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色老太和哲学阿姨

文摘   2024-05-21 10:59   澳大利亚  



 

晚上的时候,在Darlinghurst 接上老老少少,四口女人。一般,总是让最老的坐前面,但是,她们可能体谅司机的心情吧,派了个最年轻的坐在我边上——瘦瘦高高的,同你说起话来,会先用手“熨一熨”你的臂膀,有一种“打一巴掌,揉三揉的”味道。
 
几个女人,大概都喝了些酒,说话声“嗷嗷的”,象是在杀人,或被杀。其中一个苍老的声音尤其嘹亮,疯得不得了。边上的女人对我说:“那个大嗓门,是我的阿姨,比我大一倍,85岁了,真不敢相信。”我趁红灯的当口,回头瞧了瞧:好老太,脸上堆红晕、双目流溢彩,果真看不出有85岁。我就开玩笑说:“我免费为你开这趟,能否换你一张保持年轻的食谱?”大家都笑了起来。老太一本正经地说:“我以为你不收车费,是为了换取和我约会呢?”大家都笑得喘不过气来。
 
老太又说:“保持年轻的方法是有的,首先要每周日上教堂。”我边上的女人立即抢白道:“她很多年未上教堂了……”老太没理她,继续说:“如果你不能上教堂也没关系,那就每晚换一个丈夫睡天堂。”
 
大家轰笑,老太得意地说:“这个偏方怎么样?”
 
我说:“一点也没用。”
她说:“为什么?”
我说:“我供不起每天晚上换一个老婆啊。”
 
她不禁闷特,叹了口气,说:“那还是上教堂吧,看来你的命就是上教堂了。”我不禁大笑。
 
不一会,她们就到了,正好有一个阿姨在路旁等车,她们就为我揽客,向那个阿姨说:“这个司机可好了,是我们遇到过的最好的出租车司机。”一边还为她把着车门。
 
阿姨上车后,就问:“她们说你好,为什么?”
我就把刚才开玩笑的话说了一遍。阿姨听了,有点不以为然,咕哝了一句,但我没听清楚,大意是“人来疯”的意思。
 
过了一会,阿姨幽幽地说:“两年疫情,在家里呆惯了,我容不得别人吵、疯。”
 
我没响,觉得她患了疫情综合症。
 
“在家里看看书,听听音乐,很好的。”
 
这下我来了兴趣,说:“我也喜欢看书。”
她说:“看书的乐趣是:有乐趣,无成本。”
我说:“我们中国人的说法是:掌握了读书的绝技,可以自己跟自己玩。”匆忙中,我用了直译,中国式英语“play with self”,英语中有自撸的意思。阿姨听了,就开始窃笑,但她也显然理解我的真实意思,便装着文绉绉地说:“what kind of book do you play by yourself/你读什么书来和自己玩。”我心想:读书人坏,读书女人,更……
 
我说:“说出来,可能会惹人笑,我喜欢读哲学书。”她马上说:“那很好啊,but very hard to play with|但是很难玩。”我心想:今天遇到的,不是狼,就是虎嘛。
她缓了口气,又说:“我也喜欢读哲学书。我最喜欢的是Herman Hesse 的
《Glass Bead Game》和
《Siddhartha》你读过吗?”(这个人名和书名是停车后要她写下来的)。我叫她拼了一遍,还是不知道这个人名和那个书名。她又说了几个人名和书名,我都不知道,不觉汗颜,好像李鬼碰到了李逵,西洋镜戳穿。
 
我说:“我读过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维特根斯坦…….。”
 
她听了,半讥半笑地说:“O, you like read text book/你喜欢读(哲学)教科书。”我听了,倒不羞、也不愠,而是恍悟:的确如此,我们读的是别人要我们读的“主流”书籍,而不是我们因缘际会,自己挑选的书籍。既然是业余爱好,读的就不应该是主流史、主流书单上的作品。这大概是我们书读得越多,越读不好的原因。
 
一番相谈甚欢后,她的家就到了。我恳请她把人名书名写在我的手机上,她很爽快地答应了,还边写边说:“It is the best to play by yourself,with books or anything else/最好的玩,是自己跟自己玩,可以‘玩书’,或其他任何东西, 哈哈哈。”一句很“毒”的双关语。
 
于是,我第二次恍悟:这哲学和情色其实是一回事,读书人、喝酒人,是人,也差不多。

••••••••••••••••••••••••

第二天起床,我就翻查那个“哲学阿姨”给我的人名——Herman Hesse,维基中文是这样介绍的:“赫尔曼·卡尔·黑塞(德语:Hermann Karl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是一位拥有德国、瑞士双重公民权的诗人、小说家和画家。著名作品包括《德米安:徬徨少年时》、《荒野之狼》、《流浪者之歌》和《玻璃珠游戏》,每部作品都探索个人对真诚性、自我认知和灵性追求。1946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读了,不觉哑然失笑:黑塞原来是个文学家,那么,那个哲学阿姨其实是个文学阿姨;那么昨晚发生在车上的事件,便是“澳洲文学阿姨喜戏华裔哲学司机了”。她歪打正着,我正受歪着,因我的谦虚和“举烛”式(注)的想象,而有了不寻常的感悟:“我们读的是别人要我们读的‘主流’书籍,而不是我们因缘际会,自己挑选的书籍。既然是业余爱好,读的就不应该是主流史、主流书单上的作品。这大概是我们书读得越多,越读不好的原因。”

注:韩非子的一则笑话,故事是:楚国的都城有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了一封信,他是在夜里写的,写时光线不够亮,便吩咐捧蜡烛的人说:“举烛!”说着,便随手在信上写上了“举烛”两个字。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旨意。燕国的相国收到他的信后,却解释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呵!崇尚光明,这就要选拔贤德的人来加以任用。”燕国的相国便对自己的国君说了这个意思,国君听了十分高兴地照着去办,国家因此得到了治理。国家固然是治理好了,但是“举烛”毕竟不是信中的旨意。如今的学者也多有类似的情况。——摘自《百度百科》



雪梨司机
个人知、行,有趣见、识----张立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