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成功学”:一手创世,一手革 命(上)/犹太史笔记-8

文摘   2024-02-19 13:16   澳大利亚  


Original 张立雄 名人轶事表情包 2022-09-29 13:41 



一,前言


犹太人对近、现代史,甚至整个世界史、人类史的强大影响力,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犹太人在今天,满打满算1500万(怎么定义犹太人?血缘?文化认同?犹太教信仰?是个复杂的问题,所以其人口统计也不一而足,此处略过),仅占世界总人口0.3%。为了便于顺口并好记,我们胡乱假设以诺贝尔获奖人数为一个对现代世界产生影响力的计算标准:2021年,在770名诺奖获得者中有154名犹太人,占比约20%;即0.3%的人口对世界产生了20%的贡献,好比一个犹太人做了75-80个人的事。所以犹太人的“成功学”一直为人关注和乐道,无论是反犹主义者(包括希特勒),还是崇犹主义者。

但是,笔者本人并不相信成功学,既不相信它的一般性理论,也不相信它的秘笈性、秘诀性的行动指南。问题是:犹太人的确“成功”了,而且“成了很大的功”,什么原因?如何解释?

本文取易避难,就浅略深,先谈表面现象——犹太人“成”了哪些“功”?并试图把那些“成功”抽象化、概括化、简洁化一点,以求带点普遍的理论性。

二,创世




创世,就其词义词源来说:英语是genesis, 来自于希腊语,意为新生、原生、新的开始等等;它在希伯来语中,是《圣经·旧约》第一章的篇名,”Bereshit/创世纪”,也是开始的意思。就其宗教和哲学的意义来说,上帝耶和华创世,是一种凭空的无中生有的创造。因为在犹太教之前、之后的其他多神教,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唯一的创世神的。在人类的理性思想里,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科学,都认为事物是无始无终、无生无灭的,而只有形态和性质的转换。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就说过: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不能无中生有。直到最近,已故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很精致地论述了宇宙的起源可能来自于一个“动机”和面目”不清不明的奇点大爆炸——“Bang”。这近似于《创世纪》里的开篇:“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于是......“Bang”,世界诞生了。所以,当时的罗马教廷很欢迎这个“奇点大爆炸”理论,甚至要给霍金授勋。

但是在此文中,只取“创世”的象征的喻意,仅指一种全新的概念、理论或事物。


1,摩西创世——一个人神互约的世界





约在公元前1200-1500间,传说人物摩西创立了犹太一神教。此教有两大特点:1),只有一个父神、男神;2)世界是由这个一神“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的。由此,神——耶和华,独自创世,也独自灭世(最后的审判);既是这个世界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和目的。

这在其他多神教里是没有的。多神往往来历不明,性情也难以捉摸。其面目和功用要么是拟物的,如太阳神、月亮神;要么是拟人的,如生育神、死神,而不是“超物、超人”的。

一个创世的一元神,一个至善、全能、孤独的主,是超出人的经验范围的,是一个超验的存在,犹如一个抽象的概念,因为他并没有人类生活中一丁点的类比物。
 
比之多神教,一神和人还有一种明确的关系,即不可撤销的约定关系(covenant ,不是contract/契约,后者可以撤回):人遵神约、遵神法,神助人,反之则罚、则灭。

这样的世界,是一个人、神共处,人神互约、互动、互应、互为因果的世界。换句话说,摩西的一神教及其《摩西律法》,使人的行为规范、伦理道德具有了神圣性——即,人必须、也能够服从道德律法,因为这是神立神意,是神为人量身订制的。所以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如果没有神,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至今,世界上约有54%的人口,约38亿人生活在这种人神关系的世界中。笔者不能确定,没有摩西的“创世”,这个世界会更好或更坏;但是笔者能够确定,没有犹太人的一神教,如今的世界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世界。

2,保罗创世——一个神、人互爱的世界




史家,而非宗教家,把使徒保罗归为基督教的创建人,因为保罗的书信占了《新约》一半之强;而且基督教的核心概念“因信称义”、“三位一体”、向外邦人传教等,皆是保罗书信中提出的。

保罗也是犹太人,但是,是受过罗马帝国教育的,即受过古希腊哲学教育的、并有罗马公民身份的中、上层犹太人。(可参见拙文《从摩西到保罗,从巴乔拉到马克思:要么创世、要么造神、要么革命》)

本文不论其他,专注于同为犹太人的摩西和保罗、他们“创造”的世界有何不同。


《旧约》里的唯一神耶和华,是人之造物者,是人之父;《新约》里的“三位一体”之“一位”神——耶稣,既是神子,也是人子。神还是原来的神,但神与人的关系改变了:人与神不再对立,而是互依、互爱。神,甚至献出他的独生子来为人赎罪,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没有理由不互相友爱。而且,神也非仅仅爱他的选民——犹太人,而是全人类。

这么一个互爱、博爱的世界,是保罗之前所没有过的,甚至没有被人想过的。虽然至今还仍然没有实现,但它对公元年后的世界,其影响力和塑造力,无人无物能出其右。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名篇《轴心时代》里指出:“黑格尔仍旧如此说,所有的历史皆走向基督,也皆来自基督;圣子降临是世界历史的轴心。”


3,马 克 思的“创世”——共产主义社会




摩西、保罗的创世,与神有关,确切地说,与造神有关,如果按照费尔巴哈的“倒置理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但是,马 克 思的创世,却与神无关,确切地说,与“废神”有关。

但是,共 产 主义社会与犹太教也有一个重要的相似点,即:它们同样都是建立在地球上的人世;与基督教也有一个相似点,即:它象天堂一样美好,并且是在人世的,人可以活着而无需死了之后进天堂。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说:“人人想进天堂,但没人愿意先得死了而后才进天堂。”

总起来说,共 产主义社会要比“摩西律法“下的犹太人的道德社会好但略逊于基督教之使徒们追求和实践的人与人之间互爱的社会。

“信的人都聚在一处,凡物公用,又卖了田产和家业,照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分给他们。许多信徒都一心一意,没有一人说他的任何东西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他们当中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凡有田产房屋的都卖了,把所卖的钱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每人所需要的,分给每人”(《使徒行传》第二章44-45節、第四章32-35節)。

据说,共 产主义的概念和观念,最早起自使徒们的教会,但是,这是在神的指引下的,如果把神废掉了,又靠什么来指引呢?科学!马克思使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理论,试图建立起一个“科学共 产主义(在马的著作里,共 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概念并无差别)。

因为是科学的,所以会必然实现的,而且可以一夜建成。就象钟表的倒计时,“滴嗒滴嗒”——“当”——,成了!(但是笔者不明白的是,既然是必然的,为什么不作等待,而要冒险革命?去拔弄钟表的时针?)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范畴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0][1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比柏拉图的《理想国》还要理想。

使徒们的追求仍在人世间慢慢地“变现”,它奠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原则和理想——爱。爱,兼具了观念/理想和行为准则的两重意义。它还未完全实现,但也不能说是失败了,因为它在天堂之中找到了它的完美状态。

共 产 主义本是一种理想,一个观念,但是马把它当作一种社会形态,并在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上赋予了一种“逻辑性”和“科学性”——可设计、可量化、必然实现的社会形态,而且,只要敢于下手,它便可在摧毁旧社会的同时一夜实现。它显然没有成功,并且至今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但是它的颠覆性、单一性和统一性,使马 克思在一些心怀不满和天真理想的人的心目中,成为一个摩西般的先知,或半人半神式的偶像——过去常听人说“死了去见马克思”——此话预设了马可能死而未死,或能死去活来。

4,弗洛伊德的“创世”——一个不可见、不可说、只能感的人的无意识世界




历经三千年,犹太人分别创造了三个/种世界,可能有点多、有点累。到了弗洛依德,他已无兴趣去创造一个物质的或肉体的外部世界,而专注起人的内心世界。

在弗洛依德之前,对人的理解,确切地说人对人的理解,围绕着人的行为和语言,即那些感官可感知的客观化的东西,那些可见、可听、可触摸的东西。当然,人们也讨论人的内在的精神和心灵,但是对于它们,最聪明的大脑和口舌都是:要么说不清楚、要么不说清楚。

弗洛伊德之前和同时的心理学,要么建立在生理学的基础上,如心理学之父——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巴甫洛夫的“(神经)条件反射”;要么是建立在哲学的概念及其方法上,如“机能心理”学;前者接近于神经学,而后者接近于哲学,心理学在冯特之前,是属于哲学的分支。

一个完整而完全独立于物理世界的人的心理世界,是由弗洛依德“创世”的。他把这个心理世界,区分为意识世界、前意识世界和无意识/潜意识世界,好比天堂、人间和地狱之区分。就象地狱的惨象反而更能激励人们去追求天堂的光明一样,对无意识的的认识,也更能促进人们对意识及其导致的行为的理解和预见。

那么,什么是无意识世界呢?既然是无意识,人又如何会意识到它呢?弗氏认为:无意识是被意识压抑的东西,比如性欲、乱伦等等那些为意识层面的道德伦理所禁止的东西;但是压抑并非是消灭,它仍然会在暗中驱动着人的意识和行为,而且极可能是人的行为的最强大和最终极的动因。问题是,意识又如何去“意识”无意识呢?弗氏认为:梦,以及其他反常、不正常的现象,是“无意识”的无意识反映。这好比已故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对黑洞的描述:黑洞因其强大的引力,连光都能被完全吞噬而湮灭,所以黑洞并不是黑颜色的,而是无颜色、看不见的。但在接近黑洞时,某些光子会被引力撕裂,一半入洞、一半逃逸。这逃出的一半光子,会形成一个“视域”而被人观察到。所以,黑洞本身是直接看不到的,只能间接地看到一个模糊的“视域”,一如通过梦和口误等反常,一瞥无意识的“时有时无”。

弗洛伊德试图以理性和科学的方法建立起他的以“无意识”为核心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虽然,无意识似乎只有相信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才能“看到”,一般人是看不到的——即使是心理学家,也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但是,无意识作为一个概念和观念本身,已成为一个“客观现象”,被人接受、学习、试验或相信。好比人们看到一大块冰,会相信它只是沉入水中的看不见的冰山一角。

现在,除了神界、人间之外,又多了一个心理世界。

弗洛依德之后、同样是犹太人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有个“三个世界”的理论:世界一:由物理客体和事件组成的世界,包括生物的存在。世界二:由心灵主体和其感知事件组成的世界。世界三:客观知识组成的世界。这世界二,好像是从弗洛依德开始的,或者夸大点说,是由他“创世”的。


5,爱因斯坦的创世——一个时空交错的四维空间。




神,高不可攀;世事,难以预料;而人心,秘不可测,所以爱因斯坦要去寻求一个有确定性的、可以预见的世界,一个物理的世界。

在牛顿经典物理学的基础上,爱因斯坦发现了一个时空交错的四维空间。虽然时间之维是推导出来的,不是看到、感到的。虽然他的狭义、广义相对论,与其说是创造,不如说是发现更精确。但是,其创造性越少,其可靠性和实在性却反而越大。

爱因斯坦的四维空间,是一个真正的物理新世界,它是变化的,却也是恒定的——恒定地变化、变化着恒定,比神界、人间和人心都可靠得多。

6,好莱坞犹太巨头的创世——一个屏幕的虚拟的世界。






到了好莱坞的犹太巨头时代,犹太人终于可集神界、人间、空间于一体,和平娱悦、有益无害地进行创世了,如果不完美、不满意:还可以重新来过:让夏娃不吃苹果,让亚当把蛇打死,上帝和他们在伊甸园一起烧烤……前提是,你要买一张电影票,然后,任何“英特耐雄奈尔”都可以实现——被看到、被体验。

笔者以前对犹太人热衷于新兴的电影业,一直迷惑不解。有人说,这是因为犹太人在商业上喜欢冒险、作激进的投资。这只是在经济行为上,作动机的猜度。但笔者认为,一个屏幕世界,是最接近于上帝之Genesis 的创世。

在电影开始的上世纪初,犹太人还远未脱离苦难。就这个意义上说,犹太人还在深受上帝的创世之苦。但电影,一个最活生生的,最接近实际生活的艺术形式,让犹太人能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暂时躲避现实之苦;况且,只要有钱有艺有技,你还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创造一个小世界,一手安排别人的荣辱沉浮、喜怒哀乐。

如果不能改变一个旧世界,那就去创造一个新世界;如果不能改变现实,那就想法虚拟。

可以夸张点说,在新大陆的好莱坞,犹太资本家和艺术家,再次、再再次、无数次地随意“创世”:那是一个爱情世界,心心相印、不离不弃;也是一个正义的世界,英雄历尽魔难,终于战胜一众恶棍;也可能是一个共产 主 义世界,没有种族和阶级歧视,人人平等、互助互爱……凡是欲求的、梦想的,都会在好莱坞的屏幕上显现和“实现”,——当然,不会超过三个小时。

其实,犹太人还有许多的创世,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创造的金钱世界——银行转账系统-SWIFT,由犹太人玻恩、玻珥与德国人普朗克一起创造的“微观世界-量子世界”等等。



7、创世的悲壮

从上可见,自上帝创世之后,其唯一的选民——犹太人,似乎对“创世”也上了瘾,或者用一种更低调、更能理解的语言说:其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前无古人、后不管来者”的事。

这些个“创世”,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对世界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至少可以说,是世界之所以成为如今的世界的原因。但对犹太人——这个“创世者”来说,却有好有坏,不一而足。

由摩西创立的世界,让犹太人一直做着犹太人,因而一直被征服、被驱赶、被杀戮,但也宁愿是做着犹太人被征服、驱赶和杀戮。

由清一色犹太人创立的基督教及其一个爱和信的世界,后来却变成了犹太人的地狱,他们在那里既没有爱,也不受信,并险些被灭绝。

由犹太人创立的共 产 主义 世界,是先苦(马 克 思辈)后甜(列宁时的苏俄)终难(斯之后的苏俄)。

只有在好莱坞,犹太人一方面在屏幕上的伊甸园里纯情、寄情、纵情,另一方面,又能在屏幕下的人世间名利双收:既可以不断地偷吃苹果,又可以不断地没有原罪。

有人或许会问:犹太人为什热衷于“创世”?并且“创世”成功?——如果我们把成功定义为影响力,而非自身享受的话。下篇《犹太人的革命》试图探讨这一问题,敬请继续关注。




雪梨司机
个人知、行,有趣见、识----张立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