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了郑州。每次去郑州早餐都要吃传统早餐,因为早年在郑州读书,记忆深处若隐若现的还在想着两掺和肉盒的美味。
十月份去的时候吃了小区附近的一家菌香胡辣汤,吃完出来发现这边边上还有一家貌似更火爆的店,点餐和取餐的人都排着长队,这次决定吃这一家的。
但做为一个顾客,吃过之后我感觉不太好的地多还挺多的。
当我再一次做为一个食客(顾客)体验了之后,反身再回到自己做为一个面馆经营者,会发现自己有许多细节需要修正。
这家店的点餐台在门外,市区很多胡辣汤老店都是这样,倒也很方便。点餐的时候排着队,持续约有十来个人,进行的速度比较快。排队的时候发现这家老板在直播,镜头对着出餐口,应该是老板在镜头前喝汤,直到此时,一切都还好。
我要了半个肉盒、一份两掺、两个牛肉包子、两个豆腐包子,一共19元。这个价格也属于市区早餐的正常价格。
取餐时我跟店里的人说肉盒和两掺在店里吃,包子等下再拿。收单的人给了一个让人不悦的表情,然后把小票撕开,给我一小条让我拿着,意思是等下拿着这个取包子。那个给我的小条条约有一厘米宽,着实不好拿。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处理,动动笔把取过餐的部分划掉不行吗?再或者用指甲按在桌子上面划一下,热敏纸上也可以留下印记,非要撕得那么小,让人不好拿。
端着胡辣汤和肉盒去里面吃,店里面人并不是很多,坐下来找不到筷子,也看不到纸巾,费了半天劲看到挂在窗边的大盘纸和放在出餐台前的筷子。店内桌子摆得比较密,人不多的情况下跑去拿个纸巾都觉得翻山越岭,人多的时候大约是要放弃了的。现在的餐饮用纸巾种类很多,软抽、挂抽都很方便呀。这是要节约成本吗?
再次坐下来吃的时候发现我要的两掺给整错了,给了一碗纯胡辣汤。说实话,我对两掺的爱远远大于纯胡辣汤,豆腐脑中和了胡辣汤的辛辣和咸,口感也升级许多倍。然而此时我也不会端过去指责给我弄错了。那就吃吧,一碗8块钱的牛肉胡辣汤,我只吃到了一片一厘米宽两厘米长的牛肉,大豆蛋白块的占比太大了。味道也很普通。甚至不如菜市场三块一碗的顺口。
图片是我的破手机拍的,镜头有问题,没拍清楚。
吃完饭,拿着我一厘米的包子条去取包子,出门的时候发现我需要从取餐的人中间穿过。再回头一看,这个店面一门一窗,门的三分之二部分是明档出餐台,三分之一是出口,还不仅仅是出口,因为取餐的人还要在此取餐。除了拥挤之外,它还极其不安全,出门不方便,端饭的人还有可能会被碰撞。
我觉得店家利己行为大为利他行为,为了营造“排队”效应和“人多”场景,有意把门口弄得那么小,并没有真正从顾客角度出发,努力打造一个较好的用餐环境。
回家跟儿媳妇分享这些,孩子说这家店是老店,开了三十多年了,许多人去吃可能不是因为它味道有多好,而是出于习惯,她小时候就经常在这家吃。
感觉这是一个不珍惜老字号的店,因为老顾客终究会越来越少。餐饮竞争的核心不是做表面文章。
写在后面的:
随着时间推移,互换角色的内容可能会变成连续的内容,因为互换角色之后你的所思所想跟平常是不一样的,更有助于把一些问题理顺、想明白。从思想到行动是需要坚持改变的,但努力往好的方向走,总归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