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乡集》恍惚真义

百科   2025-01-11 23:43   广东  

武学·道法术(PFAT)

求道者勤修·悟道者证心


【原文】

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无物,恍惚者谁也?修丹者修此恍惚,学道者学此恍惚。昔日师赐余诗一首曰:“知君夙植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含光殿上水晶宫,分明指出神仙窟。”余得此诗之后,始知恍惚者真阳发动也。第三句分明指出真阳之气,即水中金之一物,成道由此,得丹由此,非神仙窟而何?君不见崔公所云“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之言乎,醉即恍惚,恍惚即醉,是醉与恍惚是一非二。言醉亦可,言恍惚亦可。但先天不能与后天相抱,虽恍惚总非恍惚;果能先后打成一片,虽不欲其恍惚亦不可也。观此始知道是自然。惟识神不去,总难入得大静。君果知二然之所用否?夫无中生有者先天也,息息归根者后天也。盖先天之然原无形象,非虚极静笃不生。后天之杰本有形象,然非至于无形无象则不能用。向言恍惚,非真恍惚也。夫恍惚者,乃先天杰生,后天气接,二气旋转,始生恍惚。先天杰非后天气温暖不生,亦非后天气相恋不住,故先天然之行止,惟听命于后天焉。若以口鼻呼吸为后天气,试问口鼻与杰穴相隔甚远,何以能相恋而不相离也?惟真息不在口鼻,而在杰穴,息息归根,即是由杰穴呼吸,而不着于口鼻也。

【释义】

恍恍惚惚之中,似乎藏着些什么。可若说真没什么,那这恍惚又是谁的呢?修炼丹药的人,修的就是这份恍惚;学道求仙的人,学的也是这份恍惚。从前,师父赠我一首诗,诗中写道:“知你生来就有英灵的根骨,所以教你领悟这心的恍惚。含光殿上的水晶宫里,明明白白地指出了神仙的居所。”我得到这首诗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恍惚是真阳之气的发动啊。诗中的第三句,清清楚楚地指出了真阳之气,就是那水中之金,成仙得道靠它,炼成丹药也靠它,这不是神仙的洞窟又是什么呢?

你没见过崔公所说的“先天气,后天气,得到它的人常常像喝醉了一样”这句话吗?醉就是恍惚,恍惚就是醉,醉和恍惚其实是一回事,不是两样东西。说醉也行,说恍惚也行。但是,先天之气不能和后天之气相融合,那么即使恍惚也不是真正的恍惚;如果能让先后天之气融为一体,那么即使不想恍惚也不行了。看到这里,才明白道是自然而然的。只是如果心神不能安定,总是难以进入大静之境。你真的明白先后天之气的用处吗?

无中生有的是先天之气,一息一息都回归本源的是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原本没有形象,不是虚到极点、静到极点就不会产生。后天之气本来有形象,但如果不是达到无形无象的境界,就不能被运用。前面说的恍惚,并不是真的恍惚。恍惚,是先天之气萌生,后天之气接续,两股气旋转交织,才开始产生恍惚。先天之气没有后天之气的温暖就不会萌生,也留不住后天之气的相恋,所以先天之气的行止,都听从后天之气的安排。

如果有人认为口鼻的呼吸就是后天之气,那么试问口鼻和气穴相隔那么远,怎么能相恋而不相离呢?其实,真息并不在口鼻,而在气穴,一息一息都回归本源,就是由气穴在呼吸,而不是依赖于口鼻。

【解析】

“恍惚”一词源出《道德经》二十一章,原句是这样的:“道这个东西,既恍惚又朦胧。惚惚恍恍中,似乎有形象隐现;恍恍惚惚里,确实藏着实物。它幽深渺远,冥冥茫茫,其中却蕴含着精髓;这精髓至真至纯,里面还藏着确凿的信息。”这段文字,历来被气功家们频频引用。

“先天杰,后天杰,得到它的人常常像喝醉了一样”,这是汉朝崔希范在《入药镜》里的开篇之句。据说吕洞宾刚开始接触道学的时候,还不太明白其中的奥妙,直到他看到了这句话,才恍然大悟,最终修道成真。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精选推荐·阅读

精选推荐·公众号





关注我们




武宗文创
我们主张“以无欲为无敌,以不已为多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并认为“武是人性,道是德性”。武术不止于拳脚,更在于内心。每一次出拳,都是自我超越;每一次防守,都是内心坚守。练拳如修心,亦如修道,唯有持之以恒,方能领悟其中奥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