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校园参加了各类翻译比赛,目的是为了评奖学金。虽说全日制研究生的奖学金人人都有,但是一等奖学金有12K,覆盖学费加住宿费,还有的剩,而三等就只有6K了,自己还得承担不少。
大龄不当班干部、没时间做志愿者,也没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谁会要一个40岁的实习生???),那么,评奖学金的指标里面,唯有多参加比赛拿奖了。(事实证明,学业成绩并不那么重要,或者说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正因为这个需求,市面上诞生了不计其数的各类大学生比赛,前阵子刚出了一些文章痛批。
但痛批是一回事,怎么解决,关键在于学校。学校这根指挥棒怎么指,学生就怎么走。当然,学校的指挥棒也不能太绝,比如,只把韩素音大赛列入竞赛指标,那很多学校几乎人人都拿不到这一分。
参加了一些CATTI组织的比赛,比如CATTI杯、行业+英语能力大赛等,也水了一些比赛,有幸基本没有落空过,总能拿些奖回来。
参加比赛,难免就会遇到坑,交50参赛费,这个并不算坑,更坑的是有个比赛每晋级一次,就得重新交钱,初赛99,晋级了可就不止1个99了,决赛还得自费参加,这就是上千的费用了。有点收益,但不多。前三名有个1500、1000、800的奖金,至于隐性好处,这就不好说了。当我得知报名的三个方向全部晋级,还要交下一轮的报名费时,就果断止损了,这是要把没拿到手的奖学金都亏进去的节奏。
有坑的比赛必然也有不坑的,比如华政杯法律翻译大赛。
这个不需要报名费,得优胜奖也有500,加盖的又是教指委的章,性价比爆棚,而且社会人士也可以参与,可惜,我也不会再参加了。
因为我没有参赛资格了。在校生不规定年龄,但我觉得是个bug,一般人谁会想到在校生超龄这个问题呢?
对于在校生来说,外语类等级最高的应该就是“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有幸连续两年参加了省赛,没进国赛挺遗憾,但是人生怎么可能总会那么圆满呢?
既然要毕业了,那就没有奖学金这种事情了,自然也就没有比赛的需求了。
所以,各种翻译比赛,拜拜咯~
什么?还有韩素音翻译大赛?那玩意儿超45岁就不让参加了,拜拜不迟早的事儿么。
如有翻译需求,请联系微信:21576612
985高校翻硕行业导师/MTI全日制研究生在读
CATTI二级笔译/TEM-8/千万字翻译经验
北京有译思、上海唐能、广州博朗、赛思汇译...签约合作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