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河北学刊” 蓝字订阅我们
\ | /
2024年第5期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研究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究·
新质生产力:破解西方文明困境
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超越资本逻辑并指向未来的开创性文明形态。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内核的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推进中华文明向更高形态跃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扬弃资本逻辑并批判借鉴资本主义文明优秀发展成果,创造了后发国家依靠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不断赶超的文明新形态。新质生产力是超越西方单一工业化的生产力发展新路径,可以打破西方文明主导下的不平衡世界市场体系,突破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困境和发展悖论,开启人类文明演进新征程。为此,应建立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产业体系;世界市场
[作者简介]周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正源,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读研究生。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要素、功能、运行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由思想教育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改进作风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监督执纪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纠偏纠错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惩处问责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等要素构成,在党的自我革命实践中,发挥着强化初心使命担当为党的自我革命强基固本的源头维护功能、规范党的自我革命秩序并引导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规范引导功能、传承弘扬勇于自我革命的最鲜明品格的文化涵育功能、确保党的自我革命持续向纵深推进的长效保障功能。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发挥,推动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高效运行,它以体系的构建为运行的起点,以体系的健全为运行的着力点,以体系中各要素的协同为运行的关键点,以体系的完善为运行的生长点,构成一个闭环而又完整的高效运行体系。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构成要素;功能发挥;高效运行
[作者简介]张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崔慧娟,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生。
基层监督法治化的理论基础、面临难点与路径选择
[摘要]法治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基层监督法治化是破解基层“微权力”运行异化现象与职能失范难题的主要途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基层监督法治化既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实践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反腐败向基层延伸,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要求党和国家持续推进基层监督法治化进程。
[关键词]基层监督;法治化;全面从严治党;腐败治理
[作者简介]甄贞,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三大体系”建设研究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新中国史研究与“新中国学”
(专题讨论)
[主持人语]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新中国的历史发展,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由奠基、开创到深化和拓展,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华文明实现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新中国的历史发展,不断孕育、生成和发展关于新中国的认识和研究,即“新中国学”。“新中国学”特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学,由此也推动中国学从“他塑”转向“自塑”,重心从研究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转向探讨关于新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时代发展,以及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新中国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学科,是关于新中国的“百科全书”;作为世界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世界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构建“新中国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推动引领世界中国学发展,是推进新中国史研究的学科建设要求,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要求。为此,我们与河北学刊杂志社共同策划了本组专题讨论,重点以《论新中国史研究与“新中国学”》《新中国史史料学的新境遇与新问题——兼论“新中国学”资料构建的发展性与实践性》为题作多方面探讨,以期引领和推动“新中国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新中国史;新中国史研究;“中国学”;“新中国学”;“世界中国学”;新中国史史料学
[作者简介]宋月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郑清坡,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秦哲学家的哲学话语创新
[摘要]先秦哲学家为中国哲学发展作出的开创性、奠基性贡献不可磨灭。他们改变了中华民族依靠神话、祭祀、算卦等建构文化的传统,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了从想象思维到概念思维的飞跃,从而开启了中国哲学话语创新的历史进程。他们生活在专制社会的现实之中,却能强烈地保持着哲学话语风格的个体差异,这是他们能够在哲学话语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卓越不凡的修辞能力为他们进行哲学话语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作为中国哲学的开创者、奠基者,先秦哲学家普遍认识到了哲学话语创新的限度问题,并且对如何确立哲学话语创新的原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要推进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我们可以从先秦哲学家进行哲学话语创新的伟大原创精神中汲取理论和实践智慧。
[关键词]话语创新;概念思维;个体差异;修辞;话语原则
[作者简介]向玉乔,湖南师范大学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小说史的现代建构、阐释原则
及意义——以“四大奇书”为中心
[摘要]作为“一项学术研究”的中国小说史建构基于现代社会情境及其文化语境,通过将“四大奇书”用作章节标题、以现代文化重构“四大奇书”的历史特征、探讨“四大奇书”的具体指代等方式,对“四大奇书”进行符合现代审美、知识习惯及文化需求的重构,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方面展开通俗小说的现代转化。此举旨在建立一种能够有效引导读者理解通俗小说的机制,具有某种程度的知识“规训”导向,是现代知识文化建构的重要一环。因此,探讨中国小说史如何针对通俗小说展开事实陈述的同时,亦须探究以知识构建的形式回应现代文化诉求等小说史编纂思路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四大奇书”;中国小说史;学术史;思想史
[作者简介]温庆新,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元代官方史学中的蒙汉融合
[摘要]元代实行蒙汉两重修史体制,在官方修史活动中呈现为多民族史官共同参与的局面,其中蒙古人占据领导地位,汉人则凭借修史才能发挥了主体作用,多方合力推动了元代官方史学的发展。在集体修史过程中,各民族史家之间有着多方面的互动交流,在纂修实录、《经世大典》等重大修史项目中互相配合,保证了史书修撰顺利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交融加快,文化认同加深,元代蒙汉两种修史体制间的融合逐步深入,蒙汉史学交融形塑了元代官方史学的特色。
[关键词]元代;官方史学;民族特色;蒙汉融合
[作者简介]时培磊,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导师,廊坊师范学院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
从宗室教育看十六国时期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何以深入
[摘要]十六国宗室是十六国政权得以维持的根基和骨干,这一群体的政治能力和文化认同,直接关乎十六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之自在发展的历史进程。在十六国统治阶层的提倡下,东宫机构和官学成为重要的教育形式,宗室成员还通过拜师求学、重视家学、侍读讲论等途径掌握各种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十六国宗室教育具有规模宏远、政治导向、内容多样、师资优异、考核严明、重视女教等时代特征和价值取向。宗室教育为十六国诸政权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一些割据政权得以创造性继承华夏政治文明成果,表现出强烈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为十六国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十六国;宗室教育;历史文化认同;民族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
[作者简介]宣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生。
哲学天地
论马克思空间辩证法的四重向度
[摘要]马克思开启了独特的空间辩证法的视野,这一空间辩证法主要关涉四重向度:一是“在场”与“缺场”的空间辩证法,其基本指向是人的对象化活动,人的对象化活动既是在物的世界中人从“缺场”走向“在场”的过程,亦是在人的世界中物从“缺场”走向“在场”的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场”与“缺场”的空间辩证法现实地体现为物的世界的“强势在场”与人的世界的“空前缺场”。二是“同一”与“差异”的空间辩证法,其基本指向是历史空间的总体性与多样性,马克思的历史哲学阐释了现实历史运动的总体的结构性特征,同时,马克思视野中的历史不是无空间差异的均质的线性历史。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同一”与“差异”的空间辩证法具体体现为空间生产的普遍物化与差异化的空间生产的式微。三是“部分”与“整体”的空间辩证法,具体关涉三个维度:现代视野中的民族与世界、个人与社会、经济生活与作为整体的社会生活。四是“中心”与“边缘”的空间辩证法,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具有不同的形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中心”与“边缘”的空间辩证法主要关涉资本宰制下空间生产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的场域涉及全球空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内部。通过以上四重向度的探讨,马克思既呈现了空间辩证法的“一般”,即一般意义上空间的生产与社会历史过程的辩证关系,同时又呈现了空间辩证法的“特殊”,即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积累与空间生产的辩证关系。其中,后者是马克思关注的重点领域。
[关键词]马克思;空间辩证法;四重向度
[作者简介]李春敏,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化哲学范式与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建构
[摘要]文化哲学弥补了传统意识哲学的某些缺失,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哲学主张直面生活世界,展现出人的自由、生命力、创造力、主动性、矛盾性、想象力等各种特性和一种活生生的形象,揭示了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内在运行机理;它还注意把社会历史的宏观视域和微观视域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可以更加深刻地揭示出当代社会现实复杂多样的差异化特质。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它持有一种整体的、复杂的、开放的、发展的辩证观点,还是一种处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社会分析方法。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与文化哲学的主题不谋而合,充分运用涵盖文化哲学范式的新的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可以拓展和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视域,这无疑成为建构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资源。
[关键词]文化哲学范式;生活世界;微观视域;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简介]张彤,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孙芷琪,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生。
史学纵横
清代河工用木与黄淮地区生态衰变
[摘要]明中期以后,江、淮、河、济被人为地糅合到了一起。清承明制,为维持淆乱的黄河、淮河和人工的洪泽湖、运河等巨型水体,不得不连年致力于无与伦比的治水活动,木料等物资的消耗几近天文数字。官员们为了自利,不断造灾兴工,更使各项河工犹如西西弗斯役作,繁劳无功,没有底止。清廷解决绝大多数国计民生事务时,摒弃市场机制,不扩展资源增量,而是动用权力,盘剥资源存量,造成民尽国空的结局。清廷对柳株实行官营,使得官柳根残本枯,甚至一树无存。曾经富庶的黄淮地区生态严重衰竭,民众面临着严重的燃料危机,妇孺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捡拾残草剩叶,甚至生饮冷食。平民百姓不但蒙受产尽财绝的重负,更惨遭生态衰败的折磨。
[关键词]黄淮地区;河务;柳束;官营;林业;生态
[作者简介]马俊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初新式知识分子重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论
[摘要]民初一些知识分子以报刊为阵地大声疾呼并努力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赋予此一流行话语以时代新义,其中“天下”与“国家”由异趋同聚合为近代共和国,而“匹夫”则由传统臣民一跃而为近代国民。“天下”与“匹夫”的关系遂转变为国家与国民的新关系。而近代语境下的“匹夫有责”的“责”则凸显为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道义精神,视其为天赋人权精神中应有之义,具体外现为职责、责任、良心与诚信等道德素养,蕴含着浓郁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等价值诉求。这从一个侧面透露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渐成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代名词。
[关键词]民初;新式知识分子;报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者简介]赵炎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文学评论
“革命文学”论争中鲁迅的“转变”问题
[摘要]历来对于鲁迅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究竟是“转变”还是“发展”,莫衷一是。对此两种观点的表述加以分析考察,可以发现,各有其理由,而又各有其偏颇。以外在表现观之,似是跳跃,而从内在逻辑观之,则有其一贯性。故从总体上看,是发展而非转变,但发展中有扬弃,有厘清以至“飞跃”,故仍有“转变”,但并非“方向转换”。从鲁迅个人来看,还是一种出于自身发展逻辑的必然,再加上时代条件的变迁所给予的机遇,使他迅速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者,其间没有发生方向性的转换或本质性的改变,更没有政治态度与立场的改变,考虑到“转变”一词在当时具有一种特殊含义,故用“发展”说更为合理和合适。
[关键词]鲁迅;转变;革命文学
[作者简介]王锡荣,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楚辞序跋的世俗化倾向
[摘要]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思想领域中个体价值的觉醒,文艺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而始终沿着雅正方向发展的楚辞序跋也卷入了世俗化的潮流中。序跋创作的主体走出了雅文化的圈层,官员成为楚辞序跋世俗化的推动者,商人、刻工也开始创作序跋。屈原形象中蕴含的“忠君爱国”的群体观念逐渐淡化,“忧生愤世”的个体意识得以凸显,序跋作者以失意之真性情重塑屈原,褪去他身上神圣的光环。在“好名”之风的影响下,序跋作者通过书籍出版实现了“立言”的理想,有的作者在序跋中夸大家族和自己的成就,更有甚者将他人成果据为己有。
[关键词]楚辞序跋;屈原;世俗化;忠君爱国;好名
[作者简介]赵然,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经济学观察
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内涵、基础与路径
[摘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明确了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等目标相辅相成,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手段与前提。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及对恰亚诺夫的农民经济理论的辩证思考与总结可知,现代化大产业切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关于现代农业的方向判断,又充分吸收了恰亚诺夫的小农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分析比较中国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发展情况可知,当下中国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弱势和短板,要将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需要进一步落实“大农业”、实施“大科技”、贯彻“大开放”、践行“大融合”。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大产业;大农业观;农业产业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劳动消费均衡论
[作者简介]孔祥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雪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在读博士生。
中国超引力城市的概念、形成条件与效率评价
[摘要]在一批收缩城市诞生的同时,一些城市正通过吸收大量的人口、资金等资源而不断膨胀并快速发展。以人口与经济增长两个维度定义超引力城市,东部的超引力城市以双子星为主,中东部只有省会城市具备超引力城市的特征。究其形成的原因发现,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有一批超引力城市是基于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曾经繁荣、行政等级高等因素所形成的循环累积效应而诞生的。超引力城市是最具有效率的城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对其不应采取抑制的态度,而应施以鼓励性的政策,包括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完善超引力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协作网络、将超引力城市打造为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
[关键词]超引力城市;城市化;人口增长;效率评价
[作者简介]黄信灶,江西师范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副教授;踪家峰(通讯作者),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构建环渤海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现实挑战、优化思路与政策建议
[摘要]环渤海区域是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促进环渤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遏制南北差距扩大趋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区位条件存在相对劣势、产业转型升级滞后、市场活力不足、协同发展格局尚未形成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环渤海区域发展面临着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增长动力结构失衡、产业竞争能力不强、要素集聚和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高质量发展受到制约。对此,可从战略设计、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发展抓手、发展载体等五个方面统筹推动环渤海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这一思路,提出以提高战略地位为支撑、以明确发展定位为基础、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纽带、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等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高质量发展;要素配置;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李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讲师;蔡之兵,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社会学透视
社会学视角下的“意会”问题及其研究方法——对费孝通扩展学科界限思想的再研究
[摘要]费孝通晚年的社会学思想发生了从生态研究向心态研究的转向。心态研究包括两方面含义:强调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和人性的整全特征。这在其2003年扩展社会学学科界限的思想中得到进一步强化。扩展学科界限思想至少包括两个方面:议题的扩展和方法的扩展。在议题方面,“意会”概念扩展了传统社会关系的概念,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层面的关系。费孝通在对“讲不清楚的我”的“意会”探索中,与美学的“意象”“意境”有了对接。后者提供了“意会”在现象学层面的表征,社会学对此思考的方法随之发生扩展,这便是走出传统实证主义藩篱,由此自内而外构建世界图景的“直觉”方法得到重视。“意会”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纳入社会学的分析框架,扩大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根本上受益于中国古典思想天人合一观的启发。
[关键词]费孝通;意会;心态;人与自然
[作者简介]刘亚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以传统推进人的现代化何以可能
——定县实验的现代意义
[摘要]定县实验作为20世纪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常被冠以西化的标签,近来其传统维度虽偶被论及,但既不系统,也不深入。通过对定县实验的“新民”目标、推行平民教育的方式以及实验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动力考察发现,在这些方面定县实验均使用了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这意味着定县实验并非“全盘西化”的乡村建设,而是多方面的工作都自觉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定县实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并不是因袭守旧,而是秉持现代化的立场,体现着创造性转化的精神,从而推进了对定县实验更全面的认识,也为如何对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以更好地为现代化服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定县实验;传统维度;现代化
[作者简介]宣朝庆,南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明浩,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在读博士生。
机构改革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的适应性转型
[摘要]中央到地方各级社会工作部的设置势必会对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的角色定位以及功能发挥产生根本性影响。长期以来,党政双线管理传统下的社会工作在应对基层治理的多重诉求中面临困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背景中“大社会工作”的格局体现了国家对社会工作管理“由虚向实”的实践转向以及在基层治理中实现统合的工作策略,要求当前的社会工作必须“适应性”转型,在问题转换的基础上,响应党和国家的治理需求,锚定基层“软治理”的新定位,探索创新实践形态,加强“大社会工作”意义上的专业人才培养。
[关键词]机构改革;基层治理;适应性转型;大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孟亚男,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副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区域法治与司法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林顺利,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法学审思
论抵押可售规则——以从《物权法》走向《民法典》的转变为视角
[摘要]不同于《物权法》明文限制抵押财产的转让,《民法典》背景下,只有在禁止或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的约定已经登记的情况下,才存在抵押可售规则的适用空间。抵押财产抵债有别于抵押财产转让,抵押可售规则不能适用于存在以物抵债的情形。抵押财产转让存在限制时,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是为了便于办理后续的登记手续,而非放弃抵押权。在抵押权追及效力之下,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抵押权人受领转让价金或将转让价金提存之前抵押权不会消灭。在追及效力规则不足以保护抵押权人之时,有必要例外承认抵押权对转让价金的物上代位效力。关于受让人的权利救济,可通过代为履行制度消灭抵押权,消费型购房人可以直接排除抵押权人的执行。程序上,受让人主要通过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方式,但一般不宜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
[关键词]抵押可售;追及效力;价金代位;购房人;执行异议之诉
[作者简介]付荣,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新时代警察权的治理结构变革
与治理效能提升
[摘要]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促使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指向的国家治理整体转型,作为国家治理权力体系重要构成的警察权必然彰显与时俱进的治理立场、弘扬治理价值并呈现出鲜明的治理属性。警察权治理属性表现在其不仅仅是孤立的权力设置,而是与社会权利对等并行、深度交互、内在嵌合的,警察权本身内部权力分支之间以及与外部其他国家权力之间形成平衡制约关系,内嵌着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区分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机理。在确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警察权制度架构前提下,还应当在警察权赋权治理、权力分解、权力配置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改进。依据结构均衡的要求,完善赋权治理的基础制度规范;遵循权力分解定律,推进警察权决策、执行、监督以及警务事务、警务岗位、警务层级之间的权力合理分解;强化相关制度设计和资源保障,促成分解后的警察权本身内部各权力分支以及权力岗位之间实施有效支持和制约,推动警察权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治理效能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警察权;治理结构;治理效能
[作者简介]谷耿耿,河南警察学院讲师。
学人论坛
“夏代信史”说的考古学观察
——以二里头遗址为中心
[摘要]夏代是否真实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从文献记载、碳十四测年技术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龙形器遗物三个维度分析,二里头遗址与夏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我们推证夏代信史说提供了有力持证。进而,通过对遗址存在时间、地理方位及受战争破坏程度的探究可以认为,二里头遗址并非夏都斟鄩,亦非商都,而是一个跨越夏代中后期与商代早期的城邑。
[关键词]夏代;二里头遗址;斟鄩;考古学
[作者简介]袁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吴佳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春秋学社研究员。
旧貌换新颜:抗战时期
晋察冀边区的秧歌戏
[摘要]抗日根据地开辟以前,秧歌戏广受晋察冀乡村民众喜爱,是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但传统秧歌戏多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与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不相适应。为了充分发挥秧歌戏在民众动员中的价值和优势,边区戏剧工作者对传统秧歌戏进行了利用、改造和创新,革命秧歌戏开始出现。最初的革命秧歌戏多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沿用旧的形式而渗入新的内容,虽满足了抗战动员的需求,但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在解决“旧瓶装新酒”式革命秧歌戏相关问题的过程中,革命秧歌戏得以成熟和发展,新型秧歌剧逐步形成。革命秧歌戏在满足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有力地配合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各项工作,对教育和动员民众拥护、支持和参与中共革命斗争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晋察冀边区;秧歌戏;改造创新;民众动员
[作者简介]郑立柱,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红色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庞琳,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在读博士生,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哲学:hshb73@163.com
史学:bzq1023@sina.com
文学:hbxkwenxue@163.com
经济学:3014868@163.com
社会学:fjzh987@163.com
法学:hbxklaw@163.com
综合:hbxk282@163.com
编辑室:(0311)66035057;(0311)66031870
编务室:(0311)83080362
购买本刊请联系(0311)8308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