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相信大家都被平准基金的消息给刷屏了,不过这次消息的源头既不是证监会也不是央行,而是社科院,准确的说是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宏观金融分析报告,提出要提升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并且给出了3条建议。1是加快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适度增加保险公司资金投资股市的比例,提高地方社保基金通过全国社保理事会代管从而间接入市的资金比例。2是加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央行买卖国债协调配合,实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有效联动,央行可在必要时向股市提供低成本的流动性支持。3是发行2万亿元特别国债支持设立股市平准基金,通过对蓝筹龙头股以及ETF的低买高卖来促进市场稳定。 关于社科院,只知道很多时候它都会对一些宏观政策出谋划策,但准确的说它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央直接领导,正部级单位,级别非常高,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木料机构,社科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都属于国内级别标高的智囊机构。比如一些高层座谈会,都会找一些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参与,说话也有一些分量,能够更客观和理性的提供建议,但本质上仅供参考,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单就平准基金这件事儿来说,社科院的这个报告,远不如之前发布会上潘行长那句正在研究有分量。在今年股市下跌的时候,平准基金的呼声一直很高,很多专家学者也都提出了要成立上万亿甚至几万亿的平准基金来稳定市场。但这个事儿传言一直没断过,但直到现在也没有得到证实,但市场整体的环境,却已经不是同日而语。当然,我们要的也不是什么平准基金的续命,而是有资金不断的能够托市买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队已经买进去了几千亿,这几年更是搞到了万亿规模,持仓得有2-3万亿之多,这就已经起到了平准基金的作用。所以虽然平准基金没有官宣,但是实际上已经在运作了。还有就是平准基金的成立并不是单一部门一句话就说了算的,需要走根长的流程,单是发型特别国债就需要人大通过,还得成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同时又要成立新的部门来进行管理,有监督部门来监管,而这些毫无疑问都需要时间。等真的都跑一圈成立下来,估计市场已经没救了,所以我们的做法还是非常务实的,先让国家队进来稳住大盘再说,有用就行,至于叫什么,都是以后的事儿了。在我们这一牵扯到钱,几乎都牵扯到利益输送和贪污受贿,所以平准基金这个东西,最难的并不是设立,而是监管,到底谁来监管,谁来操作,谁又来承担责任,毕竟是上万亿规模的资金。归证监会肯定不合适,既当裁判又要下场踢球,肯定出现拉偏手的情况,还容易产生贪腐。要知道2015年救市之后,就查出了很多硕鼠。如果归财政管,那赚的钱又归谁呢,是继续反哺市场,还是纳入财政,会不会有人看着底牌打牌,与民争利。如果是归央行,那这钱本来就是央行的,有可能引发央行下场买股票的猜想,是不利于资本市场的自主和开放的。最后只剩下一个金管局,但也需要多部门参与才行。同时平准基金一旦设立,就要有明确的规则,什么时候出手,什么时候退出,赚了钱要不要拿走,这种低买高卖,会不会演变成国家坐庄。就比如我们的邻居日本,自打央行下场买入ETF之后,日本股市就开启了一轮长牛,还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并没有调动日本人的投资热情,一开始也就买了几千亿日元,然后越买越多,到2023年底,日本央行已经坐拥37万亿日元的股市ETF,占到东证总市值的4.3%,最高时甚至达到了5.7%,以至于日本央行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的股东。这种情况下,它再想退出,就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甚至是指数的行情,可以说,想全身而退,已经不可能了,现在我们要不要也这么干,会不会造成同样的后果,都得仔细掂量。当然,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现在市场已经从沟里爬出来了,就是错过了平准基金成立的最好时机,一个月之前推出平准基金,师出有名,当时的市场极度悲观,处于历史的最低估值水平,每天成交也就5000亿上下,如果彼时成立,能最大幅度提振投资者情绪。但现在明显是多此一举,市场已经恢复了估值,流动性也得到修复,你再出来也没啥意义,至少战略上已经没那么重要了。所以现在社科院也就是建议,最后什么时候成立,什么时候出来,都没那么紧迫了。如果真的有进展,希望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流程都走通了,等市场再度出现极端情况时,能及时应对。
延伸阅读:
2007年的6124和2015年的5178 2024年的国九条会推动一次大牛市吗
2024年1号罚单落地 监管趋势从严从重初现端倪
日经38000点 日本是怎么从泥沼中爬出来的
1/3预披露企业业绩增幅超过50% 可能市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
MSCI指数调出69只中国股票 是在看衰中国资产吗?
IPO减速、投资者保护、重罚业绩造假 龙年第一场座谈会都说了些什么
3000点保卫战硝烟再起 为什么总是跨不过去这道坎?
房改之声再起 会改变现有的楼市格局么
缩减美债发行规模美债收益率下跌 权益类资产终于迎来利好
美债下跌全球风险资产上涨 权益类资产转机乍现
小白的价值投资读书课:从零开始学投资 300本价值投资经典(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