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

文摘   2025-01-12 19:30   辽宁  

■ 临床表现
一位41岁女性,表现为盆腔疼痛和月经过多。

(A) 脂肪饱和T2加权中线矢状面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盆腔中子宫增大(箭头)。明亮的子宫内膜带(黑色星号)厚度正常。然而,结合带(白色星号)弥漫性但不对称地增厚。未见点状高信号区域。(B) 脂肪饱和T2加权轴向MRI通过中盆腔区域显示子宫(箭头),不对称增厚的结合带测量值超过12毫米。(C) 脂肪饱和增强前T1加权轴向MRI通过中盆腔区域显示子宫(箭头)因结合带和子宫肌层信号强度相同而呈现均匀外观。未见点状高信号区域。(D) 脂肪饱和增强后T1加权轴向MRI通过中盆腔区域显示子宫结合带区域(星号)无增强。

■ 鉴别诊断
• 子宫腺肌症:典型的表现是交界区的弥漫性增厚。约50%的患者在交界区可见扩张的子宫内膜腺体,呈亮点状。
• 子宫内膜癌:侵入交界区可能导致增厚的表现。肌层的受累通常是局部的。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后,肿瘤的增强程度通常大于肌层。子宫内膜通常表现为异常。
• 子宫平滑肌瘤:在交界区可见多个圆形子宫平滑肌瘤。它们是离散的,并且在T2加权图像上失去信号。交界区的平滑性肥厚不会发生。

■ 重要事实
• 子宫腺肌症,也称为内异位子宫内膜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局部或弥漫性侵入子宫肌层的表现。
• 由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子宫腺肌症不受月经周期的影响。
• 盆腔疼痛和月经异常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不孕症可能发生。
• 交界区厚度大于12毫米被认为是特征性表现。子宫内膜的边缘可能模糊不清。约50%的患者在MRI上可以看到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高强度灶。
• 如果患者无症状,可能不需要治疗。如果症状过于严重,子宫切除术可治愈。

■ 其他影像学表现
• 子宫输卵管造影:可见小的憩室延伸到子宫肌层。局灶性子宫腺肌症可能会表现为类似肿块的充盈缺损。
• 超声检查:子宫肌层显示异质性回声纹理,部分区域回声增强,周围则是回声降低的区域。可能看到小囊肿。子宫内膜的边缘可能模糊不清。局灶性子宫腺肌症可能形成一个椭圆形的肿块。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弥漫性子宫腺肌症中,CT通常是正常的。在有大囊性或出血性区域的患者中,可以看到具有液体或高衰减值的病变。

如何关注微信公众号
1.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小谢影像部落”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2.打开“扫一扫”功能,扫描屏幕下方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3.复制”小谢影像部落“,在“添加朋友”中选择“公众号”粘贴搜索关注。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号



小谢影像部落
普及医学影像相关知识;发布工作中所遇到的疾病的影像及病理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