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EC)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22年估计我国新增EC病例达8.45万例,死亡病例达1.75万例[1]。晚期、复发或转移性EC对经典放化疗的疗效不佳,总体预后较差[2],亟需有效的治疗手段。2024年11月27日,盐酸安罗替尼联合新型人源化PD-L1单抗贝莫苏拜单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非MSI-H)或非错配修复基因缺陷(非dMMR)EC的二线治疗,这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的EC靶免组合方案。在此背景下,2024年11月30日,子宫内膜癌靶免治疗新纪元创新论坛在广州召开。
本次会议特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孔北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仲秋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琦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王丹波教授共同担任主席,并邀请多位妇科肿瘤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研讨会议形式,提升妇瘤专家靶免治疗诊疗水平与规范,开启靶免治疗新纪元,最终使患者受益。
会议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卢淮武教授主持,大会主席吴小华教授、孔北华教授和林仲秋教授相继发表开场致辞。
吴小华教授
孔北华教授
随后,孔北华教授、吴小华教授、周琦教授、林仲秋教授、王丹波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俊东教授作为启动仪式嘉宾,与其他与会嘉宾一起,共同见证了福可维联合安得卫子宫内膜癌适应症获批上市仪式。
在周琦教授主持下,吴小华教授分享了题为《从靶免联合治疗来看中国首个原研组合在晚期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探索》的学术报告。
周琦教授
吴小华教授指出,EC复发/转移风险高,显著影响患者预后。含铂化疗是晚期/复发性EC的主要一线治疗选择,但后续复发/进展率达50%[3],威胁患者长期生存。由于血管生成与E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方案日益受到临床关注[4-6] 。
在EC中,非MSI-H/非dMMR 型患者占比高达69-84%[7],而美国真实世界数据显示,非MSI-H/非dMMR 晚期EC患者预后不良,中位总生存期(OS)不足一年[8]。尽管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一线靶免联合方案因非dMMR 患者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 OS 欠佳而未取得试验成功[9],但该方案在晚期/复发性非dMMR EC患者≥2线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获益,基于此研究结果,该组合EC适应症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但在国内尚未获批。此外,该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组≥3级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s)高达90.1%,因不良事件停药的发生率达31.5%,毒副作用不容忽视[10]。
贝莫苏拜单抗是一种疗效及安全性更佳的新型人源化PD-L1单抗,II期ETER200研究探索了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2线治疗晚期/复发性非MSI-H/非dMMR EC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4.12%,疾病空置率(DCR)为77.6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8.80个月(95%CI:5.75-15.18)和21.78个月(95%CI:19.48-29.14),且安全性良好[11]。
非头对头数据[12,13]对比结果表明,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2线治疗晚期/复发性非MSI-H/非dMMR EC患者的抗肿瘤活性令人鼓舞,生存获益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伐替尼方案相当,甚至更佳,而且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2线总体安全性具有优势,不良事件可防可控,为临床提供了更佳治疗选择。
会议的PI访谈环节由王丹波教授主持,吴小华教授、李俊东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丙忠教授和正大天晴副总监兼临床医学部部长于鼎博士就EC靶免治疗方案、临床获益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吴小华教授表示,ETER200研究是我们国产首个原研靶免创新组合,刷新了非MSI-H/非dMMR EC生存数据,基于该研究结果,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方案在国内获批,将改变非MSI-H/非dMMR EC现有的诊疗模式,极大地提升患者的生存期。李俊东教授和张丙忠教授指出,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方案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良好和可及性强三大优势,对于我国EC的治疗水平提升有重大意义,这也是健康中国2030方针中的重要一环。于鼎博士介绍,贝莫苏拜单抗的一大亮点就是在Fc段改构过程中,仅对D265A一个位点进行了定点突变改造,去除了ADCC效应及CDC效应,更接近天然的结构,也成就了贝莫苏拜单抗的高安全性。安罗替尼与贝莫苏拜单抗联合治疗可以实现协同增效,这是该方案在非MSI-H/非dMMR EC治疗中取得出色数据的关键。
访谈嘉宾
在访谈结束后,大会举行了隆重的PI颁奖典礼,表彰PI们在EC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吴小华教授进行了总结,吴小华教授表示,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是晚期非MSI-H或非dMMR EC二线治疗中国唯一获批的靶免组合方案,开创中国EC治疗靶免新时代。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方案治疗非MSI-H或非dMMR晚期二线EC的中位OS达21.8个月,是普通化疗的2倍,为EC二线治疗提供了更优选择。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对于非MSI-H或非dMMR晚期EC患者,相较于“可乐组合”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更好,是更适合中国人群的靶免治疗方案。其适应症的获批开启了EC靶免治疗新纪元,让广大患者重燃生存希望。期待这一创新组合方案能够走向世界,让更多患者获益。
[1]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4,40(6):638-644.
[2]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妇科肿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子宫内膜癌多学科团队协作诊疗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妇产科杂志,2024,59(1):22-40.
[3] Francesca Tronconi et al.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22:180:103851.
[4] Khan et al. Nat Rev Clin Oncol. 2018 May;15(5):310-324.
[5] Jure Knez et al.Biomolecules. 2022; 12(1): 7.
[6] Ming Yi et al.Mol Cancer . 2019 Mar 30;18(1):60.
[7]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 NCCN Guidelines® ) Uterine Neoplasms; Version 1.2024
[8] Sneha S Kelkar et al. Gynecol Oncol Rep . 2022 Jun 17:42:101026.
[9] C. Marth et al., 2024 SGO Abstract #88.
[10] Makker V, et al. J Clin Oncol. 2023 Jun 1;41(16):2904-2910.
[11] Wu X, et al. 2024 IGCS Abstract 1577.
[12] Makker V, et al. J Clin Oncol. 2023 Jun 1;41(16):2904-2910.
[13] Xiaohua Wu, et al. IGCS 2024 Annual Global Meeting (Abstract 1557).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