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残留病灶(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MRD)的检测对于预后提示作用已经有充足的研究证据。MRD检测结果对于治疗决策指导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此同时,对于MRD检测的检测策略、质控标准、规范化和应用场景等要求,成为业内专家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近期圆满闭幕的第13届全国病理年会上,北京协和医院的吴焕文教授分享了《实体瘤分子残留病灶(MRD)检测共识》,共识纲要主要包含5个方面:实体瘤MRD的定义、MRD检测临床价值和适用人群、MRD检测技术方法、策略及时机选择、MRD检测规范化、MRD检测报告。首次共识了实体瘤MRD的概念,明确了实体瘤MRD检测临床价值,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对检测癌种、适用人群给出建议。同时将MRD检测技术方法、策略及时机选择进行了比较推荐,对MRD检测规范化、MRD检测报告的呈现提出了要求。共识的发布对实体瘤MRD检测具有里程碑意义。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下本次《实体瘤分子残留病灶(MRD)检测共识》。
共识1
实体瘤MRD(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分子残留病灶),是指经过治疗后,影像学或传统实验室方法不能发现,但通过液体活检发现的肿瘤来源分子异常,代表着肿瘤的持续存在和临床进展可能。
此次共识相比之前《肺癌分子残留病灶专家共识》,明确实体瘤中MRD的定义。
共识2.1
在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中,有充分证据表明MRD具有预后分层作用,临床价值较明确;在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其它实体瘤中,也有一些证据提示MRD具有预后分层作用。
目前在肺癌、肠癌、乳腺癌中有多篇高影响力的MRD研究报道,在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也陆续有MRD研究发表。MRD的检测类似于“分子CT”,预后分层的作用远超过分期。共识充分肯定了MRD在提示预后复发中的临床价值。
共识2.2
已有一定证据支持MRD可辅助实体瘤治疗决策,更多前瞻性干预性临床研究数据的积累将进一步明确MRD的价值。
DYNAMIC临床研究和肺癌高峰论坛《非小细胞肺癌适应性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MRD检测在治疗决策中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MRD辅助实体瘤治疗决策的临床研究还有大量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
共识2.3
实体瘤MRD检测的适用人群包括需要精准临床决策的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切除/放化疗的患者以及经过系统治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晚期患者。
共识3.1
基于NGS的ctDNA突变检测是目前实体瘤MRD检测的最常用方法。
共识3.2
实体瘤MRD检测策略按照是否进行个性化探针设计分为群体定制和个性化定制。群体定制流程相对简单稳定,可涵盖肿瘤进化新出现的突变,但每位患者可用的追踪突变数量相对少;个性化定制每位患者追踪的突变数量相对多,具有更高灵敏度。在临床实践中,可综合评估后选择群体定制、个性化定制或二者结合的方式。
共识3.3
实体瘤MRD检测根据是否参考肿瘤组织突变信息分为Tumor-informed和Tumor-agnostic/naïve分析策略。基于肿瘤组织突变的Tumor-informed分析相对于Tumor-agnostic/naïve分析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先考虑采用Tumor-informed分析策略。
共识3.4
采用Tumor-informed分析策略时,肿瘤组织检测可以采用WES也可以选择实体瘤多基因panel。WES覆盖范围全,但分析复杂度高;多基因panel落地便捷,但检测范围有限。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共识3.5
实体瘤MRD的Landmark检测(治疗后首次检测)大多选择在根治性治疗后1个月内进行,MRD动态监测有助于提升检测性能。在临床实践中,需结合实体瘤类型、治疗方式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Landmark检测时机及监测频率。
共识4.1
实体瘤MRD检测在临床应用前需经过充分的性能验证。MRD检测通常追踪多个突变,需从患者/样本层面评估MRD检测的性能。
共识4.2
在相同的血浆游离DNA(cfDNA)输入量下,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追踪突变数量及测序深度可提升MRD检测灵敏度。推荐追踪多个突变,测序深度推荐>30,000X,个性化定制panel测序深度可考虑>100,000X以提升MRD检测性能。
共识4.3
MRD检测的质控需包含NGS检测常规质控内容,质控中需重点关注MRD追踪突变的测序深度。MRD检测需设置质控品,质控品应包含已知阳性/阴性的突变,用于监控检测流程的稳定性和检测的准确性。
共识5
实体瘤MRD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受检者的基本信息。(2)样本信息。(3)实验室信息。(4)检测内容:包括检测范围、检测方法、MRD阳性/阴性判定规则,检测限、检测局限性等。(5)检测结果:MRD阳性/阴性,MRD阳性者应报告检出突变的标准命名、VAF值等。对于动态检测的患者,应尽可能综合展示历次检测结果便于临床参考。(6)质控结果:样本质量、核酸质量、文库质量、测序质量、测序深度等。
《实体瘤分子残留病灶(MRD)检测共识》的发布,破除临床面对众多检测策略选择困难的局面,明确了基于WES定制化MRD在检测性能上的优势。迈景基因自主研发的MRD检测产品——景见微®采用国际前沿的Tumor-informed定制化Panel技术路线,正是《实体瘤分子残留病灶(MRD)检测共识》推荐有更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策略,性能优异,是一款基于WES的个体化定制实体瘤MRD检测产品,可根据血液ctDNA结果监测肿瘤微小残留病灶。
景见微®采用强化的全外显子组测序(Enhanced-WES)测序技术检测组织样本,可全面精准地指导实体瘤患者临床策略的制定,包括靶向、免疫治疗指导和遗传风险分析等。根据患者全面基因图谱进一步定制个性化检测panel,其定制化位点可实现100,000X超高测序深度,结合双端分子标签技术和自建的特异性降噪模型,实现低频突变的稳定检出,最低检出限(LoD)达到0.005%(十万分之五),优于《肺癌MRD的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提出的性能标准。景见微®报告展示历次MRD检测的结果,并详细呈现ctDNA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即时的病情变化情况,为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可提示患者根治性治疗后的复发风险,并指导术后辅助治疗,同时为药物的疗效评估提供科学指导。
已有关于MRD检测的专家共识
2021年3月6日,第18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由吴一龙教授牵头达成了我国首个《肺癌分子残留病灶专家共识》,共识中指出MRD的检测,需稳定检出丰度≥0.02%的ctDNA。2024年3月2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与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联合主办的“第21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围绕“适应性治疗”开展深入探究,最终形成了《非小细胞肺癌适应性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称《共识》)。适应性治疗是指利用生物标志物精准选择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实施降阶或升阶治疗,以期获得更佳的疗效、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或更好的成本效益。共识指出基于ctDNA的MRD检测是适应性治疗的关键标志物。
联系我们
检测服务:400 839 0166
商务合作:18122435272(接听时间09:00-17:00)
邮箱:market@maijinggene.com
地址:广州国际生物岛螺旋四路9号C101单元
迈景基因
迈景基因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国际生物岛。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长期深耕PCR+NGS双技术平台,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医学领域整体解决方案。
迈景基因自主研发Myseq™单边链特异多重PCR等多项独创技术,获得肿瘤基因检测领域的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实验室获得广东省临检中心颁发的“高通量测序实验室”技术审核认可,同时获得美国CAP等实验室质量体系认证。
2022年10月26日,迈景基因研发生产的国内首个肺癌PCR多基因伴随诊断试剂盒(商品名:迈菲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国械注准20223401432);2024年1月23日,研发生产的结直肠癌伴随诊断快速检测试剂盒(商品名:迈常捷®)获批上市(国械注准20243400145),肺肠两款伴随诊断试剂盒助推医院院内方便快捷合规地开展肿瘤基因检测项目,惠及更多的肿瘤患者。
未来,迈景基因将深度布局IVD方向,同时推进PCR和NGS双技术平台的肿瘤产品研发,以优质的肿瘤IVD检测产品和高效的医学检验服务两种商业模式,助推肿瘤精准医学的发展,为癌症患者提供更好的精准医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