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做律师,究竟有多难?

创业   其他   2024-10-04 21:10   四川  

点击哲响↑陪你共同成长

  10月10日晚20:30 哲响直播间  
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首席运营官 宋佳
 聊聊一体化律所的体系架构与分工 
欢迎预约直播
↓ ↓ ↓

作 者|晨 玉 (微信ID:ZCY961217)

来 源|哲 响 (微信公众号)



“成为实习律师整整3个月,我每天都想转行跑路,i人真的太难了。”假期前一天的深夜,一位刚刚踏入律师行业不久的朋友Y给我发来了这条信息。

随着MBTI人格测试在网络上的走红,法律行业对其关注也越来越高,行业内有关“i人不适合做律师”的讨论时有发生

但那天晚上,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i人律师的真实破防,透过好友Y的倾诉,也加深了我对“i人不适合做律师”这个问题的思考。结合实际来看,i人在律途成长过程中的确会遇到部分挑战,但这些挑战真的难以突破吗?今天,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01.  
社交困境与职业技能
i人律师“跨不过的坎”


和Y的相识,是在一次校友聚会上,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内敛、慢热,因为都在律师行业工作,随着交流渐渐变多,熟悉之后,能够感受到她其实是一个认真细致且善于思考的人,这一点,也是不少律师都存在的共同特点。

在进入律师团队成为实习律师后,Y处理的证据、文书也曾因为仔细周全,得到过团队老大的认可。可以说,在专业能力和技能方面,Y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让她感到“焦虑、内耗”的不是专业,而是社交,这仿佛也是i人群体的共同痛点。

比如,对外的沟通——

面对客户的催促和连环发问,究竟该用怎样的措辞回答,才能既安抚情绪又解决问题?


协助、指导客户提供证据材料时,如何对接才能在有效催促的同时,又不让客户感到麻烦?


面对客户的一些“额外、无理”的要求,又该如何委婉回复才能既不伤和气,又有效拒绝?


……


作为实习律师,在客户服务群内进行对客沟通是日常工作之一,但面对客户的状况百出,在一对多的交流场景中,Y时常感到措手不及甚至有些焦虑。

“和客户在群聊中的线上沟通还好,我最怕接到客户的语音电话,尤其是在客户情绪上头的情况下,面对质问和催促,真不知道该怎么缓解他们的情绪。”Y告诉我。

比如,对内的融入——

在团队工作的3个月,在团队老大的指导和律师伙伴的帮助下,Y有了不小的成长,但在人际关系上,她总觉得自己有些“不会来事儿”。

例如,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难处,Y习惯性会每周进行复盘和反思,实在解决不了的,也曾想过向团队老大求助。但每每看到老大忙碌的样子,她又不知该如何开口,打起了退堂鼓。久而久之,问题一直拖着没有解决。最后,还是在一次文书处理过程中犯了错,在被批评的过程中,这个问题才得到了解答。 


例如,团队老大曾不止一次建议她多多参加律所举办的培训、活动,希望她可以在集体活动中慢慢放开自己,更加自信。但每一次参加活动,面对并不熟悉的同所律师,Y都觉得“局促不自在”,只当是完成任务,既浪费了休息时间,又没有收获实际的提升。


这3个月来,不论是在团队还是在律所的融入、相处中,Y总觉得自己差点意思。在感谢老大、伙伴帮助的同时,她也在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焦虑,一方面,她直观感受到了融入组织的迫切;另一方面,要真让她成为“社牛”主动融入,从主观意愿上又觉得十分勉强。


和其他职业不同,社交,可以称得上是律师需要掌握的“基本素质”之一。且抛开后续获客需求不谈,对于当下时期的Y来说,从学校到职场,从面对老师、同学到直面客户、同事,在社交方面,她仿佛始终少了一点“豁出去”的勇气

或许是因为性格影响,或许是因为意愿不足,抑或是因为能力有限,但不论如何,i人群体普遍存在的“社交困境”,让Y在每天的工作场景中不断内耗,成为了律师职业成长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坎”。


02.  
性格类型≠职业定位
多少律师为“i”做“e”?

“i人真的不适合做律师吗?”

面对Y提出来的问题,我想到了身边另一位律师前辈L在分享交流中说到的一句话——性格类型不等于职场定位,不要让其成为阻碍职业发展的桎梏和借口。

我很赞同L律师的这句话,因为,我的身边有太多为“i”做“e”的优秀律师,甚至有些律师在时隔2、3年后再次进行测试,发现自己还真变成了e人。这也足以证明,i人也能成为优秀律师。

那么,这些律师前辈是如何克服“i人困境”的?总结来看,需要从“道”和“术”两个层面逐一改变。

道,也就是意愿层面。

要知道,i人不是不会、不能社交,更多时候是不想、不愿意对外社交。为什么这么说?先来看看i人和e人的定义和区别。

在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类型指标(MBTI)中,i代表内向型(Introverted),e代表外向型(Extraverted)。

‌‌i人‌指的是性格比较内敛、内向的人,他们倾向于独处、思考、内省,从独处中获取能量。‌‌e人‌则指的是性格外向的人,他们善于社交,喜欢与人交往,从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取能量。

归根结底,i人是一种性格类型,而不是能力认定,内向的人,一样可以通过能力的训练,成为社交强者,前提是愿意做出这样的改变

所以,如果律师真是你的理想职业、梦想工作,那么,克服社交意愿的阻碍是必须的。

当然,意愿的转变并不是要强迫自己快速变成“24小时的全能社牛”,而是要更好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区分。在工作场景下,势必需要积极参与社交,完成好该有的对客、协作工作;在休息时间里,依然可以享受独处时光,进行“充电”。

术,也就是技能层面。

当我们解决了意愿问题,进一步需要补足的就是社交、沟通层面的技能,这一点,其实更多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慢慢积累改变。

比如,沟通话术的整理、积累与优化。针对不知道如何有效、高效回复客户提问,纾解客户情绪的问题,可以在日常的对客交流过程中,整理、积累自己或是律师伙伴有用的话术。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复用,不断改进,从而精进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沟通能力。

比如,做好对客沟通前的提前准备。如果害怕在对客过程中出现沟通不畅、表达不佳等怯场的问题,可以在对客前,做好背调工作,打好腹稿。有了准备,自然也就更有底气和自信。

比如,从就近社交开始,融入团队和组织。如果,感觉自己在多人场合很难放开,融入进去,那就从身边人开始,先做好和团队内部伙伴的沟通交流。适应后,可以把熟悉的人当作是自己的“支点”,通过身边人的引荐,慢慢融入更大的律所环境甚至行业环境。

除此之外,市面上有关社交、沟通技能提升的课程有很多,如果真的有需要,除了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慢慢改变,也可以系统进行技能学习。

其实,在行业分工日渐精细化的今天,i人律师的“社交挑战”也有所减弱,身边有不少“不善社交”的律师朋友都选择进入一体化律所一体化团队,在专业人员的分担下,至少在市场开拓、客户管理等环节的压力都有所缓解,律师只需做好专业服务和过程中的必要沟通即可。



03.  
写在最后

1993 年7月《美国律师协会杂志》的一篇文章《律师类型》中提到,在律师中发现的前 6 种 MBTI 类型是: 


ISTJ(17.8%)、ESTJ(10.3%)、INTJ(13.1%)、ENTP(9.7%)、INTP(9.4%)、ENTJ (9.0%)。


你看,不论是i人还是e人,都有机会成为优秀律师。关于i人的测试结果,可以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种“标签”,但千万不要让其成为自己生活、职业的限制。

要知道,任何测试都不能定义一个人的全部,与其纠结于性格对于职业发展的影响,不断内耗,不如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打磨上。毕竟,客户判断律师好坏的依据,不在于性格的外向或内敛,更在于能否帮助他们更好解决法律需求。




今天是10/4,很高兴在「哲响」遇见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交流,
欢迎扫码,与我成为朋友。
▼▼▼


业务咨询 | 品牌合作 | 培训报名 | 商务对接 | 转载开白 
欢迎添加或电联咨询顾问-见叔

   联系电话:19136133707  微信号:DCLJ_1616


哲响
哲响专注为“律师团队”提供增长规划、品牌建设、获客转化、薪酬设计等咨询辅导服务,案例包括:重庆平行线刑民融合、江苏蚂蚁刑辩、湖南有盼商事、四川静观劳动法、云南闻声法税、贵州燕筑刑辩、深圳点金重大商事、河北新答案执行、安徽祥羽商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