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着对生活的美好告别未伏,挽着对秋天的憧憬叩响处暑的门环,轻轻走进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也是秋天的第二天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
从此,远离酷暑,远离燥热,除去昨天的周身疲惫,以崭新的心情亲吻风景如画的秋天。着手眼前,不念昨天,不期未来,活在当下。
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
天气由热转凉的变化中,常人存在调节适应期,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不爱起床,白天不爱运动,这就是“春困秋乏”中的“秋乏”现象。
因此,起居作息方面要特别注重睡眠的质量,积极调整睡眠时间,以适应节气的变化。应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争取晚上10点以前入睡,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并保证早睡早起,晨起后适当运动。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缩短调节适应时间。
通风透气,早晚添衣
俗话说“春捂秋冻”,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当然,“秋冻”还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之前莫贪凉,最好把窗户关上,以防寒湿之邪侵入人体。
注意腹部保暖
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
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士穿露脐装,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就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而呕吐,如果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部位,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严重的还可出现闭经、不孕。
不宜过早开始“大补”
为了驱火祛暑,人们在夏天常吃一些苦味食物或者冷饮,往往会导致脾胃功能有所减弱,所以如果一入秋就大量食用过于滋腻的补品,脾胃一下子适应不了,很容易引发消化不良。
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让我们带上好心情送别酷热难耐的夏日,迎接秋高气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