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忍不住把事情往坏处想,结果真的变坏了|这5种阻碍快乐的模式,绝大多数人都有

文摘   2024-09-04 07:16   广东  










你好呀,我是明熙。

你是那个凡事都往坏里想的人吗?你信奉“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这句话吗?

我以前是的,回想大概就在两年前,我甚至骄傲于“凡事都往坏处想”的思维习惯,因为觉得这样的话,事情便再糟糕也能在掌控之中。

今天起床刷文章,看到这个主题时心头一震,我突然意识到我变了!我现在凡事都往好里想了!

再回过头来细细琢磨,这份转变就是成长,而且很重要!不论是之于孩子教育,还是自我成长。

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每个人看世界都会带有自己的滤镜,这是我们的一种认知思维模式。

有着不良认知思维模式的人,就始终会把一件事情解读出让自己不愉快的东西。


比如:一杯盛有一半的水,看到的人有的会说:“啊!还有一半的水!”,是乐观。有的会说:“啊!这杯水只剩一半了!”,是悲观。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我们先来看看让人不开心的几种思维模式。



5种常见不良思维模式


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创始人、心理学家贝克提出了认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的概念。

它指的是我们执着于一些并不存在、或者完全错误的认知,而这些不良的认知导致了我们负面的思考、情绪和行为。



1. 非黑即白、两极化

很多人的世界里是容不得半点瑕疵的,非黑即白,二元对立,尤其是情感上。

不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与陌生人的点头之交,只要对方有一点小毛病,便会立刻抽身,隔离推远对方。

具有两极化思维模式的人,人际关系容易很激烈,看问题会过于极端,且常常因为极端的认知做出极端的行动,进一步推动了关系的恶化。



2. 自动过滤

很多有过在某件事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收获了很多的褒扬和赞美,可自己却因过度关注事件上的某个做的不够好的细节,而给开心大打折扣的经历。

这是因为,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在各种事件、场合中都只关注那些负面的部分,自动“过滤”掉那些好的地方

这并不是说ta们理性上不知晓好的一面,而是尽管知道有些部分是正面的,情绪仍然只能沉浸于不好的部分中。



3. 过度概化

很多人想做好一件事情,但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便评判自己不是这块料,永远放弃了。想追求一个人,发出邀请遭到了拒绝,便觉得自己肯定不讨人喜欢、不会被接受。

这是因为,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会基于自己某一次或几次的负面经验,得出非常泛化的结论,认为那些发生过一两次的坏事一定会再发生。

当过度概括到达一种极端的程度时,就会给自己贴标签。而当我们把一些负面经历,过度概化成了宿命的时候,心情就自然不会好了。



4. “应该”构想

很多人都用诸多“应该”捆绑住了自己,当没有达到自己的“应该”时,就会讨厌自己,甚至感到羞耻和内疚,进而觉得痛苦。

因为有这种思维的人,对事物有着非常刻板化的期望,觉得必须如何如何才是好的,或者原本就应该是什么什么样的。

这种刻板化的期望,让一切脱离掌控的细节都变成了缺陷。

被这种模式捆绑的人想要快乐起来,要学会接受生活的馈赠,尝试每一种出乎意料的快乐。



5. 情绪化推理

把情绪下的想法推理为事实。

“我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 → “别人肯定也觉得我很丑”,"我觉得我自己不合群”→“我还是不去了,他们肯定都不欢迎我”。

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会把自己的情绪反应当作“一件事是真的”的证明。

他们不以理性的规律、而是以变化不断的情绪体验来认识世界。




如何改变


多年伴随我们的思维模式,在没有觉察的前提下,是难以做出改变的。

因此,我们首先要辨识。


你可以对照上面介绍的几种认知扭曲进行判断。在又一次陷入这种认知模式时,及时地提醒自己 ——

“它只是我冒出的一个想法,它不一定真实、有用,也不能代表我是谁”。

其次,再为大家提供一个实操且有效的方法
,那就是认知行为疗法(CBT)中的思维记录表(Thought Records)。



第一步:记录场景

当你产生强烈的情绪或反应时,识别并记录当下的场景。

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罗列出来。

第二步:记录情绪

觉察并记录当时感受到的情绪,可能有很多,闭上眼睛细细体味。

如:抑郁、愤怒、愧疚、害怕、悲伤......

第三步:记录想法

接着,把在前两步记录中,脑海里自动跳出来的想法和画面写下来。

写完,你便可以识别出那些挥之不去的、高情绪的想法。

第四步:找出证据

找出并列举所有支持第三步想法的“证据”。这些证据必须是经得起检验的,比如事实、数据或是他人语言。

你自己的解读、意见和臆测不能作为证据。

第五步:找出反面证据

现在,站在“反方”,找出你列出的第三步想法中存在的“bug"。

这一步可能有些困难,所以你需要更加耐心,想象自己变成了对立面的“律师”,努力地为另一方搜集“证据”。

第六步:替换思维

想象自己变成了“法官”,评估来自两边的证据,并试着得出一个公正的结论。

你会发现这个结论相对客观、理性,用这个理性的结论替代掉你固有的想法。

第七步:转换感受

最后,感受你此刻的情绪强度与之前的差别,并列出你所感受到的新情绪(例如:释然)。

当你认真进行到这一步,你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实现了一个正向小循环。



写在最后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凡事总往坏处想”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增强自己面对困境的适应能力。

可是,一旦过度或变成习惯,是很不好的。

这样我们也会习惯性的看见自己和别人的缺点,做得不足的地方。

有句话说的好:
聚焦问题,问题就会层出不穷,聚焦美好,美好就将不期而遇。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结果其实是美好的。那一份担忧和闷闷不乐不也毫无意义了吗?

人这一生,开心很重要。

明熙之前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持续做情绪记录,让自己的情绪管理力上了一个台阶,睡眠好了,脾气发的少了,心情跟着好了很多。

希望今天分享的方法,大家可以实操起来,哪怕只进行里面几步,都会很有助益。

送大家一句话:
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景观,而在于拥有新的眼光。

我是明熙

家庭教育咨询师。

二胎全职宝妈。

用心理学赋能生命。

加微信,交个朋友。





END



往日好文推荐

千万别小看这种能量,它能避免一半的心理疾病
容易焦虑的人,都有一个不太健康的习惯

性格太软、讨好型人格,建议疯狂做这几件事

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这3件事父母尽量少做

我发现了和任何人相处都不紧张不尴尬的办法

对抗抑郁最好的办法,它排第一

当你被别人攻击时,这是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

大多数人的抑郁症,都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的(上)

这样爱自己,是走出焦虑、内耗最好的方法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野马效应”:5分钟走出负面情绪的无敌法则

大多数人的抑郁症,都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的(中)


明熙推荐:
家庭心偶实操班:668元终身会员制
对于智慧父母:精准找到孩子的问题所在,不走弯路,解决学习卡点,增添学习动力!
对于改善家族关系问题的家长:快速理清困惑和目标,重塑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找回幸福生活。
对于全职宝妈和自由职业者:开启心理咨询师之路,让生活更充实,内心更有底气,不仅可以带孩顾家,还能普度他人,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对于心理咨询师:随时进行自我疗愈,清理心中的“垃圾”,不背负来访者;咨询不再是从意识层面绕,而是快速调动潜意识,精准有效。



文:2220字     早起:第146天    输出:29774字   


心竹家庭心理
明熙心理小馆。将心理学融入生活,与你同修共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