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杨广

文摘   2024-05-22 19:08   中国台湾  

公元618年,有着三个都属于正统王朝的年号——隋炀帝的大业十四年,隋恭帝的义宁二年以及唐高祖的武德元年。单凭这些年号,就能看出这一年有多乱。

此时的隋炀帝杨广,已经避难江都(今扬州)一年有余。

有一天,刚知天命的杨广对着镜子顾影自怜,回头对萧皇后说:“好头颈,谁当斫之?”萧后大惊,问他为什么这样说,杨广笑着说:“贵贱和苦乐,都是朝代更迭造成的,有什么好伤感的呐!”

不久后,江都兵变,叛将宇文化及把杨广杀了。不过不是被砍死的,而是被迫自缢而死。

一语成谶,大概就是如此。

《隋书·后妃列传》里用一段杨广“弒父淫母”的“香艳阴谋”故事记录了隋文帝杨坚之死,在《资治通鉴》里也有类似记载。但其实不管是《隋书》还是《资治通鉴》,杨广“弒父淫母”的记载都是直接取材于唐初赵毅所著的野史《大业略记》,而这本书的史料来源其实并不可靠,大多是当时民间流行的轶闻和传说。

《隋书》是魏征主持编撰的。魏征等人采用这个故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杨广塑造成一个既“夺嫡”又“弒父、奸母、篡位”的无耻小人,一个禽兽不如的流氓恶棍和暴君!

西魏以来,杨李两家都是关陇贵族集团里的核心家族,两家还是近亲,唐朝的建立者唐高祖李渊是杨广的亲表哥。

如果不是表弟你荒淫无道,表哥我怎么好意思去抢你的天下呢?如果你不是一个暴君,我夺你江山就没道理了,你说是不是嘛?

所以杨广死后,李渊给他的谥号是“炀”,意思是去礼远众,即违反道德、奢侈暴戾。

然而,历史真相到底何如呢?

事实上,即使是《隋书》,在写隋炀帝的《帝纪》里,也充满了对杨广的赞美之词。

《帝纪·卷三》开篇写到,“上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说的是杨广容貌俊美,从小机敏聪慧,在诸王子中他特别得到高祖杨坚及皇后独孤氏的宠爱。

又说,“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朝野属望。”说的是杨广爱学习,善于写文章,性格深沉隐晦,严肃庄重,引起朝野注目。

公元581年,杨坚废黜他的外孙北周静帝,以隋代周,立杨广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杨广虚岁十三。

被立为晋王后,还是个孩子的杨广有一次去观看狩猎活动,碰上下雨,左右送上雨衣,他说:“士兵们都浸湿了衣衫,只我一个人穿雨衣吗?”于是命令把雨衣拿走。

这样一个爱学习、有爱心并严于律己的男孩,后来怎么会变成“弒父淫母”的暴君呢?实在有悖常理。

当然,《隋书》里也写到“上尤自矫饰”,说杨广做作,一切都是演戏。只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演技”实在是太高!

而杨广后续的简历,极为牛逼,绝对少年有为,史书上的任何抹黑都难掩其夺目光芒:

立为晋王后,“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大将军如故。”“寻”的意思是不久,此时杨广十三周岁;

六年(公元586年,杨广17岁),“转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其年,征拜雍州牧、内史令。”

八年(杨广19岁)冬,“大举伐陈,以上为行军元帅。及陈平……,于是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进位太尉……复拜并州总管。

俄而江南高智慧等相聚作乱,徙上为扬州总管,镇江都,每岁一朝。

后数载,突厥寇边,复为行军元帅,出灵武,无虏而还。

总之,朝廷哪里有事,哪里就有杨广的身影。

如果说少年杨广的不断加官进爵,主要由于他是杨坚的爱儿,那么杨广19岁时,作为平陈统帅,迅速灭掉南朝陈国,重新统一了全中国,并且还做到了“天下称贤”,证明杨广确实能力超群,才堪帝位。所以杨坚和皇后独孤氏才在多年后(公元600年,杨广31岁),决定废黜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杨勇和杨广均是杨坚和独孤氏的嫡子,不存在偏心。

公元604年,杨坚驾崩,35岁的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隋书·后妃列传》、《资治通鉴》不约而同提到在杨坚病重期间,杨广觊觎父皇侍妾的美色,调戏后母,并在事情泄露后,与人共谋,弑父篡位登基。

但正史的此种说法,颇为可疑,实在经不起推敲。

其一,翻查史料,炀帝后宫一生只得八人,其是否如此好淫,值得怀疑;

其二,杨广在当太子的时候,非常安分,从不近女色,不可能在杨坚快去世的这段敏感时期犯糊涂;

其三,《隋书》中记载,被调戏的杨坚爱妃宣华夫人与杨广早有往来,杨广之所以能成为太子,亦有宣华夫人的功劳。宣华夫人是父皇的宠妾,杨广为与之结交,经常给她送礼物,这太正常不过了。对此,宣华夫人也很感激,所以经常帮助杨广。以二人的关系来说,宣华夫人即使被调戏,也不可能向杨坚告状,因为她绝对得罪不起即将即位的杨广。

所以,说杨广“淫母”,极有可能是冤枉。

那么,“弑父”是否真有其事呢?分析起来,也是不合逻辑。杨广当然很渴望得到皇位,并且已经等了多年,但既然没有“淫母”,杨坚又已病入膏肓,杨广绝不可能为了早几天登基而背上“弑父”的罪名。

那么,杨坚到底是怎样死的呢?

《隋书·杨素传》有记载:“时皇太子入居大宝殿,虑上有不讳,须豫防拟,乃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录出事状以报太子。宫人误送上所,上览而大恚。”

杨素给杨广的信误入杨坚之手,杨坚当时的心情应该是这样的:我尚未死,这个畜生就想我死,安排好一切谋我的天下,如此不仁不孝的忤逆子,怎配当天下君主?因而“大恚(音会,极其愤怒的意思)”,杨坚病重而“大恚”,所以,杨坚极有可能是被杨广气死的。

其实这可能也是个误会。史书记载,杨坚病倒在仁寿宫(避暑行宫),不在大兴宫(皇宫),这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哗变,于是杨广便给杨素写信,商量在杨坚死后如何控制局面,但杨素的回信却阴差阳错地到了杨坚手中,自然会让杨坚“大恚”。

父皇的死肯定也让杨广松了一大口气,毕竟他当年为了上位,打击杨勇可是费了不少心血。

杨广即位不久,便逼长兄杨勇自杀。曾经的储君,始终是心头之患,不除不行啊。

但杨广应该也不是滥杀之人,一个旁证是,杨广登基次年,其五弟汉王杨谅在并州起兵造反,杨谅兵败被俘后,杨广并没有杀他,而仅仅是将其幽禁。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杨广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呢?

无他,所谓历史,都是春秋笔法,成王败寇而已。

事实上,杨广在位初期,开创科举制度、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拓西域疆土,任何一件事情,都配得上名留青史。

杨广是唯一一个亲自到河西走廊巡视的中原王朝皇帝,曾亲赴甘肃张掖召开“中亚合作组织大会”,当时西域很多小国都有派使节前来朝拜。

然而,杨广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有为皇帝,他“慨然慕秦皇、汉武之功”,想做的是千古一帝。而开疆拓土,是“千古一帝”的标配。

所以他拳打契丹、脚踢吐谷浑,还死磕突厥,隋朝的疆域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范围。

大业八年(612年),杨广宣布征伐高句丽,御驾亲征。然而,三征高句丽,前后发兵超过350万,民夫超过500万,终于耗尽了隋朝的兵力、人力、财力和物力,让他的王朝走向了末路。

长年累月的穷兵黩武,给民众带来了深重灾难,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

但对泥腿子造反,杨广并不以为意,因为当时宗族势力强大,他只担心关陇贵族集团背后反水。事实上,在表哥李渊起兵造反后,他从洛阳逃到江都,并不是为了贪图享受,而是因为他从21岁开始就坐镇扬州,江都是他的政治大本营,避开关陇贵族集团的逼宫,才是他的真实目的。

他最后死在江都,应该也是得偿所愿。

雄心勃勃想做“千古一帝”的“基建狂魔”和“战争狂人”杨广失败被杀,并且亡国了。

想做“千古一帝”,实在不容易啊,风险极高,一不小心,分分钟成亡国之君。

而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无一例外是暴君或昏君。

行山者Allen
行山清心,旅游赏心,读史明心。探寻历史真相,分享历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