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之殇(二):哭泣的头巾

文摘   2024-02-11 09:28   广东  

2022年9月13日,22岁的女孩玛莎·艾米妮和哥哥走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街上。她因为戴着所谓“不恰当的”头巾,遭到道德警察的逮捕,她的头部被警棍击打,并多次被撞击到道德警察的警车上。随后,她在沃扎拉拘留中心晕倒,不久就陷入了昏迷。


三天后,艾米妮死了,在花样的年纪。


随后,在伊朗引发了被称为“头巾革命”的反政府示威活动。经过长达数个月的社会动荡,在超过500人丧生的流血镇压后,伊朗政府重申,违反伊斯兰着装规定的女性会遭到惩罚。


司法总监艾杰称,“摘下头巾等于是对伊斯兰共和国及其价值观展现敌意。”他扬言,将使用一切可用手段,对付“犯下这类危害公共秩序罪刑的人”。


这个世界真是魔幻。


1930年代,巴列维王朝的缔造者李萨汗推行现代化和西化,下令禁止女性戴面纱、头巾,还授权警察在公共场合见到女性戴头巾时强行摘除。


到1970年代,在礼萨汗的儿子默罕穆德·礼萨·巴列维国王统治下的伊朗,表面上已然完全是一个西化的国家。


1978年,伊朗的人均GDP达到2166美元,世界排名48,和新加坡处于同一水平。


那时的伊朗年轻女性,和男朋友一起上大学,穿西式服装,包括紧身牛仔裤、超短裙和短袖上装,甚至穿比基尼去游泳,周末和家人去郊外野餐。

然而,巴列维推动的妇女解放运动,深深伤害了伊朗庞大教士群体的利益,他们几乎完全丧失了影响力,也几乎丧失了一切权利。


同时,长期男尊女卑的社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成年的男性群体,坚决反对妇女解放,反对妇女的裸露和脱离自己的掌控,更加反对一夫一妻的制度。


再者,在伊斯兰宗教统治下,虽然穷,但大家不患不均,彼此相安无事。巴列维的西化改革虽然使民众迅速富裕起来,但贫富差距也迅速加大,社会矛盾加剧。


普通民众对社会尤其是对王朝权贵阶层的不满,和渴望重新掌权的宗教势力很快进行了完美结合。


于是,四十多年前,也是在德黑兰,在宗教势力和男权至上思想的推动下,很多伊朗女性戴上头巾,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强制女性拿下头巾并推行西化的政策。


伊斯兰革命很快取得了胜利。


1979年2月,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正式成立。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随即下令强制女性戴上头巾。


霍梅尼认为,可兰经中记载伊斯兰教先知默罕默德言行的“圣训”中对信徒有这样的教诲,女性应遵守伊斯兰着装规定。1983年,这项规定被写入法律。


但大量民众认为,这项法律过于苛刻,可兰经中并未规定要对不戴头巾者施以惩罚。


随后,成千上万的伊朗妇女又走向街头,抗议穆斯林面纱。


然而,一切都晚了。


成年女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佩戴头巾,已经成为伊朗政府合法性的象征。对伊朗的神权政府来说,反头巾是攸关生存的议题。伊朗以全球穆斯林的捍卫者自居,视头巾为重要的宗教象征,要保护伊斯兰女性端庄的理想形象。


于是,在伊朗的大街小巷,妇女们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生怕越雷池一步而遭到道德警察的严惩。

2023年10月1日,又一个花样女孩,16岁的杰拉万德因未正确佩戴头巾而与道德警察在德黑兰地铁内发生争执后晕倒,送医后不幸死亡。


新一轮的反头巾示威运动在伊朗迅速展开。


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则声称,群众示威与头巾无关,而是由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敌对势力所造成,企图破坏伊朗。


看样子,外国敌对势力真是无处不在,并且闲得蛋疼。


而对伊朗妇女来说,她们的诉求其实很简单:戴不戴头巾,由我自己说了算。


21世纪了,这样简单的诉求,在流血牺牲者众后,却依然得不到满足。


这真是人类的悲哀!

行山者Allen
行山清心,旅游赏心,读史明心。探寻历史真相,分享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