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解剖基础及应用

文摘   科学   2024-10-07 07:00   河北  

与传统的背阔肌皮瓣不同,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由穿过背阔肌的至少一个肌皮穿支供血,但是并不包括背阔肌成分。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相对较薄,若以单一穿支为蒂,皮瓣切取范围可达15cm×8cm。

肩胛下动脉在腋动脉下方约3cm处分出旋肩胛动脉及胸背动脉两个终末支。胸背动脉由肌肉深面进入肌肉,在背阔肌内表面肌膜下行走,位于肌腹前缘后方2-3cm处下降,分为内侧的水平支和外侧的垂直支。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血供既可来自血管主干的远端,也可起自外侧支。

胸背动脉穿支的定位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腋后襞下8cm、背阔肌前缘后方2cm;第二种是肩胛骨下角下方4cm,背阔肌前缘后方2.5cm。

P,腋后襞;S,肩胛骨下角;L,背阔肌;I,髂骨脊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定位方法的准确率并不高,且肩胛下角会跟随上肢摆放位置而发生变化。

皮瓣切取方法:

切开皮瓣前方设计线皮缘的皮肤、皮下组织,至深筋膜深面

向后掀起皮瓣,在解剖至穿支血管位置需小心分离。沿穿支外侧长段纵行切开深筋膜,背阔肌内逆行分离大穿支至主干血管,确定主干血管是否为胸背血管主干

如需要切取更长血管蒂,可于肌内进一步逆行分离大穿支至背阔肌深面

穿支有时在背阔肌内斜向走行较长距离才穿出肌肉,所以应该首先在背阔肌浅层解剖,找到穿支,然后再肌肉内循穿支逆行解剖至胸背动脉。循胸背动脉顺行解剖穿支,容易误伤穿支血管

传统的背阔肌皮瓣创口通常为纵斜行,上肢和胸部活动可以明显增加缝合的创口张力。当创口张力比较大时,供区后期往往会遗留比较宽而明显的瘢痕。背部皮肤的生理纹理为横行,而且上肢和胸部活动一般较少增加横向创口的张力。所以,当皮瓣面积和长度不是很大时,可以将皮瓣的长轴设计为横向,利于减少供区创口的瘢痕增生。

出自:

《穿支皮瓣手术图解》

Reliability of Anatomical Landmarks for Skin Perforators of the Thoracodors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

手莫释卷
个人读书房,读书笔记或文献阅读,手外专业为主,定期更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