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大洪拳是少林武术中的一种经典传统拳法,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技术特点。
根据多条证据,少林大洪拳被认为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习练的拳术之一,是少林武功的基础拳法,被誉为“诸艺之源”。
大洪拳的特点在于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节奏严谨且舒展大方。
演练时注重“眼似闪电、目随手走”,动作连贯、功架完美,体现了少林拳的主要风格。其步法以活马步为主,结合了禅法与武艺,掌拳并用,刚柔相济,攻守自如。此外,大洪拳还融合了军队战斗中的刺枪、托枪、刀劈等技法,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和技击性。
大洪拳的套路结构严谨,攻防分明,架势矮小而稳健,出手即到,一招制敌。现存的大洪拳套路是动作最完整、招式最完整的之一,主要在北方流行。该拳法共有十二路,每路三十六式。
大洪拳身法讲究八要:起、落、进、退、反、侧、收、纵;
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
眼法:以目注目,以审敌势;
身法:起横落顺,着重掌握重心,不失平衡;
步法:近低退高,轻灵稳固。
战术上,善于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佯攻实退,似退而实进,虚实兼用,刚柔相济,乘势飞击,出手无情,击其要害。
拳谚云“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
演练套路时强调一气呵成,在外要求肩与跨、肘与膝、手与足外三合,在内要求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内三合,做到内外一体,拳打一线。
动静、呼吸、运气用气皆有其独到之处,拳打十分力,力从气中出,运气贵平缓,用气贵平急,缓急神其武术,尽在一呼吸;
呼吸者气也,动静者心也,心一动而气一吸,则无力而势虚也,然静要专一,动要精神,吸必紧急,呼必怒发,心为元帅,气为先行,目为旌旗,目若恍惚,指示不明,则动静失宜,呼吸倒置,阵必失也;
眼位要明,视之不要恍惚,则目之所注,志必至也,志之所至,气必发也,心一动而百体从命,振其神,扬其武威,动静呼吸之间,而接法取法尽纳于一气之中也。
少林寺小洪拳风格古朴、系偏重步法身法之基本训练,属少林僧入门奠基之拳。其如书法之永字八法。
其高、低、斜、正、束、放、转、侧等身法皆重复出现,笔一划皆正楷功力。拳、掌、肘、膝等用法皆在套路中重复安排,且皆左右对称,多重复,使初学者无形中增长各项技能;
其套路编排可谓独具匠心,既浅显易学易练,又深奥含难测之拳理,使练习者随日久深有拳之体察见解,玩味无,尽毕生之精力也难尽得其奥妙。比少林寺洪拳之又一珍奥处也!
少林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之风格,在出拳及套路结构上,此特点与大洪拳是一致的。
大洪拳朴实无华,攻防明显,技击方法突出,勇猛雄厚,起落动静鲜明,
练大洪拳时要注意三节、四梢、五行、六合,内外相合,以气催力,出手发声,气随手出,气随手入,呼吸动静配合。
手不离胸,肘不离肋,打前顾后同,变换方向转身多,一手连三手多。
大洪拳结构皆有连击,大洪拳连击之程度较高,但皆有连击之特点。
大洪拳难度较大,进退纵跳势法多变;后大殿有明代练拳留下的脚窝。
由此当知明朝此拳之大盛,创此拳当在明以前之宋代。
此与《江湖风尘秘录》中所说之宋太祖传大小洪拳之论相符合。
但宋太祖学艺少林,三年后逃出少林闯江湖,当不可能是自创自编之拳,此拳原系少林古传当可证明也。
太祖贵为天子,后代尊爷,沿袭为太祖洪拳和太祖长拳。
少林古拳谱云:“太祖洪拳步幅宽,拧身拗步下单鞭”皆此拳源之一斑也。
少林大洪拳不仅是一种优秀的武术套路,也是习武健身的最佳选择之一,被少林寺视为镇寺之宝,并且是少林寺僧侣入寺必修的拳法课程。由于其历史悠久和传承广泛,大洪拳在民间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