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沉浮录

文摘   2024-12-09 19:16   中国香港  

在屡次参加进士科考试,屡次落第后,盐枭出身的黄巢终于失去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的耐心,写下了《不第后赋菊》这首杀气腾腾的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公元875年(唐乾符二年),黄巢在冤句(今山东境内)和子侄黄揆、黄恩邺等八人响应王仙芝起事。后叛军规模不断扩大,辗转大半个中国,持续近十年,杀害宗室、官僚、士绅、平民百姓数百万人,甚至以人肉做军粮,残暴之极。直到884年黄巢兵败被部下林言所杀,唐末的社会大屠杀才算告一段落。

也许黄巢本人都不曾想到,这场最终失败的造反,因为杀的人极多,竟然割掉了在中国社会中存在了600年之久的“毒瘤”,那就是魏晋以来的世族门阀制度。

魏晋南北朝以来,世族门阀靠着祖荫不断繁殖,垄断政治,享有特权,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才,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一般认为,中国科举制度的创始人是隋炀帝杨广。公元587年,隋炀帝为了稳固皇权统治,大力打击世族门阀的势力,废除了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实行考试制度以选拔人才,奠定了科举制度的蓝本。

但杨广主政的隋朝实在过于短命。尽管隋末也曾出现过农民起义,但最终夺得江山的却还是世代贵族李渊家族,盘根错节的世族门阀制度并未除根,春风吹过之后又欣欣向荣的发展起来。

唐朝的统治者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唐太宗就曾下令编《氏族志》贬低山东氏族的地位,但没能起什么作用;武则天曾试图打破了关陇集团官僚对官爵的把持,可由于朋党之争,门阀世族的势力仍然很强大。

可以说,有唐一代,虽然科举制度有所发展,但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考试登堂入室、光宗耀祖的机会,依然极其渺茫。

然后,经过黄巢造反的扫荡,唐末的官僚士族大地主几乎全被杀,门阀世族们终于被彻底消灭干净。此后,五代十国时期涌现的诸多政权,其统治者几乎都出身寒微。

公元960年元月初一,“一根杆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的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赵匡胤改良了唐朝的科举制度,确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体制,使得科举制度公平性大幅提升。当时有许多大臣的子孙亦未能通过科举入仕,仅能担任中低阶官员,因此还产生了富贵不过三代的俗语。

从此,大量的寒门子弟终于可以通过层层考试面见天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天子门生”。

可以说,从宋代开始,除了在元初曾短暂停止过,科举制度便成为中国官场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直到190592日,那时,清王朝已经奄奄一息。经袁世凯奏请,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明告:着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自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才宣告废除。

时间来到202412月。

2025年度中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于121日落幕,招录与报考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根据官方数据,此次国考计划招录3.97万个职位,而通过资格审查的报名人数高达341.6万人,平均竞争比达到86:1。而热门职位,竞争比更是高得惊人,比如中华职业教育社联络部“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仅招录1人,却吸引了16702人报名。

在废除科举119年后,读书入仕再次成为底层民众唯一的出路。

“科举”考试的再次兴盛,也许是这个时代发出的最长的一声叹息!

行山者Allen
行山清心,旅游赏心,读史明心。探寻历史真相,分享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