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河北学刊” 蓝字订阅我们
原文刊于《河北学刊》2024年第5期,第131-140页。为方便阅读,微信版删除了注释,如果您想引用原文,请查阅《河北学刊》杂志。
作者简介
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赵雪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在读博士生。
[摘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明确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等目标相辅相成,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手段与前提。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对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理论的辩证思考与总结可知,现代化大产业切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现代农业的方向判断,又充分吸收了恰亚诺夫的小农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分析比较中国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发展情况可知,当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弱势和短板,要将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需要进一步落实“大农业”、实施“大科技”、贯彻“大开放”、践行“大融合”。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大产业;大农业观;农业产业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劳动消费均衡论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顾名思义,既代表实现 “现代化”,又要把农业产业做“大”。“现代化”不必多说,早在1954年中国就已经制定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而“大产业”的概念却是在实践中被不断拓展和推广的。事实上,大产业的“大”不仅仅指空间规模的大,比如构建现代化“大企业”“大工厂”“大基地”等,它还具有多个维度的内涵,包括农业功能的拓展、产业链的延长、价值链的提升、经营体系的完善等等。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提出体现了中共中央对新发展阶段的深刻把握,是新发展理念在农业产业中的贯彻落实,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把中国建成农业强国的基础和前提,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一、深入理解把农业建成
现代化大产业的内涵
(一)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战略定位
理解现代化大产业的内涵与要求,首先要明确现代化大产业在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的定位。一直以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尤其在中共十八大以后,农业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强调农业现代化问题,2017年,中共十九大首次明确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相结合,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同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相辅相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提供了抓手。在此基础之上,2022年,中共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要将中国农业打造成具有高水平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2023年9月,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2023年10月,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提出,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设成大产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如何看待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这几个农业战略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是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基础的,它既与建设农业强国有着一致的目标,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前提。当然,现代化大产业更加强调农业产业维度的提升,通过深入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完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联结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从实现的顺序来看,到2050年,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实现,在此基础之上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进而建设农业强国。
现代化大产业与当下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有什么联系?创新之处在哪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其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是乡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1990年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从山东潍坊起源并得以在全国推广,自此中国农业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产业的上下游开始贯通,农业产业组织开始向多元化、多功能方向发展,上下联结的农业经营体系逐渐形成和完善。“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而“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既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到更深层次的表现,又是农业产业化概念在新时代的拓展。现代化大产业不仅仅关注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同时也是农业可持续、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与文化融合、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效衔接等维度的有机结合。
(二)现代化大产业的内在要求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充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发展农业产业和建设农业强国的经验,还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首先,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2021年,农、林、渔业劳动人数占劳动总人数的23.97%,远高于美国(1.7%)、日本(3.2%)等农业现代化国家,因此现代化大产业要解决好农民素质提升与收入提高等关键问题。其次,中国还是一个农产品需求大国、进口大国。2023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1351.8亿美元,其中谷物进口额208.0亿美元。伴随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中国农产品消费结构正在经历转型,食物综合自给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加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现代化大产业必须稳固国内食物安全。最后,中国是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的国家。2022年,经营耕地在10亩以下的农户占总农户数量的74.6%,农户户均经营面积在7.5亩左右,小规模经营难以应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故要将小农户组织起来,现代化大产业必须要解决好与小农户有机衔接的难题。具体来讲,要将中国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有以下六个内在要求:
1.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强
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首要目标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而要满足14多亿人口的食物消费需求,必须以大产业之“大”为统领,充分挖掘各类农业资源价值,促进国土资源的全面综合开发利用,构建起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动植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当然,其前提就是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完善种粮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此外,还要推动农业种养、加工、流通等全环节一体发展,全力提升全产业链价值,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出符合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质量安全、品种丰富的农产品,满足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
2.农产品供应链完整且功能完善
现代化大产业应该具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技能培训、农业资金供给(农业金融)、农业机械服务、农产品烘干贮藏、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加工等环节,保障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覆盖。同时,配备专业化、规范化的经营主体、市场和产业体系,运用工业化理念,商业化、营销化的管理模式。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程度要进一步加深,实现农业与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数字金融等二、三产业的融合,打造出新产业、新业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业回报率的提升,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得到充分挖掘。
3.农业资本有机构成高
资本有机构成指的是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具体指单位劳动力配备的物质生产资料。显然,资本有机构成数值越大,也就意味着单位劳动力占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越多,代表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越高。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意味着中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达到更高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随着机器对人工替代程度的加深,农业劳动力的外流也在不断加剧,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加之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失难以避免,因此加大机械技术的研发和现代化物质装备与生产资料的投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4.科技应用水平高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意味着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进一步提升,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这里的现代科学技术,既包括生物技术等促进动植物生长的技术,也包括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大数据、智慧农业等新技术。目前,现代化科学技术在中国农业中的应用尚不足。现代化大产业意味着现代化农业应具备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技术创新通道;具备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创新成果考核机制以及补贴机制;配备一批能够熟练掌握并示范运用智慧农业、数字生态园区等先进生产科技的高素质经营主体。只有在农业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核心前沿技术突破,才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5.农业经营体系功能强
现代化大产业需要有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包括农业生产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大国小农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到2022年,中国经营耕地在10亩以下的小农户仍占85%以上。依据中国国情,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体系要形成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化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队伍,以及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准、龙头企业为引领、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此外,农村集体经济以及供销体系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搭建起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之间的合作桥梁,深化农业纵横向分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6.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大产业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曾提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因此,建成现代化大产业需要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田永续利用;建成农业高效用水用肥技术体系,减少资源浪费,改善农业农村环境;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生态方面的引领作用,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强化水质检测;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农业发展绿色制度供给,以“千万工程”为目标引领,打造万千美丽乡村,将农业生态优势作为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融合二、三产业,突破农业高质量发展瓶颈、实现绿色生态农业转型。
二、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理论分析与现实基础
如何建设现代化大产业,可以从理论与现实中寻找逻辑起点。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在长期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理论。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统计数据对当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发现当下农业发展中的短板弱势,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精准地提出建设现代化大产业的路径。
(一)理论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理论的辩证思考
1.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农业的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对农业发展的趋势以及现代农业特征作了深刻的阐述。首先,马克思认为,现代农业是以大机器、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农业。“我们需要的是日益增长的生产……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处理等等,应当在农业中广泛采用。但是,我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我们所拥有的耕作技术手段,如机器等,如果不实行大规模的耕作,就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马克思指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化的推广会在产业之间蔓延,而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马克思认为,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的任务是要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由国家来保障小农的权益,实行在合作社基础上的共同生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合理的农业所需要的,要么是自食其力的小农的手,要么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控制。”再次,农业发展尤其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重视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在阐述劳动的本质以及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产生时强调:“人靠自然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农业的生产必须重视与生态环境的相协调,恩格斯在写给俄国民粹派理论家尼·弗·丹尼尔逊的信中认为:“关于这种惊人的经济变化必然带来的一些现象…….不过所有已经或者正在经历这种过程的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地力耗损—如在美国;森林消失—如在英国和法国……气候改变、江河干涸在俄国大概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厉害。”最后,城乡分离是社会分工的必然,而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还会走向融合。“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贫富差距的拉大,同时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相违背。“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紧密的联系,并适应这一要求使交通工具也扩充起来……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在其中受煎熬的那种与世隔绝的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总的来看,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农业的构思可以概括为:规模化、集体化、合作化、可持续化,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是马克思理论在新时代的中国化。然而,关于现代农业中小农如何存在与发展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中国是一个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大国,解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问题是构建现代化大产业的应有之义。而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理论提供了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新视角。
2.恰亚诺夫关于小农与现代农业衔接问题的见解
1861年,俄国在经历了农奴制改革以后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独立的农民家庭经营主体,此后“小农”融入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得到俄国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彼时俄国农民思想的主流是列宁的小农理论,认为小农生产是落后的,趋于消亡的。而组织—生产学派的代表人物恰亚诺夫则提出了不同于“主流观点”的小农均衡论,该理论在俄国实行全盘集体化的时期遭到了抨击。后来,由于“绿色革命”促进了农业的普遍发展,1960年代学术界开始更加关注小农经济,并一度出现了“恰亚诺夫热”,直至今日,恰亚诺夫的小农均衡论常被拿来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比较讨论。恰亚诺夫的两个主要观点:一是包含劳动消费均衡论和家庭周期说在内的微观农民理论;二是合作化、适度规模、纵向一体化的农民改造论。恰亚诺夫认为,农户家庭与资本主义农场有明显的区别,农户家庭经营具有内在的稳定性,能够抵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劳动消费均衡论中,恰亚诺夫跳出了古典经济学有关“经济人”的假设,认为农户是生产与消费的双重决策单位,家庭经济的目标并非简单的利益最大化,而是在收入与闲暇之间寻找平衡。家庭人口结构(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的比率)是影响农民决策的重要因素,拥有不同人口结构的家庭之间劳动的边际产量是不同的。事实上,恰亚诺夫的理论包含的诸多假设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比如土地可以随意扩张),但该理论说明了家庭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差异,论证了家庭经济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之上,恰亚诺夫提出了在合作化基础上发展纵向一体化的政策主张。
基于家庭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农场的种种特性,追求“横向一体化”、将土地集中到大土地所有者手中在当时的俄国并不现实,恰亚诺夫认为农民家庭经济需要通过以合作社为载体、实施纵向一体化的方法融入到社会主义生产当中。从俄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更多地呈现出纵向一体化的形式,这种方式更有利于资本家榨取农民的剩余,使农民成为资本的劳动附庸而失去劳动的自主性。因此,恰亚诺夫认为:“要将规模经济、工业化和国家计划的要素引入小农经济之中,只有通过合作社集体化的方式,逐步地、渐进地将产业化生产的特定环节从单个农户中剥离出来,并将其组成公共企业。”对于适宜规模化生产经营的环节,比如加工、机械化作业、销售运输等等要以服务等手段集中组织起来,而将更适合小规模生产的环节交由农户家庭负责。
恰亚诺夫的理论对于以小规模农户为主的国家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本质上就是采用纵向一体化的形式实现小农户与市场的对接,且中国在实践中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以及合作社创办加工企业等多样化产业化经营模式,拓展了纵向一体化发展的形式。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构建现代化、多元化的生产经营体系,目的是搭建起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实现更深层次的纵向一体化。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也是遵循纵向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强化农业产业链条的纵向合作与联合,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鼓励小农户加入、创办合作社,合作社进一步创办下游企业,构建更紧密的纵向一体化模式。但也应该看到,社会化服务也能够把各类农业生产要素集中在一起,实现规模经济,又可以回到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农业改造和发展路径。因此,中国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路径是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充分汲取恰亚诺夫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同时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二)现实基础:基于农业现代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农业现代化一直是中国“四化”中的弱势和短板。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进入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渐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2016年,国务院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分析了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部署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并提出要建立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期间,许多学者按照规划要求建立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算。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已达到80%。
2015年,习近平参加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此后的政策文件中多次强调“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构建,许多学者在构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时也以三个体系的发展水平为重点参考维度。通过对三个体系的纵向、横向比较,能够帮助了解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阶段以及存在的突出短板,为理解现代化大产业提供依据。
1.农业产业体系比较分析
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所要解决的是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提升的问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代表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是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显著标志。产业体系是对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综合考量,本文仅从粮食生产稳定性、粮食对外依存度、农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等角度进行分析。
从粮食产量来看,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69541万吨,相比上年增长1.29%,实现2018年以来的六连增。2022年,人均粮食占有量486.15公斤,相比上年增长0.55%,超出国际粮食安全线(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86.15公斤。2004年以来,除了2016年和2018年两个年度略低于上一年之外,其余年份均高于上一年,保持了20连丰的良好态势,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从粮食自给率来看,2022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三大主粮实现高水平自给,小麦、稻谷的自给率在98%以上,玉米自给率达到96%;肉蛋奶的食物自给率水平较高;植物油、大豆自给率低,2022年大豆自给率仅为18%。随着城镇化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国居民对于肉蛋奶的未来消费需求会进一步提高,并引发饲料粮需求的提高,使得中国粮食安全局面进一步趋紧。因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保障食物供给的安全。
从粮食进口状况来看,中国粮食进口量持续增长。2023年,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6196.4万吨,同比增长11.7%,但比2021年(16453.9亿吨)有明显降低。三大主粮中进口量最大的为玉米,2023年,玉米进口量2712.92万吨,同比增长31.54%,比2021年(进口量2835.10万吨,同比增长为152.17%)进口量和增速都明显减缓,可见中国的粮食供应链韧性有所增强。通过国家间的横向比较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与是否为农产品进口国家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德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家尽管已经达到农业强国的水平,但目前仍为谷物进口国家,其领先的农业发展水平主要源自特色农业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因此,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把中国建设成为农业强国,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供应链韧性,二是要在贸易逆差存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
从农民收入情况来看,2012—2022年之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15%,对应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7.21%,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然而,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2.45倍。鉴于中国的农业劳动人口占比远高于农业现代化国家(前文提到,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近23.97%,而农业现代化国家基本在10%甚至5%以内),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也是难点,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则要通过做大农业产业,提升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构建多元化经营体系来多方面提高农民收入。
2.农业生产体系比较分析
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意味着先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解决的是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能够使得一个国家的农业生产率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生产力的高效提升。考察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情况,可以从农业生产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信息化率、农业机械化率以及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几个核心指标出发。此外,生态可持续性也是生产发展的重要考量维度,本文此以农药化肥投入水平考察农业生态发展情况。
首先,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劳动产出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都实现了大幅度的提高。按照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林牧渔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农业土地生产率=农林牧渔产业增加值/耕地面积的计算方法,2022年中国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52416.01元,2012—2022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0.22%。然而,根据世界银行的公开数据,2019年美国劳均农林渔业增加值是中国的17.84倍,日本是中国的3.17倍。从土地生产率来看,2012年中国每公顷耕地的农林牧渔增加值为37423.76元,到2022年达到7256811万元,年均增长率为6.85%。从国际间的比较来看,中国的土地产出效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次,2012年以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信息化率(以互联网普及率表示)以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如表1所示)。2022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2.4%,但距离发达国家水平(80%以上)仍有很大的差距。进一步考察中国农业的物质装备和投入水平可知,2021年中国的劳均农业固定资本为910美元/人,澳大利亚是中国的36.41倍,美国是中国的24.29倍,日本是中国的5.97倍,前两个国家为当下的农业强国,日本虽尚未达到农业强国水平,但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由此可见,中国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仍然较低。想要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意味着必须加大农业物质资本投入,增加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
最后,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还要保障生产过程的绿色可持续。从中国化肥农药投入量来看,2012年以来中国化肥、农药减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施用量在2013年左右开始负增长,化肥施用量从2016年开始保持负增长。然而,当前中国化肥亩均用量仍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2021年,中国亩均化肥用量为37481千克/公顷,美国的相应指标为128.74千克/公顷。因此,构建现代化大产业还要进一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推广农业生态园区,从源头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持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农业经营体系比较分析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表现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组织方式、服务模式的有机组合,重点解决的是“谁来种地”和经营效益的问题,要求农业组织化程度达到现代化的水平,最终形成适应现代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型农业生产关系。本文用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规模、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等指标进行分析。
首先,2012年以来,中国经营规模在30亩以上的农户数量占比明显上升,2022年经营规模在30亩以上的农户占比4.17%,相比于2012年提高了0.76%;2022年,全国土地流转率36.73%,相比于2012年提高15.49%,说明全国土地流转工作稳步推进。值得关注的是,中国30亩以下的农业经营户仍占绝大多数。其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势头良好,表现为数量持续增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中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达到1952个,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221.60万家,组建联合社1.5万家,家庭农场数量达到近400万个,其中从事生猪产业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数量同比增长17.1%、1.9%。最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中国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业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6%,同比增长5.6%。此外,2023年,中国开展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数量超过107万个,服务小农户9100多万户。总的来看,当下中国已初步具备以小农户为基准,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带动,土地流转与社会化服务有序发展的局面。
此外,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2022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9万亿元,达到农业总产值的2.52倍,该比值在2016年仅为1.65,但与发达国家(4倍)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也反映出产业链、价值链的发展水平。可见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一是要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保障小农户的合法利益;二是要提升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已经有了明显进展,并进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攻关阶段。按照中共二十大提出的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要集中力量解决若干关键问题,如农业科技进步率、粮食安全水平较低,农业劳均资本占有量不足以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在此基础之上,合力把握“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科学内涵,全力探索实现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建设农业强国的可行性路径。
三、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路径
以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基于中国的国情农情,我们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具体路径概括为四个“大”,即“大农业”“大科技”“大开放”“大融合”。
(一)落实“大农业”
“大农业”与“大食物”时常在政策文件中同时出现,事实上,“大食物”是“大农业”在产出维度的表现,“大农业”还涵盖了供应链的概念。习近平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目前,中国现有耕地191400万亩,林地425250万亩,草地396450万亩,湿地35250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4450万亩,除了耕地已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开发利用外,其他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践行大农业观,就要在确保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各类国土资源,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食物需求。此外,“大农业”也是一个供应链的概念,意味着农业供应链的进一步延长,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2022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为2.52∶1,与发达国家的3.5-4∶1还有较大差距。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效能,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完善区域性预冷烘干、储藏保鲜、鲜切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建设,减少收获或环节的浪费;二是推广应用新型杀菌、高效分离等精深加工技术;三是推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四是鼓励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加工业,把加工增值利润尽可能留给农民。
(二)实施“大科技”
“大科技”指农业产业的科学技术贡献率、农业机械化和装备化水平高。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领域取得明显的进步,2022年,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2.4%,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11%。然而,中国农业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较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耕地就那么多,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因此,建设农业强国的核心是大幅度提升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第一,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工程项目,实现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第二,统筹推进前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端技术模式集成、后端适用技术推广,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第三,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装备化。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一是薄弱地区(如丘陵地区)、薄弱作物(如土豆、甘蔗、油菜等)、薄弱领域(如适用于大棚及温室的小型、方便机械)和薄弱环节(如水稻的育秧、插秧环节,玉米山地播种环节等);二是自动化、数字化,在尖端技术应用方面赶超发达国家。农业装备化的主攻方向,一是不断提高现有各类温室的技术水平和容积率,稳步扩大生产水平高的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二是监测田间水分、温度、风力、虫情、病情的仪器设备。总之,实施“大科技”就是要通过创新农业科学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物质装备水平,使得中国农业的科技水平总体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贯彻“大开放”
“大开放”指中国农业要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国际接轨,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供需缺口。习近平在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当下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肉类消费比重增加,谷物以及大豆等饲料的需求缺口不断扩大,除了粮食和肉蛋奶具备高水平自给率以外,大豆等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较低。中国食物供需结构性矛盾凸显,且根据专家预测,今后一段时间中国食物自给率将持续下降。因此,站在食物安全和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必须进一步完善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机制。首先,要重点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是通过贯彻落实创新驱动的理念,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二是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这一点不只针对净出口的农产品,即便是完全不出口的农产品也要做到降本增效,不能依靠政策和补贴维持国内市场份额。其次,要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农产品品牌。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农产品进口国、第五出口国,对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加,因此,要打造国际品牌,让世界通过农产品了解中国。最后,大力推动农业“走出去”,通过中国企业在海外合理布局,有效化解农产品国际贸易风险,优化国内农产品供应链,提高农业产业韧性。
(四)践行“大融合”
“大融合”具有多重含义,包括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物质与精神文化之间等多个维度的融合。首先,走城乡融合的发展道路。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标志着中国城乡关系从城乡一体化向城乡融合阶段迈进。建设现代化大产业离不开城乡融合的大环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其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要坚持农文旅融合,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在融合发展中打造新的农业品牌,改变农业仅仅提供初级产品、原料产品的地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最后,实现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融合发展。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和乡村文化相融合。因为农业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中国乡村传统文化,如节日文化、节气文化、饮食文化等,无一不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无一不与农业密切相关。所以,要充分挖掘农业的文化内涵,按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着力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使中国农业根基强壮、行稳致远,真正成为现代化大产业。
附本文引证格式
1.孔祥智、赵雪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内涵、基础与路径》,《河北学刊》2024年第5期。
2.孔祥智、赵雪娇.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内涵、基础与路径[J].河北学刊,2024(05):131-140.
官网与投审稿平台:https://hbxk.publish.founderss.cn
编辑室:(0311)66035057;(0311)66031870
编务室:(0311)83080362
购买本刊请联系(0311)83080362
往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