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来自诩为礼仪之邦。
对“礼仪”二字,很多人以为是指文明礼貌,为人友善。
其实根本不是。
中国礼仪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史记·周本纪》有记载:“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说的是周武王伐纣后,其子成王在周公旦的辅佐下,废除了殷朝的天命,又袭击了在淮地的夷人,回到丰,作《周官》。创作和订正礼乐,从此制度改变,人民和睦,颂歌四起。
《周官》又称为《周礼》,内容极其繁杂,但其核心思想是每个人的言行均要符合“礼”的要求。礼的本质是“差异”,也就是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的各种人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绝对不可混肴。这种有差异的等级秩序就叫“礼”, 每个人都要做且仅可以做与其社会地位相符合的事情,不可僭越。
西周制度瓦解后,进入东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面对当时的社会乱象,极力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传说他曾向老子问礼,又曾痴迷于乐,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
那么什么叫做“乐”呢?“乐”是为“礼”服务的,是通过制定经典的诗歌曲目和举行集体奏乐等活动仪式来渲染统一和谐的社会氛围。
所以,孔子所推崇的“礼乐”,实质上就是后人所说的“礼仪”。
孔子对礼仪推崇到何种程度呢?
《论语·八佾篇》有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那么季氏到底做了什么,让孔子怒不可忍呢?
古代奏乐舞蹈的一行八人叫一佾(音义),八佾即64个人。季氏是鲁国大夫,奏乐时请了64个舞者。按照周代礼制的规定,天子举行乐舞用八行人,叫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为大夫,却用了八佾,这是对天子的僭越,是对等级制度赤裸裸的挑战,是绝对的不讲“礼仪”,难怪让孔夫子怒不可遏!
这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一成语的来源。
所以,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礼仪实质上指的是官本位的等级制度,而等级制度的核心是“汉官威仪”,即当什么样的官,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仪仗排场。比如在清朝,出门是坐四台大轿还是八抬大轿,鸣锣开道是五响还是七响,头戴官帽是红顶子还是蓝顶子等。
步入当代,官当然已经不再称为官了,而叫人民公仆或者公务员。不过,人民公仆依然是有严格等级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八条规定,公务员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和机构规格设置。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不同职务等级的待遇当然不同。
比如,副部级干部的购房补贴标准为190平方米,而正厅级干部为120平方米;副部级干部可以使用排气量3.0升(含)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轿车;正厅级干部使用排气量2.0升(含)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
而同一职务不同层次的正职和副职之间,待遇也是有明显差异的。比如,正省部长级干部配备价格在45万元以内的小轿车就比副部长级的标准在35万以内要高;正部级干部与副部级干部的办公室大小也不一样,部级干部的办公室面积不能超过54平方米,副部级的不得超过42平方米。
副部级的医疗证封皮是蓝色的,正部级是绿色的。正部级凭医疗证去看病,不用排队挂号,住院也可以享受单间病房;二者的报销程序也不一样,正部级的费用直接由卫生部门与医院结算,副部级的费用则要到原单位报销。
所以说,平等、公正和友善,那只是乌托邦里的神话。一切讲究礼仪,才是现实。
孔子曰:“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对普通草民而言,摆正自己的位置,控制自己的欲望,崇拜礼仪,过紧日子,才是草民该做以及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