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你给不了”

文摘   2024-06-03 13:37   四川  

上个月去了福建,第一次去,很喜欢。以后如果有时间和机会,愿意二刷。

头几天在厦门和老友聚会,后面就几乎一直在泉州。

作为佛教徒,刚到泉州,自然是先去拜谒著名的开元寺、承天寺,之后便好奇满满地去了妈祖庙和关岳庙,再后来便放飞自己的路盲天性,大街小巷乱走,走到哪看到哪。

于是就与不少神明在街头巷尾“偶遇”。

——说起来,泉州的庙宇祠堂之多,是我见所未见的。在古城区,随意走入一条不知名的小巷,几乎没有游客,沿街店面也充满生活气息,五金店蔬菜店小卖部,一看就是本地人日常生活的街区。在这样的地方,从巷头到巷尾,总有两三个小庙。

有佛教的,但多为地方神明的。

虽然凭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杂七杂八的阅读力,我对福建神明的了解已经胜过一般外地游客,但因为神明数量太多,起码有一半还是不认识。好在每个宫观里大多有碑文,刻着神明的来龙去脉。

比如富美宫,这个宫观曾经有羊只自由自在地在门前信步,供奉的萧王爷,生前就是汉朝的萧太傅。

再比如洛阳村里一个不知名的小庙,仅有一开间,里面供奉了几尊神像,不认识,一看说明,原来是忘记哪一个朝代不肯屈从侵略者、慷慨就义的几位烈士。

再再比如花桥慈济宫,供奉的花桥公又叫保生大帝,生前是宋代的御医,后来在泉州大瘟疫中采药熬汤,在街头义诊施药,救活了不少人。去世后,民间奉为神。

……还有很多,数都数不清。

我是相信这些神灵的。在佛教的世界观中,只要尚未解脱轮回,就会在六道中轮转。而六道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就好像“人类”中也有“乌干达”和“瑞士”的区别,进入饿鬼道的,一部分会成为福德力量相当大的“大力鬼神”,畜生道亦有具备神通的“妖”,加上天人,便构成了人间形形色色的神鬼世界。

正因为来处不一、心地和力量不一,在民间便有了“福德正神”和“淫祀”的区别。

但无论如何,祂们、他们和它们,都是存在的。

对于民间的神灵,师长们多有开示应有的态度,简言之便是“以敬重心参访,不可归依礼拜”。

福建的寺庙宫观有个特点:进香处多有免费的香,且香枝多为天然檀香制品,胜过他处的“化学香”——那种最常见的紫红色化学香,不过是劣质木屑加上化学香精。先师祈竹仁波切在《狮吼棒喝》中说道:"香的目的是以香气供养圣众的鼻根或嗅觉,所以必须用真正的香,而不宜供汉地流行的假香。香枝不必供太多,但宜用无化学原料的天然香料所造香枝。佛陀等圣众当然不会受有毒化学香料所影响,但上供的我们却要天天吸入,而且供有害物质之缘起不佳,所以必须挑无化学原料、无毒、对己无害之香料。”

扯远了,总之便是:到一处宫观神庙,我都是拈三支香,点燃插入香炉,以示敬重。

但除了对妈祖、关帝这二位与佛教有甚深渊源的神明(星云大师认为妈祖是佛教徒,关帝则有智者大师、章嘉活佛若必多杰嘱托其护持佛教的典故),我有如嘱托世间护法一般拜托其照顾我在福建的行程,其余宫观神庙,我都只是参访、致礼,而后便离开而已。

想想看,也确实“无甚可托”。

佛教徒的目标主要分为三类:以来世人天增上生为主要目标的下士道,以个人解脱轮回为主要目标的中士道,以及以成佛救度一切众生为主要目标的上士道。

总体来说,是“来世比今生更重”的人生态度。今生的福利,例如收入、家庭、健康等等,当然也要兼顾,但多是在“三士道”的大框架中顺便成办,类似一个人要从北京去马尔康,成都便成为顺道的途经地。

也正因为此,我们会,也只能归依三宝。

想想看,当你要走一条路时,你要找的向导应该是一个走过这条路,熟知这条路上所有陷阱、歧途的对象。而世间的神明尚未脱离轮回,只是福德、力量比我们大一些,可归根结底,仍和我们一样,走在差不多的路段——有的“人”甚至连这条道路的终点在哪都不知道呢!又如何能指引我们,实现我们的祈愿呢?

之前所说的三个目标: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对方连最最底层的“下士道”,即让我们获得一个较好的来世,保证不堕入恶趣——连这样的目标,都无法确保帮我们实现,更别说更高一些的目标了。

他们对我们的照顾,往往仅限于今生。固然有一些世间善神,在生前为人正直、心性善良、助人为乐,死后成为有力量的神明,也多多地帮助众生,但因为其知见、境界有限的缘故,也往往只能帮助到这些众生的今生,而很难惠及来世。

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说,“能力的天花板”。

为了更长远、更高上的目标,我们只能,归依三宝。

除三宝之外,确实是没有可以作为永久依靠处的了。

话又说回来,一些佛教徒因此轻视甚至唾弃世间神明,这也大可不必。如前所说,许多世间善神多是帮助、利益一方百姓的。这些该敬重还是要敬重(内心随喜为主,不是鼓励主动亲近接触),只是心里有个尺度,知道其不是“归依处”,不将其作为真正的依靠,即可。

我要归依的,是“能彻底满足我一切正确的希求和欲望”的对象。

其实从我们的需求和目标,就能推出: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归依对象。

而从这个归依对象的选定,也能反推出: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需求和目标,到底停留在哪里。

帕摩
愿恒久追随新旧噶当的足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