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峰:职业运营团队能否成为律所管理的“解药”?

创业   其他   2024-09-20 17:31   四川  

点击哲响↑陪你共同成长

  9月26日晚20:30 哲响直播间  
广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委会主任李洁
 聊聊价值赋能:广和律所运营管理的创新实践 
欢迎预约直播
↓ ↓ ↓
观 点 | 张晓峰
作 者|晨 玉 (微信ID:ZCY961217)
来 源|哲 响 (微信公众号)



近两年来,律师行业里越来越多的律所开始重视“管理出效益”,组建一支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仿佛成为了不少律所主任的共识。

但面对组建团队的成本支出,以及后续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职责分工、管理效能、赋能价值等问题,不少律所又只停留在了“观望阶段”,久久不敢向前。

职业运营团队对于律所管理究竟有多大的作用?什么样的模式能够实现职业运营效能的最大化?运营团队建设过程中又会遇到怎样的阻力?

带着这些问题,哲响直播间邀请到了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委会成员、北京办公室执委会主任张晓峰,一起聊了聊万商天勤在过往的成长经历中,针对上述问题的解法。

万商天勤作为国内较早引入职业运营团队来辅助和推动管理的律所,张晓峰主任的分享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全新的思考,今天将直播中的价值观点整理成文,分享给大家。

本期直播实录嘉宾:


张晓峰,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委会成员、北京办公室执委会主任


(以下内容由张晓峰主任在哲响直播间谈话实录整理)





独立,是为了更好的管理


2017年,为了促进万商天勤的快速发展,我们成立了以公司形式存在的运营管理中心——万商天勤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运营中心)。

与许多律所的选择不同,运营中心采用平行持股的方式设立,有效解决了事务所普遍面临的权益归属和资本归集等问题。运营中心作为律所平台的服务机构,而非附属机构,确保了其独立性和专业性。

整个运营中心,由职业经理人团队领头搭建而成,包含了市场、财务、品宣、行政等工作人员,为万商天勤体系内的所有办公室为律师提供行政辅助、财务支持、品牌推广、风险控制、客户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服务。在此模式中,管理团队与专业律师各司其职,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

从服务的模式上看,运营中心作为独立的“外部机构”,会和律所设立投资的办公室签订管理服务合作协议,在付费的前提下,组建专业化的管理运营团队前往各地办公室开展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运营中心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运营管理职能也得以从律所和律师的日常工作中有效分离。


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没有一个律师能在万商天勤大权独揽。因为运营中心的存在,律所内部大多时候处于一种分权的状态,合伙人律师更多起到的是监督的作用。


经过8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运营中心为万商天勤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实际成效。

比如,决策效率的提高。

决策效率,对于大多合伙制律所来说,都是难以克服的痛点问题。这或许是松散合伙模式天然自带的特征,但不得不承认,决策效率的低下对于律所的整体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最为显著的就是“议而未决,议了又议”造成的机遇错失和精神内耗。

运营中心的存在则极大地缓解了律所在运营管理层面的决策压力。所有涉及运营管理的事务,如访问、接待、外宣、装修等,只要未超出其决策权限,运营中心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策,有效减少了律所内部多方协商和反复开会所带来的消耗。

比如,内部关系的平衡。

由于运营团队的收益并不直接与律所合伙人的利益挂钩,这有效地隔绝了合伙人干预律所具体运营管理的可能性。

作为完全独立的实体,运营中心在处理律所事务时,能够以一种“外部”“全局”且“平等”的第三方视角来进行,从而避免了许多潜在的不平等现象,比如,老合伙人与新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的“厚此薄彼”。


很多人说,律所主任的视野决定了律所发展的上限,但对于万商天勤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由于运营团队的存在,主任及合伙人对律所发展的影响相对减弱。作为一支专业的组织,运营团队对律所发展的“制约”随着团队成员的增加和能力短板的弥补也在逐渐降低。

可以说,运营团队的独立运作,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万商天勤过去面临的管理瓶颈。


赋能,是为了全面的提升


除了维持、推动律所日常的管理运营,如何为律所发展、律师成长更好赋能,同样也是职业运营团队被重点关注的价值显现。

一提到赋能,大多律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从律师的专业入手,为其提供系列助力和提升。但事实上,运营中心的赋能,不应该仅仅聚焦在专业维度,应该更加发散、多维。

要知道,赋能的本质,其实是更好满足律师发展需求,为其提供成长助力,补齐能力短板。而律师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全能的职业,不仅需要拥有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市场开拓、品牌营销、客户管理也同样需要有所涉猎,这是律师职业发展特质决定的。

万商天勤运营中心团队成员拥有多年国内、外顶尖律师事务所及法律服务机构管理工作经验,在赋能方面,会从心智、技能、环境层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一站式解决方案。

心智方面,从现实维度来看,很多律师对于营销推广、客户社交等维度的认知并不透彻,甚至有的律师依然停留在过去被动获客,“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阶段。

但是,随着律师行业的快速发展,法律服务市场的竞争加剧,对于市场获客、客户维护更需要律师主动出击,有章法地推进。所以,在心智方面,我们会通过意识、认知方向的赋能,帮助律师更好拥抱、适应行业发展的新需求。

技能方面,在认知建立起来后,我们会围绕谈案沟通、市场开拓等维度,为律师提供系统的实务助力。通过实务技能与相关场景辅助的丰富与提升,帮助律师运用技能更好地实现职业发展。

比如,每年安排超过200场专业培训课程,帮助律师及时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变化,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促进职业发展。


环境方面,不仅要为律师提供舒适的办公硬件和软件设施,确保办公空间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同时还要注重办公体验,通过践行读书人文化,营造支持个人职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事务所优秀人才黏性。

比如,办公体验层面,万商天勤“一盘棋”管理模式,进一步减少了律师在工作中的流程阻碍,提升了办公效率。



赋能,更应该是一个双向反馈的过程,不仅仅是律所层面的单向输出,律师层面的被动输入。

所以,万商天勤运营中心在进行赋能的过程中,更多会考虑律师究竟需要什么。毕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位律师一定都存在自己的弱势或短板,存在相应的提升需求。而运营中心需要做的,就是按需赋能


放权,是为了未来的发展


可以说,任何一种适用的管理模式都是在律所内部磨合中形成的,万商天勤也不例外。


很多人问我,万商天勤运营中心得以顺畅有效运行的关键是什么?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放权”,只有律所主任、合伙人能够放权,运营中心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独立,才能有机会、有空间发挥职业经理人的运营管理价值。


很多律所管理者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到,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运营管理人才,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不然,更多时候是因为律所管理者不愿放权,所以,拥有专业价值的职业经理人没有用武之地,变成了“被动听安排”的行政经理、行政助理。


举个现实的例子——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部分律所会采用“分工管理”的方式进行律所运营管理改革,不同的合伙人会分管行政、市场、专业、财务等多个版块。


总的来看,这样的分工其实并没有错,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律所引入了职业运营团队或职业经理人,就会将其放在“尴尬”的位置上。


如果律所合伙人不放权,各个板块的运营事宜究竟该向谁汇报?又该由谁做决策、做主导,推动管理事宜落地?这些权责的不明晰,往往会让职业运营团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同时,如果律所所有的管理运营事宜依然需要主任、合伙人决策、负责,那么,职业运营团队、职业经理人的发挥空间自然会被压缩,价值有所受限,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下属”,听令行事。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不愿放权的现象,往往源于律所主任和合伙人的安全感缺乏,他们对权力的转移感到不安,担心如果将律所的管理运营权交给他人,可能会出现差错或带来风险。


然而,“不放权”终究不是解决安全感缺失问题的根本答案。若真正决定推进运营管理的变革,就必须具备敢于改变的勇气。或许可以从调整决策机制和监察机制入手,逐步适应并完成放权的过程。



写在最后


万商天勤运营中心的独立运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律所传统运营管理的运作模式。

一方面,将律所的经营权和所属权进行了分离。

尽管合伙人大会仍然是律所的决策机构,但在会议之外,律所的日常运营已交由专门的运营团队负责,这减轻了律师在日常管理事务中的投入,有效避免了律师专业服务与管理工作之间的冲突和乏力情况。


另一方面,律所的运营管理角色也出现了改变。

过去,律所的运营管理是由合伙人担任“上层”领导者,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而现在,这一职能已转由外部运营管理公司通过合作服务的形式来实现,当然,这其中必然涉及一定的合作对价。


万商天勤的实践,仿佛为律所的运营管理提供了另一种带有自身特色的答案。但这条路是否能成为了其他律所的参考,或许并不一定。

毕竟,正如张晓峰主任所说:“律所的改革一定是一个稳定的、渐进的过程,每一家律所都要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律所基因的模式。”




今天是9/20,很高兴在「哲响」遇见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交流,
欢迎扫码,与我成为朋友。
▼▼▼


- 品牌矩阵 -


哲响
哲响专注为“律师团队”提供增长规划、品牌建设、获客转化、薪酬设计等咨询辅导服务,案例包括:重庆平行线刑民融合、江苏蚂蚁刑辩、湖南有盼商事、四川静观劳动法、云南闻声法税、贵州燕筑刑辩、深圳点金重大商事、河北新答案执行、安徽祥羽商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