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七章有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意思是,最好的君王,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君王,人民亲近他并且赞颂他;再次一等的君王,人民畏惧他;而最差的统治者,是人民轻蔑他。
宋仁宗赵桢就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感很弱,人民“不知有之”但可称之为“太上”的皇帝。他最出名的地方是作为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主人公,当然狸猫换太子并不是历史。
赵桢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十二岁登基为帝,至五十三岁而薨,在位四十一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中国历朝皇帝在位时长排行榜中位列第10,也是第一位获得庙号为“仁”的皇帝。
那么,赵桢到底“仁”在何处呢?
史书有记载,赵祯对下人非常仁慈,一次吃饭的时候吃到了一颗沙子,牙齿疼痛,马上吐了出来,还不忘小声对身边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他对待下人的过失,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难受,而是下人会因此受到责罚。
赵桢之“仁”可见一斑。
孔子曾曰:“克己复礼为仁”。赵桢这个“仁”不仅是仁厚,更指其“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情感偏好,服从各种约束。
赵桢善于纳谏,谏臣包拯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赵祯一边用衣袖擦脸,一边还接受他的建议,并不怪罪他。
他一生最是宠爱张贵妃,想给张贵妃的伯父升官,但是谏官们纷纷反对,赵祯只好作罢。宋人当时的观点是,官职是国家公器,不是私人想要给谁就可以给谁,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以公谋私,也要遵从国家制度的规定。
整个仁宗朝没有“文字狱”,相反,赵桢还非常痛恨“深文周纳”,即罗织材料、陷人以罪的行为。宋代魏泰在《东轩笔录》中有记载,一个举子给成都知府献了一首诗,其中有诗句“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这无疑是一首反诗,吓得成都知府赶紧把举子捆绑至京,上章请求皇帝治罪。赵桢了解后却哈哈一笑,说:“这不过是老秀才急于求官而做出的荒唐事,不足以治罪。可安排他去偏远小郡,出任司户参军一职。”写反诗的不但没受惩罚,反而在皇帝那儿谋得了官职,可见当时言论的宽松和自由。
更重要的是,赵桢不好大喜功,没有建功立业成千古一帝的雄心壮志,甘愿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虚君”。
公元1038年,西夏的李元昊脱宋自立,还发国书让宋朝承认,朝中上下顿时群情激奋。那时赵桢28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当即下诏悬赏捉拿李元昊,并任命韩琦为陕西招抚使,宋夏战争开始。
在宋夏经历了几场战役的较量之后,双方均损失惨重,赵桢决定议和,宋朝给西夏岁币,西夏再度向宋称臣,史称“庆历和议”。
正是赵桢这种克制、该收手时就收手的态度,为宋朝取得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给了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使仁宗一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文化璀璨、国泰民安、普通人生活水平最高的一个时期,史称“嘉祐之治”。
那时普通人的生活水平高到什么程度呢?《水浒传》里面卖炊饼的武大郎,属于社会下层小市民,一个街头小贩,他一个人卖半天烧饼,不但可以满足一家人温饱,养得起一个爱美、常买买化妆品的老婆潘金莲,两口子还住得起二层小楼。
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更是描绘了当时首都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生动写照。
当然,《水浒传》以及《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是仁宗朝大约40年后徽宗朝的社会。但史书对仁宗朝的评价比徽宗朝更高,显然仁宗朝的社会可能更繁荣。
经济水平高之外,那时普通人出行也是自由的,不管是探亲访友,还是去外地经商,只要你盘缠够,说走就走。此前历朝,包括汉唐盛世时期,普通老百姓要出远门,事先都必须向当地官员申报,只有申请到“通行证”之后才可以上路,想走就走,是不可想象的。
仁宗朝更是一个知识分子精神上特别愉悦的时代,文学艺术事业都很发达。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北宋占了六家;而这六家(三苏、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又都活跃在仁宗朝,以至于林语堂说,这是中国文人“最好的时代”。
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罗盘,出现于仁宗朝。
在史学界,宋仁宗赵祯一直被认为是一生没有什么作为的皇帝,他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权力,“事无大小,悉付外廷议”,碌碌“无为”。但正是他的“无为”,让老百姓过了几十年的好日子。
这样一个“无为”皇帝,在他生前,老百姓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他死后,却不仅让本国民众“痛哭流涕”还让他国皇帝尊为“祖宗”。
赵桢驾崩后,《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讣告送到辽国后,辽道宗耶律洪基“惊肃再拜,谓左右曰:‘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强调“无为无所不为”。
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当然,“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干预、不与民争,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走向辉煌。
相反的,古今中外,任何有宏图大志的强主和伟人的出现,其实都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噩梦的开始;崇尚伟人的国家,都给自己和世界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概莫例外。
英国人很早就意识到这点,所以英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伟人,却创立了现代世界民主法制的基石,包括大宪章、三权分立制度等。二战一胜利,民众就把民族英雄丘吉尔给选下台了。
美国的幸运在于,华盛顿在胜利后立刻隐退,林肯被刺杀,所以到现在,美国还没有出现过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