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犯过的最大错误,就是害怕犯错

文摘   育儿   2024-07-30 08:12   广东  




关注我,用心理学点亮生命中重要的人




你好,我是明熙。

这篇文字的起因,源自于我犯的一个错误,并且评论里对错误的反馈。

网络似乎从来都不是一个友善的地方。

但我遇到的还好,可能是树不大不招风,所以即使很多人看见我明晃晃的错了,也并未告诉我。

当然,他们也可能因为对我的偏爱而自动忽略了我的错误

“为什么有人无缘无故讨厌你?明白了投射效应,你就释怀了”这篇文字里,一开篇我就犯了错。



这句话压根就不是李清照写的,要命的是这还是我改过的版本。改版之前我写的是“这句话出自唐代女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

宋代变成了唐代,女词人变成了女诗人,作者变成了李清照,你说尴尬不尴尬。

当时写这篇文字时在网络上搜索关于投射的故事,看到了这句话,以及对它的解释,觉得挺符合我的主题的,于是不假思索的COPY了过来。

虽然自己隐隐约约觉得哪有点不对,但我的关注点在它的解释上面,完全忽略了作者写的出处,人总是选择性的关注自己想关注的东西

我也同步发表在了百家号上,截止目前收获了3000+浏览量,150+收藏,100+分享量。

其间有人反馈说



呀,这......我立马改了,感谢人家的提示。

接着,昨晚又收到这样的提示



尴尬了,我没有博学多才,也没有验证。

我赶快改了百家号上的,要命的是,公众号上只支持一次修改,没法改了。

这下我知道我一直纳闷的问题的答案了,这篇文字其实写得不错,为啥就没有流量呢,可能就是因为这个错,让人家点开就看不下去了哈哈。



第一次反馈后就觉得尴尬,但只有一丢丢,能改的改了就好了。

第二次反馈后还错了,而且不能改了,尴尬不,尴尬,允许就好了。

就是改了后又来了一条跟风的评论。



嗅觉敏锐的我觉察到此评论与前两评论大有不同,不是讲事实也不是略带调侃,前面的都带着善意,而这一条有点跟风的攻击性。

因为她看到文字的时候,文字已经更改过来了。

我想咋办呢?

那就借此机会来聊聊“错误”吧。


01

犯错不可怕,害怕犯错才可怕


我的文字都提倡自我接纳,自我关怀,自我允许,自我爱惜

正如“我发现了和任何人相处都不紧张不尴尬的办法”中写的第一条,就是“接纳自己犯的错”

生活中很多非常敏感,总是小心翼翼的人,无法忍受自己犯过的任何错误,即使只是芝麻大小的事。

以前的我便是如此。

害怕犯错的人,也会害怕表现自己,一次次丢失机会

害怕犯错的人,总担心把自己的生活搞砸,把自己越藏越深,然后一个人默默承受压力,逐渐感到耗竭。

常常太害怕犯错误的人,会变得宁愿什么也不做,停滞不前,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所以,到底是犯错可怕,还是害怕犯错可怕呢


02
犯了错就大方承认

很多人犯了错,会觉得尴尬、难堪、糗,于是会解释、遮掩、删除证据,仿佛自己犯了滔天大罪一样。

我们不接纳自己,就会着急忙慌的做些事来掩藏真实的自己

这样自己的能量就拉低了

其实我是有删除评论的权限的,可我没有删除,就是因为我觉得犯点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我不是号召大家都要像我这么做。这次我没有删除,是因为不删除我也很舒服。以后我也许会删除,可能是因为我不想惹更多的麻烦和误会。

我想表达的是,错了就错了,承认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

承认错误不丢人,但也不要让错误成了别人攻击自己的把柄。

当我感受到不那么善意的时候,随心而动,我是这么回复的。



依然没有对错,我只是选择尊重自己的感受,捍卫自己的边界

也都是我文字里传递的信息在生活中的运用。

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而是要敢于说“不”。

03
从错误中学习,化错误为资源

从这一次迷糊中,我学习到了,作为一个文字新手,我需要认真细致的核实一些金句的出处。

也学到了网络这方天地,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鱼龙混杂,不可全信。

同时感受到了,错误也会跟风,人云亦云,或自知或无知。

所以我也建议大家,不要过度相信网络,要保有觉察,读我的文字也是这样。

同时最近写文字以来,不时会收到一些无厘头的攻击性评论,感受到了有部分人,就是愿意盯着瑕疵,甚至断章取义,扭曲信息,忽略文章的本质内容。

以前我也有这样,其实是很可怜的,在生活中这样的人也常会把矛头指向他人,难有温暖健康的关系。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让我们借此机会再次重温,并谨记于心吧。


大家发现没,我已经为我的错误进行了一个复盘,并且完成了一篇新的输出,相当于我已经将其当成了成长的阶梯,且变成了资源。

昨晚我还想着,要不以后把公号这篇文章删除了,找机会再重新发布一遍,朋友跟我说大可不必,现在来看确是如此。

挖了一个坑,再填一下就是了。

写在最后

今天这篇文字为我这段时间的输出做了一个实践性的总结, 我挺感激的。

感谢所有给我点在、在看、转发的朋友们,我感受到了很多隐藏在默默支持里的美好。

也感谢给我评论的朋友人,不论是友善的或不是的,你们都给了我一份特别好的照见。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就在《信仰的意志》中提到:

错误绝没有那么严重可怕。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怎么小心,我们都免不了犯错,所以不如放松心情,别老为错误心神不安,身体才会更健康。

研究也表明:当我们被允许犯错误时,我们会表现得更好。

只要你愿意换一个角度,错误可以是另一种美丽。


本文观点纯属个人意见,不喜勿喷,谢谢。


我是明熙

家庭教育咨询师。

二胎全职宝妈。

用心理学赋能生命。

加微信,交个朋友。





END





“ 如何缓解焦虑、负面情绪?
亲子关系糟糕、孩子厌学怎么办?
夫妻情感困扰、婆媳关系不合,原生家庭创伤?
时间管理能力低、惧怕权威,具体该怎么做...... "

——如果你有上述困扰,可预约咨询。





往日好文推荐
一个人转运最好的方式:提高心理能量

千万别小看这种能量,它能避免一半的心理疾病
容易焦虑的人,都有一个不太健康的习惯

这2个字,能解决50%的心理问题

性格太软、讨好型人格,建议疯狂做这几件事

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这3件事父母尽量少做

我发现了和任何人相处都不紧张不尴尬的办法

对抗抑郁最好的办法,它排第一
为什么有人无缘无故讨厌你?明白了投射效应,你就释怀了

上映12天,破21亿票房的电影《抓娃娃》,每位家长都能看懂吗?



文:2050字     早起:第128天    输出:118500字   

明熙家庭心理
明熙|青少年厌学干预咨询师,家庭治疗师。成长自己,经营婚姻,陪伴孩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