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首富的心愿
文摘
2024-06-04 07:48
四川
之前在《昨日的腐食》一文中讲过维沙卡。
过去的文章都被我删除了,包括《昨日的腐食》,争取以后慢慢恢复。维沙卡,Visakha,在汉译佛经中译为“毘舍佉、吠舍佉、鹿子母”,最后一个名字可能我们更熟悉——鹿母。著名的“鹿母讲堂”就是她建立的。几年前在山上小住时,为了“用一些有意义的阅读来打发座间时间”,网购了几本书。其中便包括《佛陀的圣弟子传》,这是一本南传佛教的著作,讲述那些佛陀著名弟子的故事,行文非常之活泼生动。维沙卡,被定义为“布施第一”的在家女弟子,与之对应的则是给孤独长者。围绕着她的诞生、成长、出嫁与修持,产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当时对我触动最深的,一个是“昨日的腐食”,还有一个就是“她供养僧团后的愿望”。有一天,当佛陀和僧团在维沙卡的家里做客时,她提出想以八种方式供养僧团。为比丘提供雨衣;为抵达的比丘提供食物;为出发游方的比丘提供食物;为生病的比丘提供医药;为生病的比丘提供食物;为照顾病者的比丘提供食物;定时配发米粥;为去河边洗澡的比丘尼提供浴衣。维沙卡回答说,在下大雨时,一些比丘为了保存衣服,被迫半裸行走,容易被误认为裸形沙门,因此想为他们提供雨衣;刚抵达本城的比丘还不熟悉环境,但又必须不顾旅途劳累地去托钵乞食,将出发游方的比丘也一样,因此想为他们提供食物;为生病的比丘提供医药和食物(这一点很好理解),而照顾病人的比丘,可能因为太忙碌而错过托钵乞食,因此也要为他提供食物;听说早上吃粥有很多利益,所以想为僧团提供米粥;而比丘尼往往都是去河边洗澡,所以提供遮挡身体的浴衣。这些都是合理正当的理由,但佛陀并没有马上同意,而是进一步追问,维沙卡想要从中获得怎样的利益呢?大师!若有比库在别处度过雨安居来到沙瓦提城见世尊。他们拜见世尊之后会问他:「大师!某某比库已经去世,他的目标是哪里?会转生何处呢?」世尊会说他已达到入流果,或一来果,或不来果,或阿拉汉果。我会去找这些比库并问:「法师!那名比库曾来过沙瓦提城吗?」如果他们回答有,我便会知道那名比库曾使用过雨衣、到访食物、游方食物、病人或照顾病者食物、病人医药或清晨米粥。当我想到此事,便会高兴;当我高兴,便会快乐;当我内心快乐,身体便会轻安;当我身体轻安,便会感到喜乐;当我感到喜乐,便会得到禅定,那会为我带来五根、五力与七觉支。大师!这就是我向世尊请求八种施恩所预见的利益。
前面的回答我还可以想象,令我意外和触动的,是维沙卡回答的后半段——对于我这样很俗气的人来说,不难想象到如果自己供养的僧人中有哪位成了圣者,或者说有哪位游方的圣者曾受过我的供养,自己能有多么欣喜若狂。然而,这种欣喜背后的潜意识大概是“哎呀,太难得了,我真是幸运,一不留神就撞上了这样的大福田,能给我带来多少多少的福德,这些福德又能如何如何令我今生长寿、富足,来世获得一个很好的增上生”云云。维沙卡也高兴。但她的高兴是指向个人今生修行的胜利。——因为内心的快乐,令身体也获得轻安;因为身体轻安,会获得喜乐;因为喜乐,会获得禅定;获得禅定之后,便能为自己带来五根、五力与七觉支。五根,信、进、念、定、慧,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也是生圣道的根本;五力也是这五个,但相比起前五根,有增长发生的力量,能破恶成善。七觉支则是七种使人觉悟的因素: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它们能引领行者到达涅槃。也就是说,维沙卡供养的重心,最终还是落在了内在的修持上。她也知道自己会获得福德,知道佛陀所讲述的布施种种利益——作为一个非常有名,在护持佛陀和僧团上不遗余力的“女首富”,她想要的并不是巩固并拓展财富,不是求佛陀“保佑我家宅安宁、儿孙满堂,子子孙孙都富贵发达”,而是我能从这份布施中获得喜悦与轻安,令我禅修顺利,最终解脱轮回、到达涅槃。佛陀的知名弟子们,那些已成就圣位的出家男女众自不必说,就连那些不得不与商业、家庭打交道的俗世弟子们,也多对法义和修持有着真挚的热望与追求——经书中记载,维沙卡曾被邻国海关勒索高额关税,她很苦恼,于是找佛陀,佛陀说了几句偈颂便解除了她的忧恼与愤怒,令她重新开怀。这个故事让我发现,即使声名显赫的女首富,一样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琐碎的挫折,并为之苦恼;但另一方面,我也惊觉,一个内心始终向法的人,在遇到这些“凡庸的苦恼”时,是真的可以被“法”所转变思维,变得平静快乐。这四句话,我相信我们在很多地方读到过类似的,但实话实说,很难打动自己的心。维沙卡能被打动且说服,一个是佛陀的现场加持力,另一个就是她内心对法的希求。这一小段插曲中的维沙卡,和想要为僧众提供八种供养的维沙卡,其精神内核是一以贯之的。倘若我们这些在家凡人能和她一样,许多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