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三十年(1982-2012)》(296)

文摘   2024-10-25 08:00   北京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所谓社会管理就是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运用计划、沟通、协调、控制、指导等手段使社会系统协调有序、良性运行的过程。

     截止2011年,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时间。在30多年时间里,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和本质性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社会主体多元化;二、社会不平等凸显;社会结构的弹性也在发生变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社会流动性增强;二、社会主体中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退出受阻;三、中产阶层发育不良,“橄榄形”结构没有形成。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和负面因素开始累积。这些不满来源于两个方面:一、在转型期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直接侵害,他们包括农民、农民工和国企下岗职工。二、在转型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地位相对下降或权益相对被剥夺。

      经济增长并不会必然带来社会稳定,也不会自然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特别在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会导致社会不同群体产生普遍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情绪会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信用度降低,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会产生对立情绪,矛盾的容忍度和群体宽容度下降。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会将自己的困境归于获益群体的剥削,社会中潜藏着发生冲突的危险。因此,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期之时,在中国社会迈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时,关注和化解社会矛盾,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整个社会国民的幸福感和消费水平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必然选择。

      20117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就是要在社会转型期寻找和解决中国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在我看来,创新社会管理包含着三方面的内容:一、社会管理创新是多元的;二、社会创理创新的关键方式是参与;三、社会管理创新的结果是达成利益妥协,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协调的社会治理体制,从而形成政府有效调控、市场合理竞争、社会有序治理的良好局面。

      总之,通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缓解和消弥社会矛盾,实现不同群体的和谐共处,提高国民的幸福水平。这是中国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唯一道路,也是必然选择。

      又是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的各种负面因素依然存在,在某些方面还十分尖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家从去年开始自上而下设立了“社会工作部”。我希望,中国社会能够平安度过转型期,走上一条可持续平稳发展道路。


作家肖江的园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知名学者。从中学时代开始写作,一直笔耕不辍,作品散见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先后出版诗集《我心依旧》、《青春的和弦》、《与春天同行》和散文集《倾听花开的声音》等,曾获得冰心散文奖等奖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