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明熙。
从小到大,父亲常常念叨:你妈在别人面前总是嘻嘻哈哈,开心的要死,一回家就变脸,只见发脾气。
这个声音异常清晰,一直到现在,父亲去世三年多了,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这是为什么呢?说实话,我也很纳闷。
纳闷却没有得到答案的同时,随着岁月穿梭,时光轮转,不知不觉,步入婚姻后的我,也成了同样的人,甚至更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体验不到爱与被爱的感觉,哪怕是对孩子也无感,我仿佛失去了爱的能力。
即使几年学习成长后,爱的能力又得以发芽,还长出新枝,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未能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模式对我的影响。
其实,“对亲人暴躁,对外人和善”这一现象很常见,可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
对待越亲密的人,越苛刻,越容易发脾气,还会把别的地方受的气迁怒于他。
如何解?
首先,我们得读懂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
童年缺爱
既然是爱无能,那必然跟爱的缺失有关。
在情感虐待与亲密关系的关系研究中证明,当父母过多地拒绝孩子的需求,并且展现出强控制欲倾向,无视孩子情绪的养育方式时,缺爱的孩子往往会在成人后,发展出一段失常的亲密关系。
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会不自觉的制造一些不被爱的体验,因为不被爱才是自己更为之熟悉的感觉。
我的母亲有着更为破碎的童年以及更为唏嘘的人生经历,人生几十年,就像是一头拉磨的驴从未卸下肩头的重担,支撑着那日夜摧残她的生活已需极强的生命力。
给予我关怀,温暖的点滴记忆就像是命运里的馈赠。没有学习前,我的记忆里充斥着的都是被指责、否定、打压、辱骂、人身攻击,更别说谈跟母亲提要求,希望母亲看见我的情绪。
从小不被爱的人,爱之井是干涸的。可有些父母之所以不够爱我们,是因为他们更缺爱。
防御模式
如果父母关系紧张,频繁的冷战或者争吵,家庭的氛围是高冲突、高焦虑的环境,一个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时刻被无法逃避的焦虑感环绕。
内在就会不断地调整并适应环境,久而久之,在内心修筑一堵“高墙”。
开始不去体会自己的情绪,不对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做出回应,不和他人探讨自己的感受,也不愿意去考虑他人的感受。
换句话说,在高压之下,他们的内心进入了铁桶式防守的自我保护状态。
可人的情绪不能选择性地屏蔽,当我们压抑那些不良情绪时,也压抑了快乐、感动、幸福和其他积极的情绪。
看上去对外人和善、友好,其实也只是浮于表面,心知肚明的知道那跟真正的亲近毫无关系。而只有对亲近的人,我们才会发出爱的渴求。
可是那一堵墙,又阻碍了我们对“爱”的觉知,只有极端而又浓烈的体验能唤起一丝感觉,过后,又消失殆尽。
然而,爱就在平凡琐事中,就在柴米油盐酱醋里。
关系受挫
我们也曾无数次的敞开心扉,尝试着爱人,并同时期待对方给予爱的回应,可往往得到的更多跟小时候与父母相处的体验一样,反而加剧了我们不被爱的感觉。
因为我们忽视了,我们遇见的或许也是一个“爱无能”的人。
他们自己都不具有爱的能力,不允许自己去爱,因此不会将自己调整到“可以去爱”的位置上。
向一个不会爱的人索求爱,只是为难自己。
我老公是在脾气火爆的婆婆严格控制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大男子主义,脾气暴躁,出门谦卑,回家威风,俗称窝里横。(当然现在天翻地覆了)
没学习的那些年,压根不可能知道,我找他要爱,那就是要痛苦。
后来我明白,让我们痛苦的人,比我们更痛苦。
爱这件事,一样得靠自己。
可,靠自己怎么做?
我们无法改变过往,也无法只是换个身边人就能解决问题。
与内在的“高墙”和解
“爱无能”不是我们的错,也不是我们心理有什么严重的问题。
心中那堵“高墙”虽然现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但正是因为它,才能让我们在窒息的环境中坚挺过来。
我们已经和这堵墙在一起生活了太长时间,习惯了它的存在,对它形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依赖感。
每当我们情感上受到刺激和波动时,都会本能地向它求援,因为它是我们可以依赖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可以参考的行为和情感模式,是让自己能够承受更多压力的方法。
我们已经与“墙”融为了一体,如果它倒了,我们也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我们要以一种更平和的眼光去看待这堵墙,向它表达看见、宽容与理解。
因为,我们对待它的方式,也就是对待自己的方式。
停止向外归因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除了要清晰的认识自己,还要学会清晰的认识家人。
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与亲人会反复在一些琐碎事务上争论,却忽略对错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匮乏和不满足。
而那些才是导致冲突的根本。
明熙建议大家学一些相关的课程,读一些相关的书,持续修内在的成长,学会与家人和解。
当我们对自己和身边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知,便不会只盯着彼此的言行,而是能够看到言行背后的需求与匮乏,因而不会歪曲解读,即使发生了冲突也可以更快停下来。
为了与家人的关系,为了自己,摆脱受害者心态,主动去付出时间、精力去学习,去爱。
学会爱自己
小时候缺爱并不能等于永远缺爱。
对于缺爱这件事,我们需要用一个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人格发展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经历新的人生事件,于是同时也被这些事件所塑造。
做点爱自己的事,便能重新塑造爱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给自己爱,随着时间发展,便会越来越远离缺爱状态。
缺爱,就自爱,这是最可靠的方法。
分享一个治标的小方法
刻意练习这个方法,可以减少伤害最亲近的人。
想象失去:
定期花时间想象,如果失去了亲近的人会是怎样的情景?
我们把最坏的一面留给身边人,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坚信身边人不会离开。但这并不是事实,生命的脆弱而无常,生老病死,因缘际会,没有人会一直在你身边。
明熙和母亲的纠葛就很深,她是如此的爱匮乏,而我有时候依旧兜不住。
我就偶尔会想想,如果她不在我的身边会怎样,如果我永远的失去了她会怎样?然后,内心的温暖和感恩便会重新生发出来,助力我继续建设生活中与母亲的关系。
最最后,明熙想跟缺爱的朋友说,不要再追逐光明了,让自己发光吧。
你本就是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
我是明熙
家庭教育咨询师。
二胎全职宝妈。
用心理学赋能生命。
加微信,交个朋友。
END
往日好文推荐
一个人转运最好的方式:提高心理能量
千万别小看这种能量,它能避免一半的心理疾病
容易焦虑的人,都有一个不太健康的习惯
当你被别人攻击时,这是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
为什么有人无缘无故讨厌你?明白了投射效应,你就释怀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野马效应”:5分钟走出负面情绪的无敌法则
“ 如何缓解焦虑、负面情绪?
亲子关系糟糕、孩子厌学怎么办?
夫妻情感困扰、婆媳关系不合,有原生家庭创伤?
时间管理能力低、惧怕权威,具体该怎么做...... "
——如果你有上述困扰,可预约咨询。
文:2400字 早起:第142天 输出:2565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