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大夫王孙满“在德不在鼎”的一句话,让楚庄王陷入了反思。反思什么呢?反思自己的祖辈们关于中原梦的点点滴滴。
“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如果德行好,九鼎虽小,也重得无法迁走。如果奸邪昏乱,九鼎再大,也轻得可以迁走。
齐桓公称霸,尊王攘夷,在中原各诸侯中树立起了仁义的高大形象。晋文公是霸主,调解中原纷争,帮助周王室平乱,抵御戎狄作乱,也是德行美名在外,在城濮之战中对楚国的退避三舍,更是重视诺言的佳话。
不难看出,即使春秋是礼崩乐坏的时期,但诸侯国间的战争依然需要披着仁义道德的外衣。即使是真心实意地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但依然需要装装样子,在名义上尊重它。
楚国的先辈们,从楚武王开始,国君称王,然而在中原正统的史官笔下对楚王的称呼是“楚子”,这表明楚国君主的王号,不仅在当时不被周王室与中原诸侯国承认,连民间百姓都不认可。它是不合礼法的,甚至到如今的历史书籍上,“称王”前,都会加上“僭越”二字。
虽然在北上中原和开疆拓土上,靠强大的武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没有让那些中原诸侯国臣服,只是让他们害怕。楚国去攻打另一个诸侯国,赤裸裸地就是去掠夺城池,师出无名,大多还是直接灭了它,改国为县。而中原诸侯国的做法一般是去教训一下不听话的孩子,听话了就不会灭国。楚国师出无名、直接灭国的做法,连假仁义的外套都不披一下,这让中原各国甚是唾弃。
在国君之位传承问题上,虽然其它诸侯国也有弑父弑兄一些不合礼法的事情发生,但却没有楚国这么频繁。
这样的楚国再强大,而它的各种操作在中原各国的眼中并没有摆脱蛮夷的标签。为什么?
说得学术化一点,当时最先进的文明是中原文明,显然楚国主体文明却没有中原化。
说通俗点,你楚国想得到中原诸侯的认同,那么很简单,你就按照中原的评判标准来做事。
想通这一点的楚庄王,做了一件他祖辈们都没做过的事——学习周礼,在楚国上下推行中原文化。
一国之君,带头学习并践行他手下败将的优点,这相当的难能可贵。读了这么多历史人物的故事,前一个让我惊艳的国君是魏文侯魏斯(东周列国之魏国,《诗经》里的魏国,战国七雄的魏国(上)之能力超群的魏文侯),还有因为曾经忽略的愧疚感。而楚庄王可以算得上是十分惊艳,以前只顾着去背诵他参与的那些战争的名字和日期了,却没看到他背后的努力。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下同
且看后来。
公元前598年,楚庄王以陈国大臣夏徵舒为乱为名伐陈,做到师出有名。杀夏徵舒,破陈,按照以往的惯例,应该改陈国为陈县,楚庄王听取大臣申叔时的劝谏,把“义举”进行到底,让陈国复国。
这一举动,让中原各国对楚国竖起了大拇指,开始逐渐改变对楚国的认知。连后来的孔子在这件事上也留下了一句“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接着是在晋楚争霸中最惨的郑国。争霸的晋国和楚国并不是经常直接交战,而郑国不仅是两国交战的借口,也被迫提供交战的场地,它倒向哪一边,都要受到另一边的攻击。可以说,谁控制了郑国,谁就能在争霸中占据上风。据史料统计,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598年间,晋国打了郑国4次,楚国打了郑国7次。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出征,攻打彼时倒向晋国的郑国,一路凯歌,直抵郑国都城新郑。在围攻都城时,楚庄王并没有采取痛打落水狗的做法,反而是想着威慑过后等着郑国主动投降。
在被围攻了三个月之后,郑国没等来晋国的支援,也让楚国的耐心消耗殆尽,楚国攻破城门之后,郑国国君郑襄公肉袒牵羊、言辞恳切向楚庄王投降。
这时确实是最佳灭郑的机会,连楚庄王身边的大臣都建议灭郑设县,但楚庄王没这么做,而是退后三十里,与郑襄公订立盟约。
楚庄王之所以能做到力排众议,可能最大的动力是他要在中原诸侯国里树立起良好的口碑,立起仁义的大旗。且陈国、郑国算是影响力大的诸侯国,若是直接灭国,不仅想要的“口服心服”不会来,大有可能还会引来其他诸侯国的联合伐楚。
已经赢得了良好“国际声誉”了,离称霸就差一步了。
在楚、郑两国订立好和平条约之后,晋国的援军姗姗来迟。楚国与晋国爆发了的邲之战,这一战以楚国胜利结束,并一举奠定了楚庄王的霸主地位。至此,楚庄王称霸,楚国的中原梦实现了。
邲之战的详细经过不赘述了,但要夸夸楚庄王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决断力。
晋国的到来,楚国内部分成了两派,大臣伍参(伍子胥曾祖父)主战,令尹孙叔敖主和。而且双方理由都十分充分,不含私心。主和的孙叔敖考虑到楚君因为之前的伐郑已经挺疲惫,且消耗了不少国库储备,若是输了,楚国将会很艰难。
主战的伍参则认为,晋国内部刚刚做了调整,担任统帅的荀林父还未能服众,晋军领导层内部不团结,正是好机会。且一国国君向另一国大臣求和,这对楚国来说是耻辱。
历史上给楚庄王的评价上有一条,善于纳谏。从很多历史事件可以看出,楚庄王善于听取群臣的意见。不仅能在群臣意见不同的时候,择出更为合适的那条,还能在群臣意见一致的时候, 凭借一国君王特有的政治高度去做出与群臣不一样的决策。
融合中原文明是政治智慧,应时势做出正确的决策是政治谋略。放眼春秋时期诸多公侯,楚庄王首屈一指。
公元前591年,在位23年、让楚国凌驾于各大诸侯国之上的楚庄王病重,彼时的太子才十岁出头,楚庄王把楚国与太子托付给他的弟弟子重、子反以及申公巫臣等重臣,然后带着对楚国的担忧去世。
从后来楚国的走势来看,笔者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临死之前的楚庄王,以自己对政事的理解以及对群臣的了解,是不是已经预料到了楚国将面临一些什么事,所以才会那么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