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何支持产后抑郁的新妈妈

文摘   2024-07-05 11:19   北京  

女性产后抑郁的概率非常高,因为生产对一个女性来说,意味着非常多的丧失(更好的外貌、女孩的身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的体验),而淹没性的母职需要会让一个刚刚成为母亲的女性立刻陷入到耗竭、焦虑、内疚的痛苦之中。而内在的激素变化也让刚刚生产后的女性非常难以调节内在的情绪变化,会变得非常敏感、易激惹、更难控制冲动。

新妈妈肩负起对新生儿的照顾,也同时需要整个家庭系统对新妈妈的支持和保护。但在生活中,非常多的家庭系统没有对新妈妈的支持能力,造成新妈妈产后抑郁的加重,甚至造成新妈妈自杀,或者杀婴的悲剧。

新妈妈需要家庭系统的支持,如果具体地说,首先是需要自己伴侣的支持,以及一个扩展的家庭支持(eg. 新生儿的姥姥、姥爷、奶奶、爷爷、保姆……)

来自于自己伴侣的支持是最重要的。新妈妈需要伴侣的关心、安慰,也需要伴侣切实地在育儿的所有事项上参与。伴侣究竟是觉得“我是来帮你的”因此帮换了个尿布就希望新妈妈对他感激涕零,还是觉得“这是我们共同的孩子,我当然会全然地投入和负责”,会让新妈妈感受到的支持力度大不相同。新妈妈在疲劳耗竭时,非常容易对没有尽力支持的伴侣感到生气,如果新爸爸觉得新生儿的养育是母职而不是父职,这也一定会让不认同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价值观的女性感到愤怒。

现实生活中,新爸爸的表现常常是令人失望的。因为有太多(尤其是中国的)新爸爸对新生儿的养育置身事外,不愿意投入其中。他们常常会以工作忙碌作为借口,躲在办公室不愿意回家;他们对养育新生儿常表现出一种烦躁和厌恶。有一些新爸爸虽然在新生儿的养育中做了一些事情,但他的心态却始终是“这是女人的事情,他只是很好心地帮了一些忙(尽管很有限)”,他就已经洋洋自得觉得自己是好丈夫好爸爸了,所以如果妻子还是有烦躁的难以自我消化的情绪,这些自封的“好爸爸”会开始攻击妻子情绪不稳定、有病。

新爸爸们的表现令人失望,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分裂有关,所以男人们很习惯地觉得养育新生儿是女性的事情,和他们无关。但问题现在社会已经不再是那个女性完全靠男性养活的社会,女性自己也有收入,对家庭的经济投入甚至比男性更多,所以男性也应该转变观点,更多地认同在育儿这件事情上的“父职”。

如果“父职”不够,就需要扩展家庭(i.e. 新生儿的姥姥、姥爷、奶奶、爷爷、保姆……)来凑。但是扩展家庭的支持能力也常常存在缺陷,比如新生儿的外婆和奶奶有时会和新妈妈抢夺对新生儿的照顾权力,或者指责新妈妈对新生儿照顾得不好,而外公和爷爷也有时对新妈妈各种指责、看不惯,大多数情况下非常疏离(比起来指责好很多)。

我有时会听到一些奶奶或者姥姥抱怨新妈妈不顺从她们,比如说新妈妈对她们“挑三拣四”,不愿意让她们持续古老的“已经被证实不健康”的养育方式(eg.让3个月的孩子学走路、嘴对嘴喂孩子、发烧时给孩子捂好多被子),她们可能会觉得这代表着新妈妈对奶奶或姥姥权威的挑战,因此她们就进入到和新妈妈争夺权力的战斗之中,不愿意尊重新妈妈对自己孩子和自己生活的安排。对于一些习惯了把最高权力握在手中的女性来说,成为姥姥或者奶奶后,她们很难去尊重新妈妈对自己孩子和生活的决定,永远觉得她们自己才是对的,所以一定要新妈妈去服从。由此制造的家庭矛盾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姥姥对新妈妈的情感支持非常重要,姥姥需要起到一个帮助者的作用,而不是把新妈妈的母职完全夺走。新妈妈虽然会因为母职感到耗竭,但是也怀抱着对新生儿的憧憬和对母婴依恋的渴望,姥姥将母职剥夺(常常打着为新妈妈好、让新妈妈休息的名义)对新妈妈来说非常困惑和痛苦。

姥姥和奶奶相比,更有可能成为新妈妈的好的帮助者。因为新妈妈和自己妈妈之间有依恋关系,而和婆婆之间则需要一个时间相当漫长的磨合。在新妈妈照顾新生儿的阶段,如果再加上要和婆婆进行磨合,那对新妈妈而言是压力巨大的、难以负荷的。

但有些姥姥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爱的能力,或者让自己的女儿太痛苦,这时新妈妈常常会选择让一个保姆来帮助自己。这是新妈妈对自己的保护和帮助,大的家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应该努力支持这个选择。

普赛克之眼
一个心理动力学咨询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痕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