023年底,尿毒症患者透析龄>5年的患者占比51.79%,>10年的患者占比26.7%。(中国透析患者平均年龄57.8岁,日本70.9岁)

因此,尿毒症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仍有待提高。



影响尿毒症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诱因是什么呢?

答案是:血液中的中、大分子毒素不能被有效清除。

尿毒症毒素包括:分子较小的水溶性化合物(如尿素)、较大的中分子(如β2微球蛋白)、蛋白结合化合物(如,吲哚类和酚类)。

单纯的血液透析,对小分子水溶性物质(尿毒、肌酐等)清除效果较好,但对中分子毒素以及蛋白结合化合物清除效果并不理想。



这些未能被有效清除的毒素,会在患者体内积累,会导致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逐渐的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


这些中大分子毒素,有哪些危害?


1、甲状旁腺激素PTH:引起肾性骨病,异位钙化;

2、β2微球蛋白:引起淀粉样变及腕管综合症;

3、瘦素:引起营养不良;

4、氧化蛋白产物: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5、终末期糖基化产物:引起淀粉样变及动脉粥样硬化;

6、同型半胱氨酸:引起心血管并发症;

7、肾素、血管紧张素:引起顽固性高血压;

8、白细胞介素1,6:引起全身微炎症状态;

9、甲酚、对甲酚引起肝细胞毒性;

10、吲哚:引起肾小球硬化;

11、马尿酸:引起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

透析患者,如何保护肾功能,延长生存时间?


01
调整透析方案



针对不同的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的种类和浓度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个性化的透析方案来确保毒素的有效清除。

对于中分子毒素和蛋白结合化合物蓄积较多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高通量透析+血液灌流或血压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组合方案。




保证透析的充分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目前有记载的透析时间最长的纪录是53年1个月,由一个日本患者保持。


02
保护剩余肾功能



即使在透析开始后,残余肾单位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发挥作用,帮助清除体内代谢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等。

残余肾单位的多少,不仅决定着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关乎到是否能摆脱透析。

对于透析时间在1年以内的患者,如果仍然存在可逆的肾损伤,可以通过中医药等手段来改善肾功能,提升肾脏的滤过功能,降低肌酐水平。

这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减少透析的频率和强度。


03
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延缓肾功能衰退,提升肾脏排毒能力!

通过运动,患者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肾脏内的血氧循环随之增强,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肾细胞并提升滤过排毒能力。

同时,运动还有助于调节心情、缓解压力、改善睡眠状况,保持好心态对病情恢复同样有益。



有蛋白尿、肌酐高方面的困扰,可以添加微信,寻求解答指导!

索芬



主治医师

全国高级中医研讨会成员



临床实践

擅长:中医疗法治疗各类肾脏疾病;

诊治: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有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对中医中药有着深入研究。                         


扫码添加 优先指导

手机/17603289668


60秒谈健康
专业提供有关慢性肾衰竭、尿毒症、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肌酐高等肾病的免费咨询指导,解答患者在肾病方面的疑虑和困扰。专属咨询+V:187331662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