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八卦掌是一种融合了攻防招术与导引方法的拳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河北文安县人董海川。
董海川在江南游历时受到道家修炼的启示,结合武术加以整理,形成了八卦掌。八卦掌以站桩和行步为基本功,以绕圆走圈为基本运动形式,强调内外兼修,形意兼备,动静相合。
武当八卦掌是一种融合了攻防招术与导引方法的拳术,其特点和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武当八卦掌以绕圆走圈为主要运动形式,步法轻盈灵活,强调随走随变,身体在交手时起伏拧转,敏捷多变。
这种步法和身法的结合使得八卦掌在实战中能够灵活应对对手的攻击,避实击虚,变化莫测。
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几乎所有的技法都是以掌代拳,施以捶打之能,以掌代勾行拨掳之巧。这种手法的应用使得八卦掌在技击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八卦掌不仅注重外在的技击技巧,还强调内在的气功修炼。练习者通过站桩、行步等基本功来培养内在的真气,并通过呼吸吐纳、导引术来增强身体素质和精神修养。
八卦掌深受《周易》八卦理论的影响,强调“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运动哲理。这种理念不仅体现在技法上,也贯穿于整个拳术的练习和应用中。
八卦掌在实战中讲究临机应变,避正击斜,伺机进攻。
其技击原则是避开对手的正面攻击,寻找其弱点进行连续进攻,将对手的力量化为己用,达到以小胜大、以巧打蛮的效果。
除了技击功能外,八卦掌还是一门健身术。
长期练习可以改善身体机能,增强柔韧性、速度和耐力,对下肢力量的培养尤为突出。
武当八卦掌以其独特的步法、灵活的手法、内外兼修的特点以及深厚的哲学理念,在中国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一门技击术,也是一门健身术。
八卦掌的特点在于其步法轻灵、身法敏捷,强调以腰为轴,周身旋转,劲力刚柔相济,行如流水。
在技法上,八卦掌要求内外合一,形意兼备,动静相合,强调手眼身步合一,步法稳沉轻盈,身法灵活柔韧。
八卦掌的技法包括穿、插、劈、撩、横、撞、扣、翻、托等手法。
武当八卦掌的练习方法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步法、身法、内功以及技击技巧等。以下是详细的练习方法:
基础步法和桩功:
蹚泥步:这是八卦掌的基础步法之一,要求身体保持中正、放松,重心在左右胯之间转换,通过蹚泥步练习重心的水平移动,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站桩:包括定步桩和八卦转桩,站桩时需注意身形规范、手法变化和步法转换,全身放松,不要急于发劲和技击。
走圈是八卦掌的重要练习方法,通过不断盘旋绕转,达到身体放松、精神安静的状态,产生漩涡效应,将自身能量与天地往来,产生强大的内劲。
初学者应从大圈开始,逐步练习中盘和下盘之功,走圈时要注意步法的均匀和快慢一致。
内功是八卦掌的核心,强调气沉丹田,通过呼吸和动作的配合来调顺内气,使身体百脉舒泰,手足轻灵。练习内功时,需注意轻出缓入的呼吸方式,以鼻呼吸,切记用口。
技击技巧:
八卦掌的技击技巧强调步法转移和攻防结合,随走随攻,走即是攻,随攻随化。
在实战中,要灵活运用步法和手法,做到攻中寓化,因敌变化,机动善变。
转掌和换式:
转掌是八卦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转掌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换式时要注意手法和步法的配合,做到上下相随,一气呵成。
高级阶段:
在高级阶段,八卦掌的练习重点在于内外合一,通过意念变化来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武当八卦掌的练习方法不仅注重基础功法的扎实训练,还强调内外兼修、身心合一的修炼方式。通过长期刻苦的练习,可以逐步掌握八卦掌的精髓,并在技击中发挥出其独特的魅力。
八卦掌不仅是一门技击术,也是一门健身术。经常练习八卦掌能够改善人体机能,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延年益寿。
八卦掌的练习还强调呼吸调气的重要性,通过正确的呼吸方法来培根固本,强身健体。
八卦掌的起源有多种说法,除了董海川外,还有传说与武当张三丰有关。八卦掌在历史上经过不断的发展和传播,如今已成为中国武术中的一门重要拳种,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