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脚下的路

文摘   2024-08-24 16:45   西藏  

(佛母洞就在这张图中,几乎是完全“隐形”了,您能找到吗?)
我们要去“达丹”。达丹,意为“常固”,在汉语中的俗称是佛母洞。
不是五台山那个佛母洞,而是拉萨色拉寺后山的。
之所以叫佛母洞,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岩窟洞穴,洞顶上有天然形成的三角法源,因此成为修胜乐系法门的绝佳场所。洞中还有一只眼睛,是天然形成的胜乐金刚三只眼之一(另外两只,一只在帕绷喀寺,一只在格日尼寺下方的路边)。上世纪的当地人,经常看到一个美丽的女人走进洞窟中,却从未见她走出来过,人们坚信这是那若空行母的化身。
格鲁派近代著名的大德帕绷喀仁波切就曾在这个洞中闭关金刚瑜伽母法,并有了秘密的证悟。
我们要去的正是这个佛母洞。现在那里有二十三名阿尼,且大多数人已闭完三年大关,甚至有的人闭关了多个三年大关。
尽管如此,相比起拉萨市区内的其他寺院,佛母洞可以说是人迹罕至。
原因无他,太难爬。
车只能开到帕绷喀寺,从帕绷喀寺的后上方,有一条小路通往扎西曲林(吉祥法林),这座寺院是昔日色拉寺密宗学院供养给帕绷喀仁波切的静修之所,而帕绷喀仁波切也因此加入了色拉寺密宗学院。帕绷喀大师曾撰写有一个著名的宗喀巴大师祈愿文——《值遇三界法王大宗喀巴圣教愿文·摄受悲心之归依施》最末便写道:“于殊胜周火牛年觜宿月上弦第二欢喜妙日,化名帕绷喀者于自寝室阿兰若处扎西曲林圆满造讫”。就是这个扎西曲林。
顺便,扎西曲林斜下方有一间尼院,名叫曲桑日追,当年便是在这里,帕绷喀大师为众多弟子讲授了《掌中解脱》。
言归正传,从帕绷喀寺开始,就只能一路向上爬。

都是这样的路。乱石横生,一不小心会崴脚。图片看着是平路,其实右侧是山崖,缓坡不太明显而已。但这段路已经是好走的,因为石头不容易滑溜。

真正难度系数大的是下图这种:窄小,全是滑砂,而且还倾斜。另一边紧接着悬崖。一不留神摔下去,最低也是喜提骨折套餐。

在藏区爬山本就是辛苦的事,会喘,心脏砰砰跳。向前方延伸的小道像是无边无际,怎么也看不到边,瞅不到一点佛母洞的影子,难免令人焦躁。

——这时候便有一句窍诀。

——从2009年我第一次爬这条路,便不断听到的窍诀。

“只盯着脚下的路。”

不要看前面,不要看上面,不要想还有多远。当时带我爬山的前辈说,只看着自己脚下,一步步走好,走稳当。

是奇妙的。一直看前面还有多远,总觉得没个尽头。焦躁、失落、气馁、恐惧……各种情绪夹杂在一起,只会敲响退堂鼓。而只看着脚下,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地、稳稳当当地踏出去,非但不会把脚尖插进石头缝崴了脚,就连滑砂路也走得比之前更轻松些。而“专注”,更让人不知不觉时间的流逝,也不怎么感觉到“累”。

走过一个危险路段,忍不住回头看了一下。

咦,在山脚仰望觉得“高不可攀”的帕绷喀寺,竟然已经被远远甩在身后了。

走累了就站一会儿,歇好了继续往前走。走的时候,埋头只盯着脚下的路线,但时不时需要抬起头看看——看自己有没有走偏方向,有没有走到更难走的岔路上,如果没有,好,那就收回眼光,继续盯着脚下的路。

就这样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到了“达丹”。

(当时忘记拍照,本图来自网络)

有拜谒到胜乐金刚的眼睛。

有坐在天成三角法源下方念诵祈愿。

也有喝到洞中天然涌出的圣泉。这个泉水极有意思,无论天旱还是大雨,洞中的水量始终保持如一,不增不减。而且虽然冰凉沁骨,直接喝也不会胃痛,甚至能治疗胃病。许多藏人会不惜爬山一两个小时提着空桶上来打水,再提着满满一桶水走一两个小时下山。

总之就是,心里很欢喜……

下山的时候也是一样,慢慢走,走稳当,看好脚下的路。不知不觉,又回到了帕绷喀。

大概修行也是这样的吧,我忍不住想。

几年前听老师讲课,老师说过,如果我们看证得圣位的菩萨,看佛陀,会觉得他们那么“优秀”,距离自己很远很远,“我怎么可能做到呢?”从而生出气馁、沮丧、退缩的心。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佛菩萨是站在“终点”以及“中途点”的,我们看他们,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定位和目标,就好像开启语音导航一般——您的目的地在哪个方向,还有多少多少公里。然后,便是根据导航,一步步从脚下的路走起,慢慢走,走踏实。

只要盯着脚下的路好好走,走一段猛一回头,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走了那么远。

就好像爬山时的我回过头,看着“小小一圈”的帕绷喀寺一样。

当然,埋头走的同时,需要时不时抬起头看看周围,看看最终目标。自己有没有“偏航”?系统需不需要“为您重新规划路线”,带回到主干道上来?只要没有偏航,方向始终如一,那就继续慢慢地、坚定地、稳当地走下去。

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佛陀就站在终点等我们。

帕摩
愿恒久追随新旧噶当的足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