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央国企终于后知后觉,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社会上对央国企的呼声,一直是效率低、机构臃肿、人员冗余之类的,于是央国企开始花大力气,进行“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这个词,乍听十分合理,企业效益不好,可不就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嘛。
停掉不赚钱的项目,裁掉产能不高的员工,精简组织架构,以达到深耕主业、提高人效,提升效益的效果。
十分合理,无法反驳。
就连一直喊着“都是兄弟”的京东,也开始不认兄弟了,更何况负债率已经高达 64.9%的央国企( 9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9%,数据来自国务院国资委),再不进行资源整合、轻装上阵,央国企就快从“国之栋梁”变成“尾大不掉”了。
民企优化人力,只要是经营压力够大,从上到下,谁都逃不过一刀。
央国企就不一样了。
央国企虽说名为企业,但实际奉行的是体制内那一套。
从上到下,一个比一个金贵的领导们,一眼看过去,无人可撼动。
高管是顶梁柱,自然动不得。
中层各站各的队,只要队站得好,不怕混到老。
甚至某些基层员工,也各有各的后台,虽说岗位平平无奇,但还真动不得。
于是,普通的、没有后台资源的基层员工,不得不背负起“为国减负”的大任。
————————
降本增效,包含两层意思。
首先,增效是很难的。因为就目前国企队伍里这些人,高管没本事,中层没担当,“火车头”都稀烂,增效是想都别想了。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开不了源,就先节流吧。
节流就是降本。降本很简单,能裁员的先裁员。裁不了的,就降薪资、扣绩效。
于是普通基层员工,钱少了,活儿多了,还要经常“感恩”了。
因为央国企领导现在最爱说的话就是“大环境不好,你们有个工作,要知足,要感恩”。
央国企从此有了自己的感恩节。
——————
央国企成本居高不下、业绩下滑,可能是因为员工感恩不到位。
不然为什么业绩再差,高管和中层都可以岿然不动,一裁就裁普通员工。
好像企业是普通员工搞坏的。
高管拿着几百万的年薪,应该反躬自省、检讨自己配不配拿这么高的薪资。
显然不配。
拿着数十倍于员工的薪酬,却整天惦记员工那仨瓜俩枣。
把自己的无能,强行解释成“员工不够努力”,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空话套话张口就来,一句错话能让一百个员工白干一个星期。
国有资产流失,无人问津;普通员工多用了一张打印纸,通报批评。
管理层病得不轻,却逮着员工灌药。
问题都出在上面,你抓着下面使劲儿薅,有什么用?
谁有病,谁吃药。谁不行,谁下课。
否则星星之火,迟早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