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需要“既安静又不安分”

文摘   2024-11-13 19:30   浙江  

我的“泗水”年华


NO.54   教师成长,需要“既安静又不安分”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没有学校的高品质发展,更没有学生的健康成长。

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说: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而教师的真正成长在于教师个人内心的觉醒。只有内心的深度觉醒,教师才会真正成长。”可见,唯有教师自身的觉醒,才能生成生长的内驱力。但教师的自觉、主动成长,又不是“自然”产生的,这需要教师拥有“既安静又不安分”的心态。

安静,不仅是成长环境的安静,更是教师自身内心的平静、纯净。当前,教育内卷、教育功利日趋严重,整个社会呈现浮躁、焦虑。教师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自主成长?就需要修炼一颗能够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心。

《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意思是说,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教师只有让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才能看见教育的本原、领悟教育的真谛,才会去思考、去阅读、去写作、去研究、去实践。教师拥有一颗安静的心,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安静,就是一种修行,在安静的状态中修身、修心,使自己成为教育修行者;安静,就是一种潜心,在安静的状态中醉心于教育,使自己成为教育陶醉者。安静,又是一种蓄势,“心无旁骛”“心无杂念”地积累、积淀,让自己蓄势待发、厚积薄发。以一颗平静的心,“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以一颗纯净的心,“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不安分,不仅是不满足,更是自觉主动地追求。英国哲学家约翰·穆勒说:“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快乐,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快乐。每个人的天性里都有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不安分,是人之本性。

朱永新曾说:“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不安分,意味着教师要勇于走出舒适区,敢于突破、敢于突围;不安分,意味着教师要保持持久学习状态,在阅读、实践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不安分的教师,是有教育梦想的教师,是拥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师。

不安心,就是一种重构,是一次次“打碎”原有的自己,重新完成人生拼图的勇气;不安分,就是一种重生,是一次次的“凤凰涅槃”“飞蛾扑火”,重新探寻生命价值的气魄。教师成长,需要拥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如此才能永葆教育激情,才会不断挑战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

成尚荣认为,安静是为了创造和突破,不安分是为了寻求新的安静。教师就是在安静和不安分的不断交替中,螺旋上升、逐步成长。唯有安静和不安分,才能真正唤醒教师内心的生命自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时,请备注作者信息)

作者:蒋健
职务:党支部书记、校长
单位:浙江省象山县泗洲头镇初级中学


我的第一本著作


乡之育
一名乡村教师,唠唠教育那些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