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回上海的路上我就想写这次靖安行的总结,但回来后一筹莫展、不知从何下手。今天给自己下了最后的通牒才真正打开电脑,但仍然不知如何开始。感触很多,收获很大,但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完全没法理清。突然想起梁博以前说过婷婷的靖安行,赶紧去学米的公众号搜索了出来,看着《靖安之行,一次艰难的诊疗“手术”》,脑中也浮现出一个个画面,感动之余好几次强忍眼泪跑出来,有感动、有心酸、有各种复杂的对梁博士、对大家的不容易的感叹……
不确定的行程
我们这次的靖安行充满了不确定性,去干什么?时间的敲定、住所的选择,乃至车辆的安排等等,一切都是未知,看似都是简单的事情,对于我又都是一个个难题,但就是梁博士一句“靖安的那几天我会比较清闲一些”,让我义无反顾地决定要跟随梁博的脚步前行……
因为是从青甘线旅行的返程中直接去靖安,航班的选择并不多,经过时间与价格的权衡后选择了中途转机,后来又因飞机晚点弄到晚上11点多才到住的地方。一路颠簸,拖着两个大行李箱一进房门后心里确实凉凉了,房间除了床和桌子啥都没有。幸亏包里还有纸巾,然后拿出两个矿泉水瓶子充当洗漱杯,叮当含着眼泪央求我要换个地方住。我告诉孩子这里有床、有窗、有独立浴室,已经算不错了,也没有力气继续跟她对话,拿着浴室的莲蓬头把马桶冲洗干净,让孩子们洗刷后先睡下,第二天起床后再讨论。
第二天一觉睡到8点才醒,下楼吃早餐时房东说梁博士一早来过了,看我们没起就走了,交待不要叫我们。我顿时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上楼后我告诉叮当查询住房的结果都是差不多的,因为这是一个供退休老人避暑休闲的地方,这里的设置都是为老人服务,她不适应是正常的,我也不适应;并且这已经是梁博士从好几家里面挑选的各方面相对合适的了。而且我们不是来享受的,是来学习的,既然学习就需要克服一些困难,而不适应就是我们先要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叮当很不情愿地终止了跟我的对话。
不完美的开始
我跟梁博士联系后相约10点见面,见面后梁博士跟叮当在对话。也不知道咋回事,从见面开始小飞飞一刻都停不下来,不是缠在我身上,就是半躺在沙发上,或者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平时他确实不是规矩的小孩,但那天的小飞飞就像是在梁博士的照妖镜下不但现了原形,而且还加倍现原形。以往他只有在极度无聊时才出现的反应,或者偶尔出现一下的反应,那天从头至尾可真正是一刻也没消停。因为知道他有这个习惯,我们出门时总会提醒他带上一本书,如果觉得无聊了就可以看书或者玩自己的玩具,但并没有从根本上、从源头上去考虑这些习惯背后的原因。梁博士当然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我们没有给孩子一定规矩的边界,现在回想一下,还是有点庆幸小飞飞这些问题的暴露,才让我真正更加重视以后飞飞的“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日常行为。
有挑战的转折
接下来的几天叮当为了能早日回去这个目标还是用心不少。她知道没有彻底搞清楚在梁博士那里分分钟就会被打回来,她先后也去尝试了几次,每一次她都心服口服地继续返工。在梁博士这里没有说教,没有指责,有的只是就事论事地提出孩子哪里有问题,然后偶尔玩笑似的来一两句调侃,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随着喜乐一家的到来日子也越来越丰富了,梁博看似没有安排,但又在没有安排中显得得井井有条。梁博士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我想把他的一个理念或一件事情描述出来时总会显得有点自相矛盾,真是见鬼了!
我们相约着一起去了三爪仑虎啸峡景区,我们一起坐小火车上山,然后喜乐一家带着我们两个孩子去漂流,梁博士的父亲继续坐火车下山,我和梁博士则选择步行下山。
这一次跟梁老先生的一起出行让我见到了老人家的健康,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92岁的年龄脑子非常清楚,而且少有的这个年龄的睿智与清醒,一般年龄大了后的老人容易话多,而老人家没有一句废话,说话做事都是干脆利索,完全不像一个老人。我想,这就是一个智者的样子吧!因为担心老人家糖分摄入过多不让喝饮料,但是老人家意志坚定一定要坚持把自己偷偷买的一瓶芬达分多次喝完,就像一个两三岁的小孩,死死抱住芬达的瓶子任由梁博士怎么抢夺也不撒手,活灵活现的展现了老小孩的一幕,也让我真正见到了“老小孩”的画面,真正理解了“老小孩”的意思。
在跟梁博士下山的途中,我们一边走也一边聊起了旅行途中在酒店和飞机上的两个小插曲,梁博士告诉我他对这两件事情的看法,也嘱咐我不要纠结于这些小事情当中,遵循了自己的认准的原则就行,有限的精力不要浪费在不值得的事情上,聊完后我也豁然开朗了,梁博士对于我来说,既是一位导师般的存在,又是生活中的一位长者、长辈,于我,何等有幸!
喜乐一家和孩子们很尽地漂流后也下来了,我们又去了一个鱼庄吃农家菜,这是出门这半个月来吃得最丰盛、最美味的一顿了,大家都吃得很开心,只可惜路途远了些,没法去第二次了。玩好吃好心满意足地回到住所,我们都各自进入了学习状态,玩好了后效率也就特别高,叮当也没有缠着我要回家了,哈哈,要缠也是去缠梁博士了!
有收获的进展
接下来的两天梁博士给我们讲了《新思维儿童数学》1A-2B,梁博士面对着2个成人加2个初中生,再外加一个4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时而深入浅出,时而层层递进,时而让人觉得气氛紧张,时而又让人哈哈大笑,整个课堂妙趣横生。我原本是一个陪学的心态,到后面发现我是所有人里那个最跟不上的后进生,好在大家都大度,也能接受我的愚笨了,不对,还有懒惰。到了2B时,很多拓展出去的内容我甚至都处于放弃状态了,脑子根本就转不过来,反而是叮当这个初中生频频点头互动,由一开始的有点不屑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了,明显能感觉到她尝到甜头的喜悦。我想,到这个时候她应该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梁博士教学方式的魅力了。
梁博士的厉害在于真的完全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和应对,而我们家长总是一不小就进入了情绪的状态或者自己都无意识的控制欲状态。而且梁博士在孩子面前很少会有废话,一旦开口了,就总归有用意在。我现在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如果遇到我觉得有点不理解或者莫名其妙的话,我会先想一想梁博士为什么这么说,背后的用意是啥?他想给我什么刺激?想要刺激出我的哪一个背后隐藏的问题?这样想的好处是减少了犯傻的概率,但是因为少了这些带有冲击性的刺激,我好像反应和累积也相对会弱一点,也许这就是任何事物都像硬币的正反两面吧,只能慢慢接受,慢慢改变,可能真的也急不来。
这次靖安行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学打了掼蛋,原本说这个月要学的,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梁博士花了两分钟讲完规则,再试着打了两盘也就清楚了,只是记牌算牌还是有难度。与其说有难度,还不如说是脑子的懒惰,不愿意去启动前额叶,依着惯性踩着西瓜皮碰运气地打。这次的打掼蛋也终于让我发现自己一直不愿意打牌、觉得自己脑子笨打不好牌,其实是大脑自己屏蔽了刺激,不愿意去启动和思考,进而也就逃避了。另外让我进一步意识到做任何事都是要讲究结构性和有序性。梁博士在教我们掼蛋规则是从小到大的单牌、双牌、三牌、四牌、五牌、六牌、钢板、顺子的顺序,然后再是炸弹、同花顺、王炸等特殊牌型的大小。有了结构性和有序性就容易把一个复杂的事物简单明了地表述清楚,提高沟通效率,梁博士一直说我的表达有问题,估计就是因为平时缺少结构性和有序性的训练,这也是我需要以后慢慢加强的。
日子过起来还是很快,而充实的日子就更快了,后面几天小叮当已经不咋跟我提回家的事了,慢慢适应了些,估计也是因为她体会到了收获的乐趣,收获了平时没有的收获,在临走前的晚上,她跟我感叹到:“我的数学家教确实早该停掉了,而且我现在六七年级的数学从未如此的清晰过,我现在是真的搞明白了!”听她说完这句话,我心里是无比的轻松,原本约定8月1日再由她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请家教的,现在在梁博士的引导下她已经提前半个月就自己做了决定,这已经是她蜕变的开始了。
小飞飞这次纯粹属于意外的收获,从靖安回来后跟我说:“做梁博士的题目看着都感觉挺简单的,但还是要很专心地动脑筋,不然就很容易踩坑,一下子就出错了,而且这些题目做多了就会有点烧脑,做一会就需要休息一下……”我想,这也是飞飞开始动脑子的表现了吧。但梁博士也提醒我要多让小飞飞把数学讲出来,能讲得出来也就代表真懂了。这一点我以前也关注到了,但我以前仅停留在针对他做错的题目订正后要讲出来,没有意识到把数学讲出来原本就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梁博士提到学习要学会“从已知推导未知”,我还停留在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上,具体该怎么真正实行还完全没有概念,这个估计只能日后慢慢领会了。
这次我还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最开始梁博士用的一些词语我会感觉有点“夸张”甚至“过分”,等到后面我理解为这是梁博士特意用一些词语或者语言在刺激我们产生反应,直到最近我才真正体会到梁博士的那些看似“夸张”的词或者语言其实都是事实,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时就没有办法体会到严重性。
有期待的再会
六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到了后面两天我总想时间能否过得慢一点,有些不舍这么快就要回家了,六天的时间有收获,更是有很多感动的瞬间,那天梁博士见孩子不习惯饮食还跑到一个农家乐饭店去踩点时,让我突然看到了父亲般的慈祥,也因为我们迟到或者犯错误而让梁博士生气时就会特别懊恼,就会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不能再犯。这次还有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跟喜乐一家的相识,他们一家特别温和,让人一靠近就有一种淡淡的滋养感,期待下一次的相见!
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个暑假的靖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