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跌宕三十年(1920-1950)》
前言:由盛世到覆亡的120年
——1792年至1912年的中国
四、同光中兴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皇帝崩逝,皇长子载淳继位,将1862年定为同治元年。同治帝继位时只有6岁(1856年出生)。依照咸丰帝遗诏,由肃顺等八大臣辅政。九月,两宫太后与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政变”,八大臣权利被剥夺。同年十一月,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同光中兴”以洋务运动开展为标志。同治元年(1862年)六月,京师成立同文馆以培养翻译人才为主,为开展洋务运动作准备;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太平天国被联合绞杀;同治四年(1865年)二月,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洋务派创办新式军事工业的开始;同治十一年(1872年)五月,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成为洋务派创办的最早的民用企业。
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同治皇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同治皇帝病逝。同治皇帝虽然在位十三年,但其亲政仅一年即病逝,由此可以推断,所谓的“同光中兴”主要是他人的功绩。
同治帝1874年病逝后,载湉继位,被称为光绪皇帝。光绪皇帝生于1871年8月,1875年2月登基,登基时仅4岁。
参见亚瑟·亨德森·史密斯的《动荡中的中国》的内容,他认为,……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至甲午战争前,大清帝国的经济已基本恢复至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以前的水平,在世界经济总量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从这位外国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包括太平天国被剿灭)后的1860年代中期直至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的三十年时间是清王朝经济较快发展的三十年。正是这三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同光中兴”的局面。
对于“同光中兴”,另一位美国的汉学家芮玛丽(Mary Wright)(1917年-1970年)在谈及“同光中兴”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芮玛丽的评述是十分中肯的。她的研究发现,清王朝原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就应该崩塌,但是,由于当时清朝一些杰出人物的努力,使得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
那么,这些中兴之臣都是谁呢?他们被称为“曾胡左李”(“曾”指曾国藩,“胡”指胡林翼,“左”指左宗棠,“李”指李鸿章)。正是这些中兴大臣的出现使濒死的清王朝迎来了长达三十年的“同光中兴”。
同治、光绪两朝,后被合称为“同光”,因此,历史学家又把这一时期称为“同光中兴”。
同治帝去世后,光绪帝继位,两宫太后继续垂帘听政。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才归政光绪帝。实际上,归政后的朝庭大权仍然掌握在慈禧的手中。
换句话说,“同光中兴”的三十年基本是在慈禧“垂帘听政”下由以中兴四大臣为首的诸多大臣共同努力取得的。
站在今天的历史纬度审视清末的“同光中兴”,更让人感觉到“同光中兴”更像是清王朝覆灭前的回光返照。
对于这一点,位列中兴之臣行列中的曾国藩在同治六年(1867年)就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六月二十日晚上,曾国藩与他的核心幕僚赵烈文密谈时,赵烈文就作了预言:不出五十年,清朝必亡。
如果从1867年算起至1912年,大约45年,预言果真成真。
“同光中兴”的结束是以1894年甲午战争为标志的。不可一世的大清北洋海军被蕞尔小国——日本击败。甲午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次开始——为清王朝敲响丧钟的开始。
清王朝的末日终于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