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交所发布了一份别开生面的公告,说是为了进一步回应市场诉求,主力上市公司更好理解政策导向,把握监管理念,整理了近年来沪市有代表性的30个并购重组案例,并且以并购重组典型案例汇编的形式向上市公司发布,包括产业并购、跨行业并购、收购亏损资产、海外并购、重组上市、吸收合并、要约收购等多种类型。而为了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合规筹划推进并购重组,这次并购重组案例汇编还专门选取了“内幕交易防控不当”“标的公司财务造假”“蹭热点式重组炒作股价”“盲目跨界标的失控”等4种负面类型对应的12个案例。取旨在提醒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警惕相关风险,体现了一线监管在鼓励上市公司规范、有效实施高质量并购重组的同时,始终对各类“借重组之名、行套利之实”的不当并购交易高度关注、从严监管的鲜明导向。并购重组这个事儿,最疯狂的时期就是在15年大牛市中的科创板,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基础上,市场开启了一轮创业和并购的狂潮,当时的创业就是为了上市,又或者是被收购,以至于市场都在被预期推着走,一个估值10倍的传统企业,转身收购一个迎合市场热点的创新企业和概念企业,估值就能瞬间提升到100倍,妥妥的10倍增长,以至于大家都在追捧哪些重组并购企业,所以按照资本成分我们习惯把15年称之为大水牛,其实这个大水牛的背后也是有产业逻辑助推的,是一个真真切切的重组并购牛,但这次重组并购牛也给市场留下了极大的阴影,就是后续的商誉暴雷,刚好也就是这轮牛市的3年后,2018年底,动辄百亿商誉灰飞烟灭,也让市场为这次牛市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不可否认在产业并购和重组预期之下,也让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诞生了很多优质企业,这或许也就是资本市场的魅力。即便是错了很多,但市场的造血能力和自由机制,却是值得肯定的,既然市场有这样的优势,就要积极的利用起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次大力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本质。科技创新,只能靠一个自由的可以不断试错的,有着补血能力和识别能力的市场来促进,但是有些违规违法的利用政策漏洞来炒概念,在资本市场套利的企业必须予以惩处。所以这次对公告,并不是要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可以做,而是什么东西不能做,所以才有了4类负面类型和12个案例。内幕交易防控不当这事儿一直都有,说白了就是信息保护失策,存在漏洞,让人有了非法套利的渠道,有时候甚至是无意间披露的,就比如某公司要收购一家企业,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且充满市场前景,这时候真有可能把你的估值从10倍提升到30倍,但是收购协商期间,被收购方或者收购方犹豫接洽太过频繁,被市场察觉,其实也是一种放空不当。又或者是收购方安保措施做的很好,但是被收购方泄漏了,这些都是非主观意愿的防控不当。还有一些就是高管及高管亲属泄漏的,纯属为了内幕套利而交易,这些是应该处罚的,但老实说,这块难度极大,除非有现成的证据,否则像前者那样其实很难做出判罚,只能作为违规案例树立典型,让后面的公司有所警示。标的公司财务造假,这个其实是最多的,里面的因素也是错中复杂,更多的可能就是进行资产转移,掏空上市公司资产,比如一家的大股东,想要套现,甚至是卖空自己的股份,在监管条件下,肯定是困难重重,但是如果是借助行情进行收购呢,自己名下还有一家公司,把它包装的天花乱坠,似乎已经成了未来的明日之星,这时候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就可以启用控制权的优势,对这家公司进行全资收购,甚至动用上市公司所有的现金流,如果不够,那就借钱融资去收购。但实际上,所有粉饰的业绩在收购前还好,然后就突然暴雷,这时候上市公司也已经负债累累,没有了任何价值。有的为了做的真实点,还签订对赌合约,但赌约赔偿金额也只是收购金额的九牛一毛,可以说大股东纯纯的把上市公司洗劫一空。当然还有些是真的不懂,只知道自己收购了一家企业,但是对它的生产和经营能力一窍不通,最后虽然是一家好公司,但换了个高层或者控制人后,又是另一番景象,业绩暴雷,又或者被骗了,也属于正常。蹭热点式重组炒作股价,这种现象在牛市也是比价多的,反正就是编着各种理由去蹭热点,动不动就重组收购,正事儿不干,一年下来你发现这家企业几乎把所有的热点都蹭了一遍,倒不是说这家企业有所牛,而是纯粹的股东为了套现,做高抛低吸,最后你发现它们买了卖,卖了买,最后公司还是人家的,股价涨涨跌跌,但股民的钱确实是没了,这类公司一般都是游资控盘,十大股东持有的股份还不到10%,先去蹭概念把股价炒起来,卖掉以后,等股价跌下来再买,然后如此频繁操作,乐此不疲,你可以认为这类股票就是为了炒作而存在,永远不会有什么真实的业绩。盲目跨界标的失控,也属于上面我们说的那种,盲目收购,并不是说这些企业不好,而是他们对于收购标的有着盲目的偏执,认为它一定是最好的,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要么是不懂这个行业,想当然的去收购,结果买回来才发现除了业务,后面还有一堆的债务。还有就是人家经营却是很好,但是你不懂行,一个传统制造业的公司去收购一家科技创新公司,看似很好,给公司带来的成长性,但两者的经营环境和运营模式截然不同,科技创新强调的是脑力发散思维,甚至可以从玩和娱乐中找到灵感,而传统制造业则是要求你遵守生产尊则,严把生产流程,你要用传统企业的思维去管理创新企业,那八成是要凉凉的。个人觉得之所以在并购重组中披露这些违规的分类,其实也是告诉市场,你们可以进行重组并购,但不能犯这些问题,去触碰红线,那就相当于化了一条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也就意味着后面我们肯定是要大力促进企业并购和重组的,认识到这一层,其实后面市场的主线也就很好把握了,配合新国九条的纲领,不管是创业板、科创板、又或者是主板,都会有有序的推进一波重组浪潮,用于拔高市场的估值逻辑,最重要的,是让有潜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这次并购重组中壮大起来,获得足够的资金,启发创新创业的活力,带动二级市场的估值爬升,这对于推升我们的科技发展战略是极为有利的。同时也有利于一级市场跟二级市场的估值差,创新资本有了这个套利空间,也才会更积极的去激发一级市场的活力,回到那个勇于创新创业的时代。
延伸阅读:
2007年的6124和2015年的5178 2024年的国九条会推动一次大牛市吗
2024年1号罚单落地 监管趋势从严从重初现端倪
日经38000点 日本是怎么从泥沼中爬出来的
1/3预披露企业业绩增幅超过50% 可能市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
MSCI指数调出69只中国股票 是在看衰中国资产吗?
IPO减速、投资者保护、重罚业绩造假 龙年第一场座谈会都说了些什么
3000点保卫战硝烟再起 为什么总是跨不过去这道坎?
房改之声再起 会改变现有的楼市格局么
缩减美债发行规模美债收益率下跌 权益类资产终于迎来利好
美债下跌全球风险资产上涨 权益类资产转机乍现
小白的价值投资读书课:从零开始学投资 300本价值投资经典(收藏)