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虚者,此处必有凹陷!每天饭后蹲3分钟,消化好、肚子小、血压稳!

文摘   2024-12-20 16:20   浙江  


今天的文章开始前,大家先找面镜子,把舌头伸出来,看看自己舌头中间有没有明显的凹下去



再回想一下自己平时有没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肢体乏力、不爱说话、夜间盗汗等表现?


这其实都是在提醒你——脾气虚了!


中医把舌头分为四个部分,舌中对应脾胃,脾气提不起来,舌头就向下凹陷,下陷为虚。



那这时候该如何调理呢?做好三件事就行!




第一件事:炖补脾气汤


能强壮脾胃,可以长期喝,又没什么副作用和禁忌人群的方子,非“异功散”莫属。



方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各6-10克,陈皮6克。



前四味药是不是很熟悉,著名的“四君子汤”主成分。




*党参:补脾益气,负责强壮我们的脾气,同时还有养血润肺的功能。且作用相对平和,不容易上火。



*白术:一来白术性温,脾得温则健;二来白术味香,香可以醒脾,振奋脾的精神;三来白术能祛湿,进一步加强脾的运化功能


*茯苓:既可以补脾胃,健运脾胃功能,又能祛除湿邪,止住腹泻,治疗脾虚食少、腹泻



*甘草:前面党参补了脾气,气为阳,还需要补脾阴,甘草则负责滋补脾阴


*陈皮:四君子是补气的,但补后若这个气没有运行起来,气滞了,就会上火。


陈皮加进去则能把这个气理顺,补气的药和行气的药配在一起,补进来,又能流通,补而不滞




这个汤能直接煮了喝,也可以加在排骨、羊肉、猪肚等中,连续喝上一个月,效果看得见~




第二件事:按揉脾胃穴


人体自带一些脾胃“保护盾”,就是我们的穴位,找准了能帮助解决各种脾胃问题:


1、“三剑客”,疏通脾气


也就是上脘、中脘、下脘,平时如果有打嗝、腹部堵闷、腹胀反酸等症状,就可以按揉这三个穴位缓解。



【位置沿着肋骨摸,胸骨下端和肚脐眼中间的位置就是中脘穴,中脘往上1寸就是上脘,中脘下两寸就是下脘。


【按将手掌放置在这三个穴位上,大臂带到小臂,再到手掌轻轻上下振腹,能打开脾胃的通路,疏通脾胃之堵。



2、“先锋队”,健脾祛湿


对于湿气重导致的脾胃问题,可以用这一组健脾祛湿的穴位:


①足三里:髌骨两侧凹陷处下方约4个手指、胫骨外一横指处。其是胃经的合穴,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效,脾胃功能恢复正常,有助于排痰湿



②丰隆穴:外侧膝眼到外踝尖连线中点部位便是丰隆穴。是专门排除我们体内痰湿的穴位,能够化痰祛湿



【按法】可以先用指腹按揉丰隆穴和足三里,微痛为宜,每天1~2次,每次2~3分钟。或者握拳用关节敲击这两个穴位,早晚各一次,每次3分钟。




第三件事:饭后蹲一蹲


乞丐蹲是南怀瑾大师推荐的一种养生法,很简单但效果很不错~



做法

①找一堵墙,站在墙前,双手抱膝蹲下,后背靠着一个坐垫或枕头,屁股尽量后蹲但不着地;

②尽量保持头、腰背、臀在一条直线上;

③放松身心,均匀呼吸,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



注意:女士下蹲时,两脚并拢;男士下蹲时,两脚则要微微分开,放松裆部。最好饭后半小时蹲,最少坚持3分钟,熟练后逐渐延长时间。





01
乞丐蹲的好处


①促消化:下蹲的时候,我们的腿部和脚部为主要受力点,会牵拉到足阳明胃经,还可以挤压到腹部,从而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②减小肚子:下肢和腰部的发力有助于燃烧腹部及小腿的脂肪。


③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下蹲的动作能挤压腿部的血管,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环,尤其是对于久站、久坐人群,能预防静脉曲张问题。


④控压:乞丐蹲属于等长运动,而今年5月的一项研究指出,等长运动已被证明为一种有效降压的新型运动方式。



尤其是不喜欢锻炼的,或者天冷不想出门的,不妨靠墙蹲一蹲。


鸡肉猪肉靠边,冬季最该吃这“富硒肉”!还是最宜女性的“补血良药”!
 
冬季最减重的运动来了!比跑步轻松,比走路高效,血糖、血压都受益
 
蛋白质是牛奶的7倍,纤维是香蕉的10倍!这种“豆中之王”,每天吃一点,血管干净、气色好~

拜托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大医教你吃喝
传递健康养生食疗知识,分享美食、精神双重大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