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万的律所CEO,你敢来做吗?

创业   其他   2024-08-07 21:10   四川  
点击哲响↑陪你共同成长

  8月8日下午20:30 分享一下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召集人 白劭翔
 综合规模所如何突破专业化这个伪命题 
欢迎预约直播
↓ ↓ ↓
作 者|亚 哲 (微信ID:ask12340
来 源|哲 响 (微信公众号)



1.  前段时间,一位资深的媒体大佬跨行进入某区域规模大所,受聘为律所的CEO,负责组建律所的执行管理机构,分管运营、行政、人事、财务等一系列事务。


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非常“惊喜”的,一方面,对律所痛下决心引进高端人才来“管理”律所的「做法」深表钦佩;另一方面,也是为这位资深大佬愿意来破局行业难题的「勇气」倍感振奋。


2.  这样的“做法”有多难?是对律所治理结构的挑战!


大多律所的属性是普通合伙制,合伙人会议相当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类似于企业里的股东大会。但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的律所并没有实质的决策机构,基本表现为:


几位核心的创始合伙人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但对于涉及到人、财等事务,仍是大会决策制,可很多会议几乎形式大于实质。


我以前开玩笑说,即便是决策“为前台行政每月加500元工资”,都要每个合伙人发表一通意见才行。大多情况下,都是议而不决、议而再议的状态。


很显然,在当下整体经济形势和行业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这家律所决定拿出如此大额的预算,并能顺利通过合伙人会议,可以想象一下,有多难?而且,要想让合伙人都接受新任CEO组建律所的执行管理机构,打破既有的治理体系和结构,更是难上加难。

3.  这样的“勇气”多可贵?要突破三层阻碍!


一是,该对谁负责?在合伙制的治理模式下,律所可以管事的、要管事的、没事总想管事的人数不清。高级合伙人、合伙人,还有一系列老资历的律师,似乎任何人都可以指指点点。


二是,团队在哪里?律所可受支配的资金有限,有战斗力的行辅团队该如何搭建?


大多律所的现状是,既没有钱,也没有对应的培养机制。因为薪酬不高,成熟优秀的人才很难招,几乎无法形成良性的梯队建设。从人员编制上,普遍律所的标配,行政人事2-3人,财务1-2人,再能够招1-2个专门的品宣人员,这个律所就已经在区域内算顶尖了。那么,如何施展一身计划与武艺?


三是,自己如何融入?高阶人才到了律所,最难突破的就是自己那一关——既要懂律师,还要懂管理,更重要的是有极强的耐心。


与许多企业不同的是,规模型的律所更像是平台,律师与律所之间是弱组织关系,因而,通过管理出效益的难度极大。一个管理高手,在企业付出8分力,可能有80分的业绩反馈。在律所付出10分力,可能连10分的业绩反馈都没有。


如此一来,如何找到对价自身付出的业绩结果,是创收?人均创收?律所利润?人员规模?还是什么?因为很难直接相关,所以很难去定义。



4.  显然,我的钦佩和振奋,是因为这位CEO跨越了“难”,突破了“阻碍”。因此,也找了机会,与这位CEO喝了几杯,换来了如下的故事:

他与律所的核心合伙人已经有了多年的交情和信任的基础。在核心合伙人力挺,与一系列前期铺垫的动作后,合伙人会议几乎全票通过了“任命”。并且,几位核心的合伙人都表示愿意退出管理,完全服从CEO的安排。这背后的格局与决心,创造了改革的“土壤”。

他们似乎也很有默契,这位CEO并没有一上来就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融入”,他并没有每天坐在律所配备的位置绝佳的办公室,也没有一上任就立马开各种会议,更没有宣告律所要怎么做的改革计划,而是用了非常巧妙的“三板斧”,润物无声的积累了大家的信任。

与他初步聊完,觉得非常智慧。


5.  第一板斧:抓人心。他到律所的第一个阶段,几乎每天都是最早到,四处走走看看,了解大家的工作节奏和方式。这个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尴尬的情况——

比如:9点多了,律所的门还没有开;中午吃饭时,带饭的律师需要排很长的队来使用微波炉热饭;有些合伙人并没有到规定地点吸烟,对其他同事造成了影响等等。


这些小事儿,在当下他的眼里,反而是比所谓「战略」更重要的人心问题。所以,他的第一板斧就是发了无记名调研问卷,让大家把工作职场中的一系列建议和想法都反馈了一遍。

问卷收上来后,也让他哭笑不得,大家反映的一系列小问题有40多条。经过细致的研究,很快他给出了“整改方案”,把能解决的问题列出了清单和整改时间,不能解决的问题也都明确做了说明,待解决的问题写出了替代方式,并且,都明确了责任人。

一时间,大家觉得终于有人为此操心了,倍感温暖。

6.  第二板斧:做改变。他抓的第二件事儿,就是律所的“程序正义”。


之前,因为律所的几位核心合伙人都是兄弟伙,大家长期以来习惯了“有事儿好商量”。但随着律所逐步做大了,“好商量”也破坏了很多章法。


比如,一些评先评优,都由几位大佬来商量,很多想出人头地的青年律师,就得靠拉近与大佬的关系,才能被注意,从而获得机会。如此以来,就让律所染上了“人治色彩”,导致很多活动,特别是评比的活动,没有人愿意参加,都觉得是“内定的”。


看到这样的情况,他觉得非常不好,因此,在最近的一次市级评优中,他采取了完全“公开”的方式。他的逻辑是,公正是目的,公开是过程,公平是结果,要保障目的和结果,过程是关键。


所以,他制定了详细的内部评选流程,并通过律所内部大群,公开每一个环节,从报名,到材料提交,再到评比过程及理由,每个步骤都足够透明。甚至,一位律所老资历的同事,超过了时间提交材料,他都坚决拒收。


这一板斧下去,很多人看到了律所的改变,要知道,没有什么比“程序正义”,对法律人更重要。


7.  第三板斧:找问题。他花时间最多的一件事儿,是做调研。

他几乎每天都在与合伙人、律师沟通,除了拉近关系,更多的目的是能够听到真实而有见地的意见他把律所存在的问题分了几大块,包括:顶层设计、领导团队、管理方式、专业建设、律所文化等,收集所有人认为好的地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截止到他与我见面的那一天,他已经有了许多很好的改进建议。但他也说,有些事儿的推动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瞎折腾,一定要提出整体性的解决方案,他仍然在思考解法。

接下来,他规划了要到同行律所走访的行程,对内的调研是找问题,对外的调研是寻答案。他说:“律所的一系列改造,不能闭门造车,而要站在巨人肩膀上”。


8.  细细品味,意犹未尽。带给我触动的,不仅是这管理的三板斧,更是一位拥有辉煌业绩的成功人士,在半百之余,放下过往,跨进雷池,继续奋战的“革命”精神。这似乎才是他真正值钱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迟暮的律所”真正缺乏和需要的,也许,正是这样的精神。



今天是8/7,很高兴在「哲响」遇见你,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交流,
欢迎扫码,与我成为朋友。
▼▼▼


  8月15日晚20:30 分享一下  
福建天衡联合(泉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 汪卫东
 聊聊区域规模所的专业化建设:虚妄或真实? 
欢迎预约直播
↓ ↓ ↓

- 品牌矩阵 -

哲响
哲响专注为“律师团队”提供增长规划、品牌建设、获客转化、薪酬设计等咨询辅导服务,案例包括:重庆平行线刑民融合、江苏蚂蚁刑辩、湖南有盼商事、四川静观劳动法、云南闻声法税、贵州燕筑刑辩、深圳点金重大商事、河北新答案执行、安徽祥羽商事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