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之燕国(下),迎来了巅峰,也走向了衰亡

文摘   2024-11-12 15:12   浙江  
小透明的燕国在战国时期逐渐走上主舞台,戏份大量增加,是从燕后文公开始。
燕后文公得到苏秦的助力,成功实现六国合纵抗秦,彼时被限制的秦国秦惠文王为了向燕国示好,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燕后文公的儿子燕国太子为妻。
燕后文公去世,太子继位,但继位之初还没有称王,不过为了表述清楚,在叙述称王之前也还是称他为燕易王。
公元前332年,燕易王还在为他的父亲燕后文公办葬礼的时候,又一次不地道的齐国(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齐威王,一说是齐威王之子齐宣王,翻阅了一些资料,从时间上来看个人认为是齐威王)出兵抢了燕国十座城池,但好在当时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苏秦出使齐国进行游说(讨要),成功使得齐国归还十城。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下同
燕后文公是苏秦的伯乐,燕易王也是。虽然最初因为苏秦本身的一些在其他诸侯国的经历,也不是十分信任他,但在坦诚地沟通后,燕易王选择了重用他。
不过后来事情的发展却不是朝着贤君与名臣的方向行驶:苏秦与燕易王的母亲私通。燕易王知晓,但并没有处罚苏秦,反而更加厚待于他。这让深谙人性且善于谋术的苏秦颇有点惴惴不安,还是怕被杀,便自请前往齐国做间谍,做一些削弱齐国的事。苏秦到齐国如何如何皆是他话,不提。
公元前323年,在另一纵横家公孙衍的奔走下,燕国与魏国、韩国、赵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史称“五国相王”。燕易王直到此时,坐实名号。
不过两年后,燕易王便去世,他的儿子燕王哙(kuài )继位。这个燕王哙可能适合在和平年代做国君,但真不适合战国尔虞我诈、利益纷争的时代。他做了一件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君都做不出来的事——效仿尧舜禹,把国君之位禅让给当时的国相子之,这一举动引起了燕国太子平以及大臣们的不满,爆发了子之之乱。
这一动乱,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燕国被灭国了。被谁灭?当然是齐国了。一直觊觎燕国之地的齐国怎么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齐国趁机入侵,燕王哙和子之均被杀。
但那是战国时期啊,有合纵抗秦的珠玉在前,你齐国灭了燕国来壮大自己的实力,赵、韩、秦、楚等国怎么能忍?于是这些大国联合起来逼迫齐国罢手,而且燕国军民也是奋起抵抗,齐国眼见不能彻底灭燕,便退兵了。
于是公元前311年,在赵国为质子的公子职,在赵武灵王的护送下,回燕国继位,是为燕昭王。燕国短暂灭国后复国。由此,燕国迎来了它800多年历史里最有作为的国君,同时国力的强大也到了顶峰。颇有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

众观各个诸侯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国力由弱到强,都离不开两种人——明君与人才。燕昭王是明君,他有振兴强国的大志,还有招揽人才、任用贤能的决心与举措,人才怎么能不来到燕国呢?
燕昭王先是拜贤者郭隗为师,按照郭隗的指点,修建招揽人才的黄金台,被吸引来的有赵国的剧辛、齐国谋士邹衍、卫国屈庸、魏国的乐毅(魏国魏文侯时期名将乐羊的后人)……

这里面至关重要的人物是乐毅,他帮助燕昭王改革内政,整顿军务,使得燕国的政治环境日渐清明且有序,燕王室也逐渐得到百姓的拥戴。就这样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多年,燕国国力蒸蒸日上,实力算得上雄厚了。
如此,燕国开启了对齐复仇、对外扩张的步伐。
对齐国。齐国本身实力强大,如果硬打,肯定是讨不到任何好处。燕昭王和他的人才们在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后,发现当时的经济繁荣的宋国是各个大国想要争夺的对象,于是燕昭王表面臣服于齐国,实则有意无意地助力齐国去打宋国。而本身就有心的齐国还真的这么做了,抓住宋国当权者无能、政治腐败的机会,一举灭宋。
齐国这么做,加剧了同秦、赵两国的矛盾,也对韩、魏形成严重威胁。这些正中燕国下怀,抓住机会,积极活动,组成了以乐毅统率的五国联军,攻打齐国,夺下了齐国的七十多城,只剩下莒城和即墨,可以说打到齐国几近亡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齐国大伤元气,开始逐渐走下战国的主舞台。
对外扩张。燕昭王派著名将领秦开带兵攻打东胡,迫使东胡从燕国东北部后退千余里,收复失地并向东北扩展到辽东一带。打退胡人后,不仅修建了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北长城,而且在打下的新领土上设立了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此时,燕国的疆域非常辽阔,成为仅次于秦国、楚国的第三大国。

而燕国,走到了国生巅峰,终于成为不可小觑的战国七雄之一。
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魏文侯去世,他的继任者魏惠王因小人离间让吴起远走楚国。燕昭王去世,他的继任者燕惠王也因别人的挑拨而让乐毅离开,不仅错失灭掉齐国的机会,也让燕国逐渐从顶峰往下走了。
燕惠王在位7年,便因燕国内部的争斗而被杀,他的儿子燕武成王继位,而后是燕孝王、燕喜王,这三位国君都差很多点的能力,且受到秦国远交近攻策略的迷惑,反而处处与赵国为敌,不断纷争,怎么说呢,算是帮助秦国牵制住了赵国。要知道,那时候,还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不算多了,赵国是其中最强的一个。
而前文所说的谋划荆轲刺秦的燕国太子丹,便是燕王喜的儿子。后人讨论最多的是太子丹谋划刺秦的原因。
往大了点说,太子丹是未雨绸缪,秦国已经在走在统一六国的道路上,担心灭国,而手中又无实权,也无更多的人可用,继而做出这样的应对。
往小了说,便是个人恩怨。太子丹在赵国做质子时,遇到了在赵国出生长大的嬴政,据说,两个人是儿时的玩伴。后来嬴政成为秦国国君,而太子丹再次成为燕国在秦国的质子,可是不仅没有得到儿时玩伴的友好相待,还被羞辱,因此太子丹心生怨恨。
不管怎样,太子丹没能成功,逃回燕国,又被自己的父亲燕王喜所杀,以为能换取秦国的宽恕。
公元前222年,秦王赢政派王贲率军进攻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燕国灭亡。
纵观燕国这一生,一直在防御和争斗的路上,前半生和北方山戎等游牧民族打来打去,后半生和齐国争来斗去。一声叹息!

程小鱼
作为家庭主妇跟文字爱好者,深入到柴米油盐,浅出至生活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