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贤:半年经营分析会开完了,接下来怎么干?

财富   2024-08-19 07:00   北京  

点击“陈毅贤”关注我,企业经营不迷路

将【陈毅贤】设为 "星标"

第一时间收到更新好文

很多人在开完经营分析会之后,感觉像是走了个过场,没有什么收获,得不出什么实质性的结论。即便有结论也是那种模模糊糊的方向性的,不清不楚,难以落地。

今天我们请来了曾在央企和民企担任高管的业财人专家顾问曾老师,一起聊聊,半年经营分析会开完之后,到底应该怎么干。

1


企业开完经营分析会的常见误区


很多企业开完经营分析会,没有效果,因为领导只会说:干就完了。这句话说得简单,但是怎么干,并没有共识。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如果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去解决问题,我会先花55分钟的时间来理解这个问题,再花5分钟的时间去解决它。

同样的,要想知道怎么干,就必须先知道干什么以及为什么。

一般情况下,领导说接下来就要干,具体怎么干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报告层面。

很多公司在开经营分析会之前,员工们都会加班熬夜准备大量数据,也会粉饰自己的报告。

比如,只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业绩好的,会强调是自己加班加点,才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又比如,为了达成收入目标,超成本使用核心收入对应的资源,最终导致出现负毛利的情况。对此,他们却避而不谈。

事实上,经营分析会的基调很重要,应该鼓励大家把问题暴露出来,而不是去粉饰、遮掩。对于敢于直面问题、自揭问题的团队,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大家才愿意在报告展开深入自我分析与反思。

第二种,总经理/一把手咨询,其他人隔岸观火。

很多企业在导入国泰道合的经营分析系统之前,我常常会先去听他们的经营分析会,结果发现,就一把手坐在那里指点江山,其他人完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好像这个事情只与一把手相关。

虽然一把手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但指出问题过后,具体执行的方法并没有跟下面的人形成共识。

而且还容易将经营分析会开成批斗会:有些业绩一直不好,一季度不好,二季度不好,一把手就会在会上大发雷霆摔手机。但问题是,上一个季度说不行,为什么不一起形成共识?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大家都忘了这个初衷。

第三种,企业家拿员工或区域总跟自己对比,但不给方法。

有些企业家自己打江山确实很厉害,他用自己的经历跟底下的员工或者区域总进行对比,多多少少也能达到一些激励作用。

可问题在于,

你当时是怎么干成的?

方法路径是什么?

你有没有可以复制的方法能教给下面的人?

还有原来这种时代场景、背景和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下面的人要去干,又应该怎么干?

所以说,企业家对比完之后,还要教导、辅导手下的人,给他们方法。

2


年度目标到底能不能变


一、年初目标可以不变,但一些指标要变

很多企业遇到了一个问题,定了年度目标,可上半年只完成了20%,那下半年就要补80%,这必然会导致考核失灵。因为大家一看到这个目标变得如此遥不可及,自然就躺平了。

反过来,如果老板综合考量之后,认为今年的市场环境确实发生了各种重大的变化,这个目标应该往下调一调,到80%,那么大家可能就会有动力去拼一拼了。

不过,也有人说:这样一来就不严肃了,目标定完了就应该想办法完成。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解决方案,即目标可以不变,但一些指标要改变。

新东方之前碰到了一个国家政策,叫双减。在大环境和政策的变化下,新东方的目标也得跟着调整。虽说战略目标定了就要坚决执行,a路走不通就换b路,b路不行就走c路,但当遇到不可抗的特殊情况,还是要尊重大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目标。


再举个例子。假设原来利润考核定的是两个亿,结果上半年亏损了。经过分析,是因为市场行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动。此时,我们不应该跟原定目标对比,而应该跟同行比。

这种情况下,要做到两点:

第一,找标杆。看我们在同行里的排名是多少。

第二,调机制。

原来考核的是利润,那么接下来能不能考核成本的控制?比如,收入、毛利这些指标完不成,可以降本增效、控制人工、减编制、降费用等等。

这种情况下,要定的是费效比,也就是费用和收入比例或者费用和毛利的比例,或者是人工成本和毛利的比例和收入的比例,要用这些去驱动大家。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能够减亏也是赢,除非是砍掉业务线,那就另当别论。所以,我们觉得目标可以不变,但指标、权重、考核机制以及对标等都可以调整。

二、年初目标为何不要轻易调整

1. 目标不变,资源已投入,应该牵引团队想方设法完成

一个相对成熟的企业,年初制定好目标后,在半年不要轻易去调整,而应该想方设法去完成。除此之外,像收入、毛利、利润这样的经营目标,以及一些市场目标,都不要轻易变化。因为全年的经营目标制定了过后,对应的资源也已经分配完成了。

比如,人员的招聘、区域的一些策略、客户的分层分级等,当作战体系已经形成,资源已经撒出去了,如果这时候轻易改变经营目标,下半年又没能在前期基础上弥补差距,那半年的所有投入就相当于打了水漂了。

从本质上来看,年初定这个目标时,大家是达成共识的,就跟年中开经营分析会时要达成共识一样。如果年底目标没实现,那就说明目标的设定不合理,每年的年度经营分析会议也没开好。

2. 阶段性可以改变策略

长征四渡赤水,是为了让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避开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为什么要四渡赤水,一渡、二渡之后还有三渡、四渡呢?换句话说,阶段性目标是可以变的。

阶段性目标可变,但战略目标必须坚持到底。

要是没有坚定的战略目标,比如一定要和红四方面军会合,那就可以选择回到红二、红六军团,或者回江西革命根据地。但他们出发后明白,只有绕过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爬过雪山草地,才能和红四方面军、中央红军会合,这样才能开展后续的革命活动。

我不认为战略会随着外部的环境变化而变化,只能说阶段性的目标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可能去做一些微调,否则只能证明你定的战略目标不够坚定。

比如今年的市场环境下,如果新增客户不够多,能否将老客户的复购和扩容作为阶段性的目标?再比如,如果原来的业务线的市场需求不足,能否根据客户新的细分需求,敏捷地开拓新的需求,并进行新的业务组合?等等。

3


企业家、高管、员工之间


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为什么很多人成不了伟大的企业家?

为什么很多运动员成不了郑钦文?

为什么很多专家成不了杨振宁?

其核心在于这些人对梦想,以及对自己设定的战略目标的坚定性。也就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基于长期主义,坚持最终目标不改变(有可能调整阶段性目标)。这就是有成就的人和普通人之间最大的区别。

因为双减政策,教育行业可能都没了,但新东方还在。这说明新东方坚守了它的核心目标,就是成为一个解决社会问题、关注社会痛点的公司,它拥有自己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

这也是战略生成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企业必须有明确的核心和愿景目标。我们的战略,其实就是围绕愿景目标来展开的。

比如说,你的目标是什么,这就决定了你的战略方向;然后再根据这个大方向,去制定阶段性的目标,比如年度、季度和三年的战略规划。而这三年的规划又决定了每年的目标。想要成为一家有成就的公司,就必须得有这样的战略定力,这个战略的定义就是,不能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发生战略的漂移。

4


按会议的结论干,一定要有任务清单


开完经营分析会后,我们要有一份针对结果分析的任务清单分析内容包括差距分析,比如同比、环比、目标比、预算比、横向比等。之前说过,和年初目标的差距,就是需要填补的地方。填补多少差距,就形成了一份任务清单。

但问题来了,有了这个清单,就一定能够解决企业的经营问题吗?换句话说,你有良好的愿望、明确的目标,就一定能够达成吗?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一个重点:在结果和结论之间需要有一个结构。

5


不要只关注结果,而不关注结构


很多公司都忽略了这一点,当结果出来后,只是在会议上讨论一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有很多大型集团下面的业务板块表现都不错,但不能说就没有经营问题,或者说原本可以经营得更好。从整体看,各项指标都很好,但它下面可能还有上百家的子公司,它们的经营状况怎么样呢?有没有仔细看看呢?

再比如说,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你会关心账龄,账龄超过的就要重点关注,账龄正常的就不用太担心。真的就是这样吗?实际上,比如金螳螂,它和恒大做的生意,几十亿的钱没收回来,难道全部都是逾期吗?其实大部分还是在正常的账期范围内。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原因呢?是因为你没有打开结构去看。

总是停留在表面做各种比较,然后得出结论,但其实已经埋下了很多隐患。所以说,我们还是要深入结构去看看,别只停留在表面比较。

6


会中决策


第一、如果你想要在会后落实得好,那么在会上你的决策一定要明确。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决策很正确,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为你可能没有打开结构,只看到了冰山之上的结果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第二、决策明确靠的是报告质量、议事规则以及领头人的风格。

报告质量是首要的,然后就是领头人的思考力,他能不能洞穿你的报告

这里有个问题,有些领头人是技术出身,不懂管理和经营,将事情都交代给其他人去做,但别人可能就没有老板那么懂核心业务,可能会花公司的钱给老板办事时,既不讲效率又不讲结果,甚至还会出现花公司的钱给自己办事的情况。所以,领头人的风格和眼光很重要。要是他们能力不足,就得想办法去弥补,如此才能让决策更加明确和正确。

第三、会中决策要想准确,靠两点。

  • 一是数据要详细、完整:要收集业务、财务、人力等各个部门汇总上来的数据和信息;

  • 二是要足够准确、口径统一

7


三结:结果、结构、结论


通常,最差的企业只有结果没有结论。

第二级别的企业,是有结果就能得出结论。

最高级别的企业,会先对结果进行结构化分析,再找出真正的结论。

大多数企业开完经营分析会后只有结论,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呢?是通过拍脑袋或者主持人、公司一把手的决定得出来的。有可能这个结论是对的,但这个结论没有经过结构的打开,大家并不认可。

就像之前说的,会前准备一些数据,本质上是语言的统一,才能形成经营分析的共识。

比如说,我们经常会遇到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数据完全不一样的情况。这是因为业务数据是销售数据,而财务数据是收入和记账数据。

再比如,人力资源部门的数据主要是围绕人效和人均毛利来的。但这些数据是基于收入、财务数据还是营销数据来的呢?有时候,业务部门计算人力资源部门给的数据,结果会很高,但拿到财务部门一算,又变得很低了。

这就是最后的结论、结构常见问题,大家鸡同鸭讲,形成不了共识。

所以我们这几年就总结出来一个模型,也就是国泰道和的经营分析三叶草模型,它的核心是事先算赢的模型。这就像打仗一样,要先制定好战略,才能打赢战争。同样地,我们在做经营分析之前,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我们现在做的经营分析,其实是年初甚至三年前就制定好的战略。我们现在执行的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策略:

Where to win?胜在哪里。

How to win?如何去胜。

who to win?谁去胜。

以上都是我们事前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然后才能计算出到底能不能打赢这场战争。这就是事前算赢的模型,也是整个经营分析模型的核心。

8


经营分析报告到底要怎么做?


具体的做法我总结出来就是三句话:差距为先,层层下穿,乘除加减。

第一个,差距为先。

无论你做哪个经营分析报告,都要先从差距开始,要对准目标谈差距。这就跟去医院做全面体检一样,体检后找出异常指标,但不一定代表这些地方有病。紧接着就要深入了解,逐层剖析。

第二个,层层下穿。

我们有两个报告。第一个报告一般是财务/经营企划/运营部门做的始于战略,终于报表的报告,这是对公司全面经营状况的一个排布。第二个报告就是,事业部、销售部、采购部等各个部门再针对自己的部分进行层层深入地剖析和分解。

这个时候,各部门的报告,就要针对被公司经营委员会关心或提出疑问的地方,进一步去细化,这两步做完其实业财就打通了。如果前后两个部分像是两张皮,没有关联,那就不是业财。

这考验的是做主报告的单位负责人的能力,得有本事把它穿下去,还要和各业务部门协调好,让他们根据你提出的点,去讲线和面,这才叫层层下穿。

第三个,乘除加减。

财务出身的人都知道财务三张表,但能把这三张表拆开、揉碎了讲的人就不多了。

比如现金流结构,大家都知道有经营性、投资性和筹资性三种,但具体怎么分析呢?拿经营性净现金流来说,你得关注回款管理,还得关注账龄、合同和客户信用评估。

有些人可能会只关注账龄,觉得只要逾期就有风险。实际上,正常账期也未必没有风险。要搞清楚正常账龄和非正常账龄,你一定要了解合同。


财务人员通常根据账面上的信息来判断,比如账龄一年以上、半年以上,或者90天、180天等。实际上,你没有真正理清账期是多少。也就是说90天就好,180天就不好吗?想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就必须知道合同约定的账期是多久。


此外,就算你知道了账龄和合同,也不一定就能管好应收账款。


因为钱在客户手里,能不能收回来,客户说了算。只是按照账龄和合同并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你还得了解客户的偿债能力和信用。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才是业财融合,意味着财务人员要对业务有深入了解。只有真正理解这一点,你才算真正懂了财务。

再来看投资回报,因为很多企业经常在投资现金流上出现问题。有的业务单元看起来利润还不错,实际上几年下来,现金流亏了很多。这些钱去哪儿了呢?变成了资产。但这些资产通常是低效甚至于无效资产,将来也不能产生现金流贡献。

但光分析收入、成本和利润,你看不到这个问题,还要看投资回报率。回报率不能只看当年,要看多个年份,还要跨周期去看。所以,要看投资回报率,就得跟投钱时的研究报告比。当初都说能年均回报20%,结果年年亏钱,这怎么办?

这时候要思考有没有共担共享机制。如果没有,那他们想投就投,拿钱去玩,赢了他就可以多分钱,输了他一分钱也不用掏,这样行吗?

所以说,这不只是财务问题、业务问题、人力问题,还包括战略投资部门的问题,其实是机制和政策的顶层设计的问题。而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从公司整体角度出发看问题,而不是站在任何一个部门的角度。

小结:

半年的经营分析会开完之后,具体下半年怎么干,就需要展开战略的5步闭环:

第1步,战略的选择规划。

第2步,要落实到经营计划。明确各种细节,比如谁来执行,哪个部门负责等。

第3步,落到事前算赢。也就是资源在哪里,要用事前算赢去做资源的分配。

第4步,有了以上才能定出考核目标,才能分配规则。

第5步,复盘。其实经营分析是复盘的一个工具,这样循环往复,不断优化。

----------------------------------------

【推荐阅读】

陈毅贤:如何建立经营分析落地架构

陈毅贤:半年度经营分析会到底怎么开?


《经营分析公开课》

聚焦问题、聚焦机会,


确保企业战略落地的利器!


学习形式:线下课程

点击上方链接 ,报名ing!

\ | /

S

 INOROAD

欢迎您“点赞”“分享”“在看”,戳我看看吧!



陈毅贤
点击关注,一起与数百位企业家经营者落地企业经营变革,助力企业利润裂变!国泰道合创始人\x26amp;CEO、企业敏捷经营研究院院长 ;敏捷经营增长、数字化经营、组织变革实战专家;川大、北大校外导师,清华大学金融硕士;《利润裂变》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