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十年,去读MTI会怎样?

文摘   2024-11-04 18:44   浙江  



早十年,去读MTI会怎样?


提出这个假设,是有根据的,因为十年前,我就差点真的去读了。



同关注我的不少朋友一样,做翻译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但周围的朋友认为这个职业没啥前途。是的,十年前,甚至更早以前,人们都是唱衰翻译这个行当的。


限于我一开始就进入了国企这个所谓的铁饭碗,因此,想作出任何职业方向上的变动,都是不容易的,离职需要勇气。


但这个国企的工作,除了“铁”,含金量一点都不高,属于比上不足,比下稍有盈余。有人会说有油水,其实一点也没有,每月发几包洗衣粉洗手液算油水的话,当我没说。所以,部门里经常有人干个一两年就走了。2012年,同在这个国企干了6年的小伙伴考上研究生走了,我成了部门里最“年轻”、最晚进公司的几个人了。


由此可以看出,这么几年来,部门并没有发展壮大。因为移民这个行当是靠政策吃饭的,而政策的主动权在国外政府的手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加速了加拿大联邦以及魁省项目的关停(由于签证繁琐,港领馆暂停了移民面试,重启后,由于积压严重,处理不完,加上配额问题,于是到了2010年,这个项目就直接关掉了)。主力项目关停,就面临着转做其他项目,对,我就是部门里第一个开始做美国EB-5项目的。


政策的变动带来了未知的前途。


于是,我在准备了几十个小时的政治之后,第一次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近乎裸考,成绩还不错,一志愿上线的没几个,我就是其中之一,说得乐观些,一志愿只要复试发挥正常,基本是不会被刷的。但我最终选择了放弃,选择留守鸡肋。


说完了这些背景信息,再来继续这个假设。


十年前,去读研会怎样?


与十年后相比,最大的不同是,那时,我还没有翻译证,只有专八证。专八证这东西,很多人觉得金贵、厉害,但实际上,我毕业那年的通过率是95%,上一届的通过率也差不多这么高,近乎人手一本,对于找工作几乎没啥用:需要其他技能的,不会因为这本证而优先考虑你;需要英语技能的,专八证不过是标配罢了。


有人会觉得,没有这本翻译证,不会有太大变化吧?但实际上,我觉得有区别。这本证让我得到了试译的机会,进而得到了作为自由译员赚取劳务收入的机会。如果没有这本证,机会将少很多,读书之余赚钱养家的可能性会更低。经济如果无法保证,那么,读研将是非常难过的过程,甚至可能会将生活搞得一团糟。


另外,这十年间,其中四年每年五十万字的合同翻译实践,打磨了我在该领域的翻译能力、积累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为我自由译员的角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十年前去读研,我没翻译证、也没有过硬的翻译实力,我大概率只能纯做一个MTI学生。这样我就失去了经济保障,也失去了在求学期间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能力的机会,以这样的姿态毕业出来,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


还是以我考上研究生离职的同事为例,她毕业之后去了高职院校当老师。然而,彼之蜜糖汝之砒霜,当老师这条路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文科研究生,出路仍然有限,最好的结果,仍然可能是找个国企的工作,这样,差不多就意味着回到原点。时运不济的话,可能连像样的工作都没了:无论什么时候,文科找工作都不是一件易事。


这样,我就放弃了复试。


再过了四年,原本做加拿大项目的客户纷纷转投美国EB-5,这个项目的挤压就更严重了:办个移民,等上十年,这一年也不夸张。


借着机会,拿到了不错的薪水,顺利地放弃了国企这根鸡肋,去了所谓的互联网大厂体验了几年生活。转瞬,就到了十年后。我有了翻译证,虽说一本证不足以让我有底气找到翻译的兼职工作,但我还有在这个大厂积累的眼界、翻译的实践以及行业的知识,此时,我更有信心,能够按照我设想的路径走下去


事实证明,十年后的2022年去读研,要远比2013年的时机成熟。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收入,收入永远都不够,但现在的水平已经能与大厂时持平甚至超过,远比国企的收入高,这就足够了!


机会,总是留给行动派的!




如有翻译需求,请联系微信:21576612

985高校翻硕行业导师/MTI全日制研究生在读

CATTI二级笔译/TEM-8/千万字翻译经验

北京有译思、上海唐能、广州博朗、赛思汇译...签约合作译员



39岁去读研
男,39岁回归校园,全日制翻译硕士在读。985高校MTI行业导师/CATTI二笔/专八/中译协会员/千万字翻译量。如有翻译需求请联系vx:2157661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