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最高法规定,利用网络造谣抹黑实施敲诈勒索达到2000元,以犯罪惩处,具有4种情形,可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文摘   2025-01-02 07:24   北京  

▲ 新朋友--点击上方蓝字【缓刑取保一点通】关注我们!创作不易,感谢大家的鼓励,支持、批评和指正

敲诈勒索

网络信息时代,恶意制造并传播虚假信息、蓄意抹黑他人,借机敲诈勒索,不仅严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更危害网络公共秩序,该类行为是司法机关依法从严惩治的对象。本文根据刑法,结合最高法、最高检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说明在信息网络上制作并传播虚假信息,实施敲诈勒索,可能面临刑事处罚的相关法律知识,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敲诈勒索?


所谓敲诈勒索,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使用暴力、恐吓或其他方法进行威胁,向受害人索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揭露隐私、编造虚假信息等负面舆情文章,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或者其他手段,迫使受害人支付资金后进行删贴等行为,应当认定为敲诈勒索。


如果行为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进行威胁获取财物,可能构成抢劫罪,如果行为人以不给付财物将会遭受暴力等威胁,迫使受害人交付财物的,可能面临敲诈勒索罪的刑事处罚。


二、敲诈勒索财物价值满2000元,以犯罪惩处。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2000元至5000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可能会被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勒索的财物数额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即属于数额巨大,要面临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勒索财物的数额达到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即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将获得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具有7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述规定标准的50%确定:


(一)曾因敲诈勒索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敲诈勒索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敲诈勒索的;


(四)以将要实施放火、爆炸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者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敲诈勒索的;


(五)以黑恶势力名义敲诈勒索的;


(六)利用或者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敲诈勒索的;


(七)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具有4种情形可以不起诉

        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并具有4种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三)被害人谅解的;


(四)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上期,向大家展示的法律格言:“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这句话出自—《管子法法》,您答对了吗?

本期的法律格言是:“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

您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请知道的读者在留言区作答,欢迎大家的参与。

答案我将在下期文章中公布。

我是杨律师,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从事法律工作30多年,擅长刑事辩护、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公司与投资兼并、建设工程纠纷,执业期间我接手过很多疑难复杂、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愿以我的微薄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更愿法治的阳光照耀每一寸土地!

如果你正面临刑事纠纷,欢迎随时来找我:18600904838👈(备注公众号添加更快),我为你答疑解惑、帮助你和你的家人走出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缓刑取保一点通
一个有趣的侦查、公诉、审判领域科普人。研究与学习各省市刑事领域办案细则,取保候审,退赔,罚金,非法所得,量刑,监外执行,刑罚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